共同富裕。
当陆遥用一种极其平淡的语气说出这四个字时。
李伟感觉自己的膝盖一软。
差点当场就给陆遥跪了。
跟西山上的那位聊共同富裕?
这……这是何等的境界?
何等的格局?
他李伟在宏图集团跟了秦振华十年自认为也算是见过了大场面的人。
他陪着秦振华跟省部级的大员谈过上百亿的投资。
也陪着他在华尔街跟那些掌控着全球资本命脉的金融巨鳄推杯换盏。
但是。
他还从没见过有谁敢在陈老面前谈这个话题。
而且还谈得如此云淡风-轻。
仿佛那不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宏大命题。
而只是今天晚上吃什么一样简单。
李伟看着陆遥。
那眼神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敬畏”来形容了。
那是一种凡人仰望神明时才有的虔诚和狂热。
他在这一刻终于彻底明白了。
为什么董事长会做出那样近乎于“自残”的决定。
抛弃自己这个跟了他十年的心腹。
也要把自己“送”给这个年轻人。
因为董事长他赌的根本就不是一桩生意。
他赌的是宏图集团未来的国运!
是他自己那条已经所剩无几的命!
“李总。”
陆遥的声音将他从无边的震撼中拉了回来。
“啊?在!陆董!”李伟一个激灵猛地挺直了腰板。
“仙姑山的项目可以全面动工了。”陆遥看着远处那座在夕阳下如同一尊睡佛般的仙姑山缓缓地说道。
“之前你担心的那些关于土地审批环保测评还有国家级风景区的规划红线问题。”
“从今天起都不再是问题。”
李伟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随即一股巨大的狂喜瞬间将他淹没!
他太清楚陆遥这句话的分量了!
仙姑山虽然风景秀美。
但它毕竟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
任何商业开发都必须受到极其严苛的限制。
尤其是像他们这种投资额超过十亿的大型文旅项目。
光是前期的各种审批流程走下来没个一年半载根本不可能。
这也是他之前做的那份项目计划书里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可现在。
陆遥一句“不再是问题”。
就意味着。
所有这些足以让任何一个开发商都头疼欲裂的枷锁。
都被解开了!
这就是来自最高层的力量!
这就是陈老那句“我给你撑腰”的含金量!
“我明白了!陆董!”李伟的声音因为激动都带上了几分颤音。
他感觉自己体内的血液都在燃烧!
他仿佛已经看到。
一座融合了东方美学和现代科技的顶级的康养度假圣地。
即将在他的手里拔地而起!
那种亲手创造一个商业奇迹的成就感。
让他这个已经年过四十本以为职业生涯已经快要到顶的中年男人。
重新找到了年轻时才有的激情和梦想!
“陆董您放心!”
“三个月!”
“不!两个月!”
“我保证让仙姑山的项目初具雏形!”
他对着陆遥立下了军令状。
……
陈老离开后的第二天。
李伟就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国家速度”。
他之前提交上去的那份关于仙姑山项目开发的所有的申请文件。
在省里市里县里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光速流转。
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文旅局……
所有之前需要层层审批反复开会论证的环节。
全部绿灯!
所有的公章在一天之内全部盖完!
那效率快到让县政府里那些见惯了“拖拉”和“扯皮”的老油条们都怀疑人生。
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第三天。
一支由十几名看起来就仙风道骨充满了艺术家气质的中年人和年轻人组成的团队。
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北兴县。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
直接就找到了仙姑山的项目指挥部。
当李伟看到他们递过来的名片时。
他再一次被震傻了。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这两个名字随便拿出来一个。
都足以让国内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之顶礼膜拜。
这可是设计过鸟巢水立方设计过G20峰会主会场设计过无数国家级地标的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梦之队”啊!
他们怎么会跑到北兴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县城来?
带队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看起来像个邻家大爷的老人。
但他的名片上印着的头衔却差点闪瞎了李伟的眼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
梁思成建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吴敬中。
李伟看着这个只在教科书和新闻联播里出现过的名字。
感觉自己的双腿又有点发软。
“请……请问吴……吴院士您……您们这是?”他结结巴巴地问道。
“我们是来提供技术指导的。”吴敬中吴老笑了笑那笑容和蔼而又亲切。
“是陈老亲自下的命令。”
“他说北兴县的仙姑山项目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形象和民生福祉。”
“让我们务必全力以赴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能代表我们新时代中国气派的标杆工程。”
李伟听完已经彻底麻木了。
他还能说什么?
他只能用最谦卑的姿态将这些来自京城的大神们请进了会议室。
然后将自己和陆遥一起熬了好几个通宵做出来的那份项目规划方案拿了出来。
他本以为。
自己这份自认为已经很牛逼的方案。
在这些真正的大师面前可能会显得有些班门弄斧。
然而。
当吴老和他的团队看完了那份方案后。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和当初渡边一郎一模一样的震惊和不可思议的表情。
“妙!实在是太妙了!”
吴老扶着自己的老花镜看着图纸上那个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激动得连连拍案叫绝!
“将整个仙姑山的山水格局视为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以山顶的道观为阳眼。以山脚的湖泊为阴眼。”
“所有的建筑都顺应山势和水流而建。不破坏一草一木。”
“引山泉入户。融竹林入景。”
“这……这哪里是在建房子?”
“这分明是在写一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史诗啊!”
吴老看着李伟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好奇。
“李总不瞒您说老头子我搞了一辈子建筑。”
“还从没见过如此有灵气有思想有格局的设计方案!”
“我实在是很好奇。”
“这份方案到底是出自哪位隐世高人的手笔?”
李伟听着吴老的盛赞。
心里是又骄傲又惭愧。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吴老您过奖了。”
“这份方案我只是负责执行和细化。”
“真正提出这个核心创意的……”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个充满了敬佩和崇拜的表情。
“是我们的陆董。”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