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星图南扩与惊世之种
星罗礁的武装侦察虽未竟全功,但逼退“龙蜃”、建立前沿哨所的消息,依旧极大地鼓舞了帝国上下。登州船坞内,更大规模的战舰建造计划被提上日程,匠作学堂根据此次遭遇,开始研发专攻巨兽的特制弩箭与声响武器。向海图强的国策,在经历了又一次考验后,愈发坚定。
然而,户部关于财政与社稷结构的预警,如同悬顶之剑,让李瑾和林薇无法安心享受这短暂的胜利。他们深知,若不能妥善解决技术变革带来的内部失衡,帝国的根基终将动摇。
这一日,林薇在翻阅“弘文馆格物分院”呈上的观测记录时,目光被一份附录吸引。那是几位精通航海与星象的博士,根据特混舰队带回的星罗礁海域水文、星象数据,对那幅《大唐寰宇星图(初稿)》进行的补充与修正。星图的南方边界,再次向外拓展了一大片,不仅更精确地标注了星罗礁的位置,甚至根据水手描述和数学推演,在更南方勾勒出了一条漫长而模糊的海岸线轮廓,旁边标注着暂定名——“南瞻部洲猜想”。
“南瞻部洲……”林薇轻声念着这个带着佛经色彩的名字,心中波澜起伏。她知道,这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帝国的探索者们,正用脚步和智慧,一点点丈量着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
几乎同时,岭南“南海督护府”送来的一份特殊礼单,吸引了她的注意。礼单中除了惯例的珍珠、香料,还有一种名为“木薯”的块茎作物,附有当地土人的说明:此物极耐贫瘠,山地坡地皆可种植,产量虽略逊甘薯,但生命力顽强,且其块茎研磨后可制粉,用途广泛。
木薯!林薇眼中精光一闪。这正是在另一个时空里,与甘薯、玉米齐名的高产作物之一,尤其适合在贫瘠土地种植!若能成功引种,将极大缓解因工坊扩张、经济作物挤占良田所带来的粮食压力!
她立刻下令,将这批木薯种苗列为最高优先级,由督护府选派老农,选择不同类型的贫瘠土地进行紧急试种,并记录其生长习性。
**\\* \\* \\***
就在林薇为发现新作物而欣喜时,东宫之内,一场小小的“实验”正在太子的坚持下进行。
李昊对那日自己提出的“用火烧水推动机器”的构想念念不忘。他缠着格物咨议博士,询问水烧开后的“气”到底有多大力气。博士被他问得无法,只得找来一个铜壶,灌满水,壶嘴用软木塞紧紧塞住,放在小火炉上加热,并再三告诫太子远离。
李昊睁大眼睛,紧紧盯着那铜壶。起初,壶嘴只是冒出白气,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但随着水温升高,壶身开始剧烈震动,那软木塞被壶内沸腾的蒸汽顶得“噗噗”作响,最终“砰”地一声,带着巨大的力量喷射而出,撞在远处的墙壁上!
巨大的声响和那木塞的威力,让周围侍从吓得面如土色,慌忙护住太子。李昊却毫无惧色,反而兴奋地拍手:“看!气真的有力气!很大的力气!”
他挣脱侍从,跑到墙边捡起那木塞,又看看依旧在喷吐着白色蒸汽的铜壶,小脸上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喜悦,喃喃自语:“要是……要是把壶做得像房子那么大,气是不是就能推着船走了?就不用等风了……”
这危险的实验和太子更加具体的构想,被迅速报知了李瑾和林薇。
李瑾闻讯又惊又怒,立刻下令严禁太子再进行此类危险尝试,并将那格物博士训斥一番。而林薇在后怕之余,心中却涌起更深的震撼。她知道,这看似危险的游戏,其背后蕴含的原理,足以改变世界。
她下令匠作学堂,在绝对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关于水沸气动现象的初步研究和记录,但严令对太子保密,不得再引导其进行任何实践。
**\\* \\* \\***
帝国的车轮在谨慎与探索中继续前行。北疆,高句丽的骚扰在“跳荡铁骑”的反击下有所收敛,双方进入了低烈度的长期对峙。岭南,木薯的试种初步传来好消息,其在坡地的表现尤为出色。而星罗礁的前沿哨所,也发回了持续的报告:那股神秘势力似乎并未远离,偶尔还能发现其侦察船的踪迹,双方在广袤的礁盘区进行着无声的监视与反监视。
这一日,李瑾召集群臣,商议未来一年的财政预算与施政重点。户部再次强调了国库的窘境和内部结构失衡的风险,建议适当放缓海军和工坊建设步伐,巩固现有成果。
就在争论不下之际,一直沉默的林薇忽然开口:“陛下,诸位大人,户部所虑,确是实情。然开弓没有回头箭,帝国既已踏上此路,便只能向前。”
她走到那幅已再次更新的寰宇星图前,手指划过辽阔的海洋与南方那片“猜想”的大陆:“我们的困难,源于变革;而解决困难之道,或许也在于更进一步地拥抱变革。木薯之发现,便是一例。这茫茫大海与未知之地,或许还藏着更多能解我朝之困的机缘。”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众臣:“臣妾建议,财政预算,海军与工坊投入不可削减,此为帝国未来之倚仗。至于内部失衡,当以引导为主,而非遏制。可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海外垦殖、新作物推广;完善漕运与新兴市镇管理;甚至……可考虑以吕宋、岭南为试点,探索新的税赋与土地政策,以适应这前所未有之变局。”
她的提议,充满了开拓性与不确定性,让守旧者蹙眉,也让进取者深思。
李瑾沉吟良久,看着星图上那不断向外拓展的边界,又想起户部报告中那触目惊心的数字,最终缓缓道:“便依皇后所议。然每一步,需慎之又慎。朕要的,是一个能航行万里的强大帝国,而非一艘倾覆于内海的破船。”
**\\* \\* \\***
退朝之后,李瑾与林薇并肩站在紫宸殿的高台上,望着远方。
“薇儿,我们走的这条路,似乎越来越险了。”李瑾轻声道。
林薇握住他的手:“陛下,从我们决定释放那头名为‘进步’的巨兽时,便已无法回头。我们能做的,唯有握紧缰绳,指引它前往我们希望的方向。”
她的目光,不由得再次投向南方。那里,有未解的星罗礁之谜,有猜想中的南方大陆,有能解决粮食危机的木薯,也藏着帝国未来的无限可能。
而此刻,东宫之内,那个刚刚被禁止进行“蒸汽实验”的太子,正趴在地图上,用炭笔小心翼翼地,在“南瞻部洲猜想”的轮廓旁边,画上了一艘……没有帆,却有着一个大大的、冒着气的“壶”的怪船。
希望的种子与危险的构想,同时在这帝国的核心悄然生长。下一次收获的,会是甘霖,还是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