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站的火光冲天,把半个徐汇区的天空都映成了橘黄色。
空气里一股烧焦的臭味,像是蛋白质和化学品混在一起烧,味道很冲,戴着防毒面具都挡不住,直往鼻子里钻。
偶尔,还有一两发火箭弹从远处飞来,在肉球上空炸开,洒下新的白色火种,让大火继续烧下去。
服装店里,陆沉盯着无人机断断续续传回的画面。
那团巨大的血肉聚合体,正在不断的坍塌,变成液体,最后化成一滩黑色的粘稠物,盖住了整个车站的顶棚。
精神冲击虽然过去了,但那种脑袋像是被钻开的疼,每个人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营长,目标的生物信号消失了。”通讯员摘下耳机,揉着发痛的太阳穴,声音很累,但总算松了口气。
陆沉没说话,他切换了战术平板的地图。地图上,之前代表毒瘤的闪烁标记,已经变成了灰色的已摧毁状态。
但这还不算完。
“命令工兵连,马上出发。”陆沉的声音打破了指挥所里的安静。
“从我们现在的防线开始,往前推进三百米。”
“所有通往南站的横街小巷,全都用路障和废车给我堵死。”
“我需要一条干净、没有死角的火力覆盖区。”
“是!”
命令下达,早就准备好的工兵们开着装甲工程车,轰鸣的越过临时防线。
巨大的推铲把路上烧焦的感染体尸体和汽车废墟推到两边,清出一条路。
接着,一个个钢制的路障从车上卸下来,很快就组成了一道道简单的障碍。
战斗的声音停了下来,只剩下机器的轰鸣和战士们的号子声。
夕阳的光费劲的穿过烟尘,给这片破烂的战场照上了一层金色。
漕宝路防线,稳固下来了。
一阵螺旋桨的声音由远及近。
天台上的王铁柱指着后方大喊:“看!那是什么!”
几架无人运输机吊着一个个保温箱,精准的停在各个火力点的上空,然后慢慢降下来。
“开饭了!炊事班送热饭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整个阵地都热闹起来。
王铁柱冲过去,笨拙的解开吊索,打开保温箱的盖子。
一股红烧牛肉的香味立刻飘了出来。
“我操!热的!”
一个年轻的战士眼眶都红了。
从凌晨打到现在,他们就靠着营养棒和凉水硬撑着。能吃上一口热饭,比什么都强。
王铁柱也顾不上形象,抓起一个饭盒就往嘴里扒,含糊不清的喊:“都别愣着!炊事班牛逼!”
李强坐在一旁,小口吃着,动作斯文许多:“慢点,没人跟你抢。吃完还得轮班警戒。”
125旅和160旅的前沿阵地难得清闲下来。
士兵们三三两两的靠在工事后面,狼吞虎咽的吃着饭。
天上,陆航83旅的直升机编队完成了第六轮换防和物资空投,新的机组接替了累坏的战友,继续在城市上空盘旋警戒。
与此同时,后勤部队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一辆辆重型卡车驶入防线后方,停在那些被清理出来的沿街商铺门口。
“快快快!弹药箱,搬到那家手机店里!”
“120火箭弹,放到对面的火锅店!注意防火!”
补给兵们跳下车,一个接一个的把墨绿色的弹药箱搬进这些临时改成的弹药库。
一个坚固又分散的后勤网络很快就建成了,补给起来也方便。
防线稳固后,巡逻范围也开始扩大。
南站那个巨大的肉球,已经吸引不了感染体了。
这些怪物失去了目标,又开始在街上到处乱逛,只要一靠近警戒线,就会被精准的点射放倒。
清理行动首先对付的是防线附近的高楼。
“一组检查A栋,二组b栋。发现幸存者先保证他们安全,不要恋战!”
全副武装的士兵分成小组,开始一层一层的清剿这些高楼。
很快,第一批幸存者被救了出来。
他们大多饿得面黄肌瘦,表情麻木,一看到士兵,就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别怕,安全了。我们是军队。”
士兵们将自己的水和食物分给他们,将他们集中到楼下相对安全的区域,等待后续车辆转运至后方的大学城安置区。
更大的工作量,是处理尸体。
在士兵的保护下,一支队伍从后方开进阵地。
他们穿着白色的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是大学城幸存者管委会组织的志愿者。
“所有尸体,都搬到指定地点,等着统一烧掉。”
幸存者们沉默的执行着命令,把一具具感染体的尸体拖上卡车。
他们曾经是白领,是工人,是学生,现在,他们是这座城市里,最先开始重建秩序的人。
清理出来的高楼楼顶,很快就有了新的用处。
鹰眼就位。
风速3,湿度65,没有横风。
嘉汇国际大厦楼顶,125旅侦察营的狙击小组建好了阵地。
观察手熟练的架起一台光电侦察仪,镜头对准了远方的街道。
狙击手把qbU-202狙击步枪架在三脚架上,调整着呼吸。
他们的任务是给前沿部队提供远距离观察和火力引导。
观察手转动旋钮,放大镜头里的画面,一寸寸的扫过废弃的街道、破损的窗户和停着的汽车。
“c-4区安全。”
“b-9区有零星游荡目标,无威胁。”
“A-7区……等等。”
观察手的声音停顿了一下。
他将倍率调到最大,镜头死死锁定在四公里外,另一栋摩天大楼的顶端。
那里,有个很弱的反光闪了一下。
那是涂了镀膜的镜片在特定角度下才会有的闪光。
厉剑锋的指挥车里,通讯频道很安静,只有各单位报告时偶尔响起的电流声。
突然,一个急促的呼叫插了进来。
“鹰眼呼叫旅指!重复,鹰眼呼叫旅指!”
是狙击小组的频道。
厉剑锋拿起送话器:“旅指收到,讲。”
“A-7区,嘉汇国际大厦对面的启明中心顶楼。我看到……反光。”观察手的声音很稳,但语速很快。
“是瞄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