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春日总是来得缠绵。
清晨的阳光刚透过含元殿的雕花窗棂,安倍山便在杨玉环的软语中睁开眼。
锦被上绣着的并蒂莲沾着晨露般的湿气。
杨玉环披着半透明的纱衣,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胸膛。
声音柔得像浸了蜜:“三郎今日还要去处理朝政吗?不如再陪臣妾一会儿,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好呢。”
安倍山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腕间的珍珠手链。
轻笑一声:“昨日刚陪你逛了御花园,今日若再不去,怕是文武百官要在太极殿外跪成一排了。”
他翻身坐起,宫人连忙上前伺候穿衣。
杨玉环却从身后抱住他,脸颊贴在他的背上:“那三郎晚上一定要来臣妾宫里,臣妾让御膳房做你爱吃的荔枝羹。”
“好。”
安倍山拍了拍她的手背,转身在她额间印下一个吻。
“晚上一定来。”
待安倍山离开寝宫,刚走到长廊,就见张良娣带着宫女迎面走来。
她身着一身粉色宫装,鬓边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
看到安倍山,眼睛瞬间亮了:“王爷!臣妾听闻御膳房新做了桃花糕,特意给您送来尝尝。”
说着,她递过一个描金食盒。
安倍山接过,打开一看,里面的桃花糕透着淡淡的粉色,还散发着清甜的香气:“还是良娣有心。”
他拿起一块放入口中,软糯香甜,口感极佳:“味道不错,赏。”
身后的太监连忙记下,张良娣笑得眉眼弯弯:“能让王爷喜欢,是臣妾的福气。”
安倍山与她闲聊了几句,便带着宫人前往太极殿。
虽说是处理朝政,但近来西域西征军的筹备已有眉目。
两都贡举的考官也已任命,南海水师正在加紧训练,倒也没什么紧急事务。
处理完几件日常奏疏后,安倍山便早早退了朝。
晚上先是去了杨玉环宫中吃荔枝羹,后又被张良娣拉着赏月,倒也过得闲适。
而此时的江南扬子县,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
张达先带着几名工匠,刚抵达扬子县的舟辑署,就立刻召来舟辑署令周显。
周显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常年与船只打交道,脸上满是风霜。
看到张达先,连忙躬身行礼:“下官周显,见过张大人!不知大人此次前来,有何吩咐?”
张达先摆了摆手,直接拿出新式战船的图纸:“周署令,本大人此次前来,是奉摄政王旨意,负责监造新式战船。”
他指着图纸上的战船结构,语气郑重:“这是摄政王亲自看过的图纸,战船需三层结构,底层货舱,中层士兵营房,顶层甲板两侧各设五门旋转火炮,船首船尾还要各架一门重型城防炮。”
周显接过图纸,仔细翻看,越看越惊讶:“大人,这战船设计得真是精妙!“
“尤其是这旋转炮架,下官从未见过,若是能造出来,定能大大提升战船的战力!”
“但…… 这所需的材料和工匠,可不是小数目啊。”
张达先点了点头:“这点本大人清楚。”
“你即刻传令,将扬子县、洪州、润州、常州的官营造船基地都统筹起来,所有工匠和材料,优先供应新式战船的建造。”
“另外,从各州府调派铁匠、木匠、漆匠,越多越好,务必在三个月内,造出第一艘新式战船!”
周显连忙应道:“下官遵旨!下官这就去传令,保证不会耽误工期!”
“等等。”
张达先叫住他,眉头微皱:“还有一个问题,战船所需的金属零部件和铁皮,现有的造船基地无法生产,需要建造一座专门的兵工器械厂。”
“此事本大人已写信禀报摄政王,还需等摄政王和广州的史将军商议后,才能定夺。”
周显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大人,若是没有金属零部件和铁皮,战船的炮架和船身加固就无法进行,这可如何是好?”
张达先沉思片刻,说道:“先着手制造目前能做的部分。”
“船身的木料挑选、打磨,船舱的设计、建造,还有船帆的制作,这些都可以先开始。”
“等兵工器械厂的事情定下来,再进行炮架安装和船身加固,争取时间不浪费。”
周显眼前一亮:“大人说得是!下官这就去安排,先让工匠们分头行动,把能做的活都先干起来!”
“嗯。”
张达先点了点头,“你再挑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跟着本大人研究图纸,尤其是这旋转炮架的结构,一定要吃透,确保造出来的炮架能灵活转动,稳固耐用。”
“下官明白!”
周显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张达先拿着图纸,走到舟辑署的院子里。
院子里堆放着各种造船材料,工匠们正在忙碌地切割木料、打磨船板。
远处的江边,几艘尚未完工的战船停在岸边,工人们爬上爬下,一片繁忙景象。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满是期待。
就在这时,一名工匠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块木料:“张大人,您看这块金丝楠木,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用来做战船的龙骨最合适不过了!”
张达先接过木料,仔细查看,果然是上等的金丝楠木。
“好!就用这块木料做龙骨,务必打造得坚固耐用!”
“是!”
工匠连忙应道,抱着木料快步离去。
阳光洒在扬子县的舟辑署,工匠们的敲打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新式战船的建造,就此拉开序幕。
而长安的安倍山,在得知张达先的进展后,也立刻召集史向明的信使,商议在江南建造兵工器械厂的事宜。
“史将军那边可有回复?”
安倍山坐在太极殿内,看着手中的奏疏,对身边的太监问道。
太监躬身回道:“回王爷,史将军的信使昨日已抵达长安,史将军表示,广州的霹雳水师训练已见成效。即日起就可启程抵达扬子县与张达先大人会和。“
“在江南建造兵工器械厂的事情,史将军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会从广州调派一批熟悉金属制造的工匠,协助建造。”
“好!”
安倍山眼中一亮,“即刻拟旨,批准在江南扬子县建造兵工器械厂,所需资金从国库拨付,工匠从广州和江南各州府抽调。”
“工匠待遇与长安兵工器械总厂的统一标准,务必尽快开工!”
“是!”
太监躬身应道,转身去拟写诏书。
安倍山看着窗外的阳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江南造船厂,霹雳水师,西征军…… 哎呀,舒坦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