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水军了!王保保当机立断下令撤军。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救了他的命——天刚破晓时,朱慕的大军就杀到了空荡荡的营地。
溜得倒快!朱慕望着满地狼藉的营帐冷笑。至此,这场始于徐州终于徐州的惊天大战,终于画上了句号。
徐州城下,赵均用面如土色地跪迎朱慕。此刻他再见到这位战神,心情与往日截然不同。当初虽听闻朱慕威名,总觉得彭大言过其实。可当他在城头亲眼目睹二龙岭溃败的惨状,看着朱慕身后数万黑旗军森然列阵,这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虎狼之师。
令他意外的是,朱慕竟亲自扶他起身,还对身旁的朱重八说:这位赵将军是条好汉,三哥日后多亲近。朱重八虽不喜此人,仍挤出笑容:赵兄弟,往后在徐州还望多多照应。
赵均用心头一震:这是要常驻徐州?原来朱慕早已安排妥当——留朱重八镇守徐州,并拨付一万精兵;将萧县的宋清带回江南;至于残破的淮北城,则顺水推舟送给刘福通。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已无价值,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更深层的算计是,借此限制朱重八的发展。
淮北与徐州不同,并非兵家必争之地,尚有发展余地。
像朱重八这般人物,稍有机会便能崛起,留在淮北实非良策。
徐州才是关键所在,官军若要进击安徽、江西或江南,必经此地。此乃战略要冲,官军若不取徐州,便如骨鲠在喉,难以施展。
三哥骁勇善战,正该让他日日征战。
只要他势力不壮,日后少不了他一份荣华富贵。做我的臣子,总好过兄弟阋墙。
朱重八浑然不知亲弟弟正暗中算计,兀自为获得立足之地欣喜,只是那赵均用碍眼得很,须得寻 发。
最好将他赶去濠州。
那里尽是勾心斗角之辈。
说来这赵均用倒是个机灵人。
未等朱重八驱赶,次日便主动请辞,声称要投奔濠州郭子兴。
朱慕与朱重八假意挽留,最终自然放行。
赵均用心知若留徐州,怕是睡觉都得睁只眼,否则性命难保。
兄弟二人立于城头,目送赵均用率部远去,相视而笑。
朱重八道:小九,直到此刻,我方觉能畅快呼吸。寄人篱下之滋味,实在难熬!
三哥野心勃勃,自然不甘屈居人下,否则我何必让你驻守此地。朱慕心中暗想,口中却道:三哥,徐州乃要冲之地,日后恐不得清闲。若有需要,尽管告知,我定不吝相助。
放心,正是这等地方合我心意。徐州虽四面受敌,却也可四面出击。小九你且看着,我定叫敌寇闻风丧胆!
见朱重八豪情万丈,朱慕忽生不祥预感:这三哥该不会真能在此杀出一片天地吧?
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休整十日后,朱慕率军离开徐州。
来时仅三千铁骑,归时已拥七万雄师。
浩浩荡荡的军队向着江南进发。
目送朱慕远去,朱重八突然对徐达道:天德,小九他,在防备咱们。
徐达目光微动:原来重八你也察觉了。
我又不愚钝,小九也未多加掩饰。天德,你说小九这是何意?
朱重八心中颇不是滋味。
徐达摇头似要甩开烦忧,强笑道:依我看,小九所图非小,怕是想问鼎九五。
“小九竟要称帝!”
朱重八先是一愣,转念又觉在情理之中——小九手握雄兵,坐拥江南富庶之地,粮饷充足兵强马壮,这般情形,任谁都会动心思坐上那龙椅。
徐达颔首道:“小九行事与郭子兴、刘福通之流不同,他是真心实意经营江南。自他占据江南以来,民生安稳足见其用心。”
“可他为何要防着俺?俺可是他亲兄长!”朱重八拧紧眉头,仍是不解。
徐达笑着反问:“重八,若让你屈居小九之下,你可情愿?”
“自然不愿!俺可是他哥!”朱重八瞪圆双眼。
徐达继续道:“你非是不愿屈居小九之下,而是不愿臣服于任何人。你们兄弟骨子里都是不甘人下的性子。”
他略作停顿,正色道:“小九故意显露出对你的戒备,怕是要你做个抉择——是收敛野心兄弟和睦,还是任由野心膨胀最终兵戎相见。他这是在给你机会啊!”
朱重八陷入沉思。
这一想便是整日。
次日拂晓,朱重八冲进徐达住处,对着用早膳的徐达道:“天德,俺想明白了。”
徐达捧着粥碗含糊问道:“作何打算?”
“俺不愿做小九的部下,但也不会南下与他相争。俺要挥师北上,直取大都!待驱逐元廷后——”
他目光一凛,斩钉截铁道:“要么划江而治,要么让他臣服!”
说罢只觉胸中块垒尽消,畅快非常。
砰!
徐达重重搁下碗盏,直视朱重八:“好!俺跟你干!”
此刻黑旗军中,马背上的朱慕忽然回首。
似有所感。
他低声自语:“三哥,莫要辜负我的苦心...”
濠州城内,赵均用率部抵达。
“什么?!”
茶盏坠地粉碎。
郭子兴双手颤抖:“脱脱六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是朱慕所为?”
孙德涯冷笑插话:“且慢!你说朱慕有七万兵马?简直荒谬!”
郭子兴一愣,随即意识到问题所在:江南距离濠州并不遥远,若朱慕当真调集七万大军,自己这边怎会毫无察觉?
况且,朱慕麾下即便算上降卒,总数也未必有这么多。
两人不约而同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赵均用。
赵均用无奈地摊手道:俺起初也不信,但事实如此。二位若存疑,待朱慕回师时派人查探便知。
难道确有其事?
郭子兴与孙德涯交换眼神,彼此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深深的戒备。
朱慕的黑旗军势大,对他们既是机遇也是威胁。
郭子兴年事已高,雄心渐消,如今只求为子孙谋个安稳前程,投靠朱慕倒不失为良策。
但野心勃勃的孙德涯,岂会甘心止步于区区濠州红巾军副帅之位?
......
朱慕班师并未循原路返回。当初率轻骑取道铜陵尚可,如今七万大军最佳选择唯有水路。
行至宿迁,全军便改乘战船。
此时的宿迁尚在元军掌控中,守军却只能战战兢兢目送朱慕大军扬帆远去,不敢有丝毫动作。
朱慕对这座小城也毫无兴趣。
留给三哥处置便是!
......
濠州探马在运河畔瞠目结舌,望着连绵不绝的运兵船队遮蔽天际。
原来虎王朱慕已壮大如斯!
当这份震撼人心的军事实况传回濠州城,郭子兴、孙德崖、赵钧用皆默然无语。
良久,孙德崖猛然拍案而起:可笑我等早于朱慕起事,如今他坐拥半壁江南,我们却仍困守濠州!就连庐州也是朱重八打下的。老郭,必须杀出重围,不能再龟缩于此了!
未等郭子兴应答,赵钧用抢先道:孙副帅所言极是。朱慕既取定远,若欲北进,濠州首当其冲。二位该不会以为他会绕过濠州吧?
这番话分明暗藏挑拨。
自被朱慕逐出徐州,赵钧用表面臣服,心中却积怨已久。如今窥见孙德崖对朱慕的忌惮,索性明目张胆离间双方。
偏偏这番说辞句句在理。
孙德崖听得连连颔首。
郭子兴也不由陷入沉思。
濠州城内。
郭子兴沉吟片刻,正欲开口,忽觉肺腑一阵刺痛,顿时剧烈咳嗽起来。
咳声撕心裂肺,仿佛要将喉咙咳破一般。
孙德崖与赵钧用对视一眼,随即各自移开目光,神色如常。
良久,郭子兴才勉强止住咳声,抚胸喘息道:“朱大帅素来重义,未必会行不仁之事……但既然你们都主张扩张,俺也不阻拦。只是该往何处用兵?”
“南有朱慕,北有刘福通,皆不可图。如今既得庐州,不如先取淮南城,使濠州、庐州、淮南三地互为犄角,稳固根基。而后以庐州为据,西进六安,直取湖北富庶之地。”孙德崖早有谋划,言辞流畅,毫无迟疑。
“孙副帅高见。”赵钧用点头附和。
郭子兴扫了二人一眼,强忍肺中不适,起身道:“好,就依老孙之策。各自回去准备吧。”
孙德崖与赵钧用并肩走出大堂,尚未出院,身后又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声。
赵钧用低声道:“大帅病体沉重,恐难领军出征。此番统兵之责,只怕要落在孙副帅肩上了。”
孙德崖回头望了一眼,眼中喜色一闪而逝,转而忧心忡忡道:“唉,大帅病势愈重,确实不宜劳顿。俺虽不及大帅善战,也只能勉力为之了。”
……
金陵码头,千帆竞发,舳舻相接。江面船只如织,竟比游鱼更密。
朱慕黑旗军的战船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精锐士卒列队下船,士气昂扬。
码头早已清场,唯有金陵文武官员静候于此。
朱慕牵着乌骓马随军登岸,身形魁伟却无甚排场,只如寻常士卒般踏板上岸。
胡惟庸眼尖,瞥见朱慕身影,当即伏地高呼:“恭迎大帅凯旋! 万 !”
众官见状,只得纷纷跪拜。呼声如浪,远处百姓亦随之跪倒呐喊。
顷刻间,码头山呼震天。
李善长偷眼斜睨胡惟庸,暗自警惕。
李善长心中嘀咕:这胡惟庸脸皮可真厚,又机灵又会讨好上司,办事能力还这么强,我得提防着点,别让他爬到我的位置上去。
胡惟庸完全没察觉李善长正盯着自己,看见朱慕朝自己走来,暗自高兴。
谁知朱慕劈头就骂:胡惟庸,你搞什么名堂?我早就说过,在我的地盘上不兴这套虚礼,都给我起来!
朱慕最反感跪拜之礼。
其实自宋代起,除了祭拜天地、君主、师长和父母外,日常交往多用作揖、叉手之礼。南宋 时,文天祥被元军押到大都,面对丞相博罗的召见,他只行作揖礼。翻译让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方人的作揖就是北方人的跪拜,我是南方人,行完南礼就够了,何必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