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室内,一场关键汇报正在进行。
“首长,这是采用新工艺后第一批青霉素的完整检测报告。“
技术负责人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卫生部长接过报告,目光迅速扫过关键数据,随即猛地抬起头:
“每毫克效价稳定在1680-1720单位?!“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这不仅仅是达到了实验室水平,甚至比我们最好的预期还要理想!
他难以置信地追问:“这…这比国际公认的1500单位标准还高出超过10%?我们规模化生产的产品,真的全面超越了?!“
虽然当时实验室效果喜人,理论验证上新工艺也没有问题,但终究是理论和小规模制作,当大规模制作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会有哪些问题。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这是真的吗!!!”
部长有些不可置信的再度问道。
“是真的,准确说是稳定在12%的提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接过话,眼镜后的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完全理解部长刚才那一瞬间的震惊与疑虑。
“而且请您放心,这不是个别批次的偶然。我们连续监测了五批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纯度全部稳定在99.8%以上,杂质含量仅为国际主流产品的30%。这意味着在临床上,同样剂量的药效更强,安全性也大幅提高了!“
听到这位严谨的老专家给出的肯定答复,部长心中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取而代之的是奔涌的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追问:“产能呢?新工艺的稳定性如何?“
质量达到后,产量就是最关键的指标。
负责生产的工程师立即回答,语气中充满了底气:“采用乳清全面替代乳糖后,发酵单位从6万8千稳定提升到9万5千,增幅接近40%。经过生产线优化,总产量比过去最高水平提升了50%,而且生产流程非常稳定!现在一条生产线每月的产量,就相当于过去一个半生产线!“
办公室内顿时响起一阵带着喜悦和如释重负的低呼。
老专家激动地补充:“而且,青霉素质量的提高,这在临床上的意义是革命性的。以前因为产量和纯度限制,很多重症感染我们只能勉强用药。现在,同样数量的原料能生产出更多高效药品。预计手术感染存活率能提升25%,肺炎等重症感染的治愈率能提高30%以上!“
“更重要的是,“他继续道,“由于纯度的提升,药品稳定性更好,在储存和运输中的损耗将大幅降低。边远地区的群众也能用上高品质的青霉素了。“
部长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沉默片刻后转身,他的语气坚定而充满力量:“太好了!这意味着,我们每年能多挽救数十万生命。这不只是数字的提升,这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希望。“
他环视在场每一个人,下达了指令:“你们做好准备,制定出标准,我会立即向中央请求开始协调并在全国扩大生产,到时候产线改造,技术指导离不开你们。“
“是!”
……
西郊农学院的试验基地,在短短一月内,已成了周先生来得最勤的地方之一。
无他,只因“金丰一号”身上,寄托着打破当前困局的厚望。
近来,各地关于粮食紧张的汇报不断传来,让他的脚步不自觉地就走向了这片希望的绿色。
当他再次踏上田埂时,张教授、李教授等几位专家立刻迎了上来,他们脸上不再是之前的忐忑,而是洋溢着一种近乎确凿的兴奋。
“先生,您看!这才一个月,‘金丰一号’的长势,一天一个样!”
张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过后的沙哑,他几乎是匍匐在地,小心翼翼地用手拨开一丛麦苗的根部,仿佛在展示一件稀世珍宝。
“您看这根系!在完全不施化肥的贫瘠地里,主根的粗壮程度和须根的密集程度,已经是普通麦种的三倍还多!这意味着它们能从贫瘠的土壤里‘抠’出更多养分和水来!”
李教授立即指向麦苗的茎秆基部:“先生,请看。无肥区的茎秆,直径已经比那些施了肥的普通麦苗粗了近一倍!这抗倒伏的能力,是天生带来的。而那边,”
他引着周先生看向不远处一片明显更加葱郁茂密的田块,语气更加热烈,“那是我们设置了的中等肥力区,您看这长势!茎秆比无肥区的自家兄弟还要再壮三分之一,叶片更宽,颜色更深!这种见了肥就‘发力’的劲儿,我们搞了一辈子育种,从未见过!”
“分蘖!分蘖更是不得了!”
另一位专家抢着报告,手里拿着记录本,手指因为激动微微发抖,“在无肥区,单株平均分蘖已经达到8个,有效分蘖率超过八成五!而在中等肥力区,普遍在12到15个分蘖,而且几乎个个都能成穗!这最终的亩穗数……”
周先生凝神听着每一项汇报,深邃的目光扫过这片生机勃发的绿色海洋。
他俯下身,用他那握过笔、也握过锄头的手,轻轻拂过粗壮的麦秆和宽厚的叶片。
这触感,这长势,与他近来在各地调研报告中读到的“苗情欠佳”、“亟待追肥”形成了太过鲜明的对比。
他直起身,环视着眼前这群因激动而脸庞发红的科学家,又望向这片在春寒中奋力生长的麦田,沉重的心情仿佛被撬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些许亮光。
“好!”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回荡在田埂上。
“根扎得深,秆立得稳,分蘖又多又壮。有这样的苗情基础,丰收的希望就大了不止一分!”
他郑重地对几位教授说道,目光中满是嘱托,“同志们,要继续严密观察,记录好每一个数据。这片地里的每一株苗,都关系着千万人的饭碗。为下一步大规模繁育推广所做的准备,一定要万全,再万全!”
先生的话音刚落,一位贴身秘书便脚步轻快地穿过田埂,来到他身边,无声地递上一张折叠好的纸条。
“汪首长派人送来的,有重大机密。”
先生对秘书的突然到来似乎并不意外,他温和地对正在兴头上的教授们说了声“稍等”,便自然地接过纸条展开。
目光扫过纸面,上面只有简短的六个字:
“先生知道!导弹!”
他的眼神微微一凝,心中已然是波涛汹涌。
随即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拢,握在手心,仿佛握住了又一份沉甸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