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向明沿着山坡走了一段路,脚下的碎石被踩得咯吱作响。
他停下脚步,弯腰捡起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
指尖在粗糙的石面上轻轻摩挲。
随即皱着眉头看向张达先:“张大人,这里地势高是没错,也有木材资源,但问题也不少。”
他抬手示意众人看向周围:“你看这地形,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头。”
“要修建厂房,得先雇人把土地平整好,还得清理这些碎石,单是这项工程,最少得耽误一个月工期。”
“咱们现在争分夺秒建兵工器械厂,哪耗得起这一个月?”
话音刚落,他又指着远处蜿蜒的山路:“而且这里离江边太远,足足有十几里路,还都是崎岖山路。”
“将来运送铁矿、木材这些重料,还有造好的金属零部件,都得靠马车拉。”
“山路难行,马车走得慢不说,还容易颠簸损坏器械,成本太高,实在不划算。”
舟辑署令周显连忙上前附和,官帽上的铜簪随着动作轻晃:“将军说得太对了!”
“之前下官也考虑过这片山地,就是因为地形太崎岖,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才不得不放弃。”
张达先望着眼前连绵的山丘,重重叹了口气,语气满是无奈:“那就再去北边看看吧。”
“北边有一片荒地,以前是种庄稼的,后来因为缺水,地里长不出粮食,就荒了好些年,或许能用上。”
一行人翻身上马,又朝着北边的荒地赶去。
接下来的大半天,他们先后去了北边的荒地、南边的河滩,前前后后考察了五个地方。
东边空地易被淹、西边山地太崎岖、北边荒地缺水、南边河滩土壤松软……
每一处都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全符合建厂要求。
眼看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洒在荒芜的土地上,透着几分萧瑟。
张达先勒住马,手中的马鞭轻轻敲打马鞍,看着眼前一片杂乱的野草,忍不住叹气:“唉,找个合适的建厂地址,怎么就这么难呢!”
史向明也有些心急,他抬头看了看天色。
夕阳已快沉到地平线以下。
心里暗自盘算:兵工器械厂是造新式战船的关键,要是再选不到地址,耽误了建设进度,新式战船没法按时完工,南海的海匪、西域的大食,都可能趁机生事,那可就麻烦了。
但他还是强压下心中的焦虑。
转过身对着众人笑道:“张大人,各位别急。”
“扬子县这么大,总有适合建厂的地方,咱们再往北边走走,说不定就能有意外发现。”
就在这时,跟在队伍最后面的老工匠突然勒住马,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闷。
这老工匠姓王,是扬子县本地土生土长的人。
今年快七十岁了,头发花白得像蒙了层霜,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进米粒。
但眼神却很清亮,精神头十足。
他对着史向明和张达先抱了抱拳,声音带着几分迟疑:“大人,老奴知道一个地方,或许合适,就是好些年没去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史向明和张达先一听,眼前同时一亮,连忙催马走到老王身边。
史向明身子微微前倾,急切地问道:“老人家,你说的是什么地方?快跟咱们说说!”
张达先也跟着凑上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老王,你可别卖关子!”
“不管是什么地方,哪怕在深山里,咱们都去看看,只要能符合建厂要求,一切都好说!”
老王抬手朝着县城北边大概十里地的方向指了指,缓缓说道:“那里叫‘铁匠铺村’,几十年前可热闹了!”
“村里有几十家铁匠铺,不光给附近村民打造农具,还会给官府打些简单的兵器,名气大着呢。”
他顿了顿,眼神飘向远方,像是在回忆往昔:“后来因为附近的铁矿开采得差不多了,又赶上大旱,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实在活不下去,就都搬走了,铁匠铺也一家接一家关了门,现在成了空村。”
“不过那地方是真的好啊!”
老王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几分自豪:“地势平坦,比东边的空地高出两三尺,就算江水涨得再高,也淹不到那里。”
“而且土壤是紧实的黄土,打地基的时候不用费太多功夫,稳固得很。”
“最重要的是,离村西边三里地就有个铁矿坑,虽然以前采过,但老奴前两年路过的时候听人说,下面还有不少铁矿没采完,要是建厂,取材太方便了!”
“离江边也不算远,也就十几里路,而且有条官道直通江边,马车能跑得飞快,运送东西又快又省心。”
“村里还有以前铁匠铺留下的房子和炉子,虽然破旧了些,但墙体、炉体都还结实,稍微修缮一下就能用,还能省不少建厂房的工夫和银子!”
史向明和张达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抑制不住的希望光芒。
史向明猛地一拍马鞍,兴奋地说道:“太好了!老人家,那咱们现在就去铁匠铺村看看!”
“走!”
张达先也激动得声音发颤,扬鞭朝着北边一挥。
“咱们快马加鞭,赶在天黑前看完!”
一行人策马疾驰,马蹄声急促地响在官道上。
扬起一路烟尘,朝着铁匠铺村的方向奔去。
不到半个时辰,远处就出现了一片低矮的房屋轮廓。
待走近了才看清,那就是铁匠铺村。
村子不大,约莫有几十间土坯房,屋顶的瓦片大多已经破损,露出里面的茅草,院子里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但房屋的整体格局还完好无损。
村中间有几间格外宽敞的房屋,门口堆着不少废弃的铁块和黑色炉渣,显然就是以前的铁匠铺。
史向明和张达先率先翻身下马,快步走进村子。
他们先是绕着村子走了一圈,仔细查看地势 —— 确实平坦开阔,而且比周边地面高出一截,站在村口能清晰看到远处的江面,完全不用担心汛期被淹。
又跟着老王去了村西的铁矿坑,坑口虽然长满了杂草,但拨开草叶就能看到里面黑沉沉的铁矿石,用手一摸,还能感受到矿石的坚硬,确实还有开采价值。
最后走进铁匠铺的房屋,里面的打铁炉、风箱虽然蒙满灰尘、锈迹斑斑,但敲一敲炉壁,声音清脆,没有破损。
拉一拉风箱,风道也还通畅,稍微修理一下就能使用。
史向明走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张开双臂,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展的笑容:“张大人,这里太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