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皇家的男子,特别是大楚的皇帝,谁都明白,将来他的身边不止会有一个女人。
这一点,皇帝经历过那么多女人,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后宫女人对于前朝局势的平衡,有多么的重要,他相信李明宇那么聪慧的孩子,也懂,所以父子俩对此事心照不宣。
没想到张雅兰这个眼皮子浅的会直接到他跟前,把这块布给扯破了,明晃晃的说出来,那他就要一击毙命。
老皇帝就是想要断了张雅兰所有的幻想,让她的那些张家侄女儿们,该干嘛干嘛去,别总是围着李明宇这么个香饽饽,就他们张家这群女人的智商,配了李明宇,他都害怕影响了以后皇孙们的智商。
皇帝的话掷地有声,却犹如一记闷雷,砸得张雅兰脸色更加惨白了,似乎站都站不稳了,一旁的翠兰担心的上前一步扶住了张雅兰,张雅兰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道。
“什么?皇上,您答应了让李明宇自己选太子妃?”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她侄女张银芳就彻底和太子妃这位置没关系了。
他们张家以后可怎么办哟?若是她老了,他们张家以后的荣华富贵,谁来保证呀?
就是因为李明宇看不上她侄女,甚至都没给过张银芳任何好脸色,她才想方设法到老皇帝身边来求个恩典,没想到竟然是这种结果。
张雅兰此刻有种守着个大金山,却穷的连饭都吃不起的挫败感。
想要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个女人,咋那么难呢?
看着张雅兰一副受到打击的样子,老皇帝心里暗爽,但心中却不由得替李明宇悲哀,有这么个拖后腿的母亲。
想必以后李明宇登上皇位也会被张雅兰这种眼皮子浅的人钳制住。
看来,他得想个办法,让张雅兰不要成为李明宇皇位上的绊脚石。
毕竟,以李明宇的手腕和政治才能,足以做一个优秀的帝王,不应该有个拖后腿的母亲。
想到此,老皇帝眸光一冷,继续拿起手中的朱砂笔,冷冷道。
“没错,皇后,朕已经说过了,不止答应了老四让他选自己喜欢的女人做太子妃,就连以后他后宫的女人,朕都不会干涉,他想纳谁就纳谁,如若他瞧上你的侄女,也可以纳入后宫做妃子,朕不会多加干涉的,你若没有什么事情,就下去吧,别在这里杵着,妨碍朕处理公务。”
说完,拿起朱砂笔,开始低头批阅奏折,心里却思量着该派哪些人去西南接手李明宇新组建起来的西南州府呢?
而张雅兰,听到皇帝下了逐客令,只能惨白着一张脸,微微屈膝道。
“是,臣妾告退!”
说完,踉踉跄跄的往外走,一副被欺负了的样子,看得老皇帝眉头直皱,这样的女人确实不识大休,坐在皇后的位置上,真是愧对了后位,就在张雅兰迈着踉踉跄跄的步子快要离开大殿时,老皇帝的心中忽的有了决断,沉声道。
“等等,皇后,朕还有话要说!”
张雅兰停下步子,灰白的眼里闪过一丝希冀之光,回过头,一脸期待的看着老皇帝道。
“皇上,您还有什么吩咐臣妾!”
难道是皇上想通了,想要将她张家的女儿,安排进李明宇的后宫,这样才能保住他们母族的荣耀盛宠不衰?
当年,她就是因为家族地位不显,母族卑微,进宫后,才会被一直欺负到了李明宇成为太子,坐上后位,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现在,坐上皇后之位的张雅兰第一次体会到权力带来的好处和便利,才导致了她的野心慢慢的膨胀。
这样的荣华和尊荣,呼风唤雨的权利,她要让他们张家的子子孙孙一直享下去,她要让他们张家,成为大楚第一权贵之家!
所以,才会想办法把他们张家的女儿弄进李明宇的东宫,可惜,李明宇对张银芳根本不感兴趣,后来,她又想办法弄了几个张家旁支的女儿到东宫,李明宇依旧不屑一顾。
张雅兰走李明宇的路子未能成,如果老皇帝真的想通了,给她个机会,她一定会逼着李明宇娶了张银芳为太子妃,让他们张家的荣耀从此鼎盛下去。
相较于张雅兰心中的各种猜测和希望,老皇帝说出的话却犹如一把冰刀,直接把张雅兰刺到体无完肤。
就见老皇帝目光紧紧的盯着张雅兰刚才走路都踉踉跄跄的两条腿,叹了口气,颇为怜悯的道
“朕看见皇后走路都有点走不稳了,是不是因为最近操劳后宫之事颇为费力?朕实为不忍,从明天起,让德妃协助你处理六宫之事,凤印暂时由德妃代理,你们俩共同协理六宫,这样你也好腾出时间来好好修养,以免累坏了身体,等到老四回来,我对他才有个交代呀!”
老皇帝的声音犹如腊月寒冬,直接将张雅兰吹进了万劫不复的冰冷深渊,她的脸色煞白,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龙案后面的老皇帝,喃喃自语道。
“怎么会这样?”
老皇帝的话总是出乎人的意料,她怎会走路走不稳呢?刚才故意走路的时候表现出踉踉跄跄的样子。
不过想要让外人知道自己这个皇后前来求老皇帝办事儿,被老皇帝拒绝了,她得表现出自己被拒绝后悲伤欲绝,走路都走不稳的假象,让外人知道李明宇不在宫里,她就是这么被老皇帝欺负的。
可谁能想到老皇帝竟然以她走路都走不稳了为借口,说她累着了,要让德妃那个贱人来和她协理六宫,还要让德妃掌管凤印,这不是活生生扇她的脸吗?
德妃可是之前的贵妃,一入宫就深得盛宠,在这后宫荣宠半生,生有两儿两女,可见其得宠程度,是所有后宫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存在。
更是张雅兰这种不得宠的小妃嫔可望而不可及的女人,贵妃最得宠的时候,张雅兰这种小妃嫔的吃穿用度甚至比不上她身边的二等宫女。
要不是在那次宫变中,德妃的两个儿子都被灭了,丧子之痛,让德妃万念俱灰,在皇帝废掉皇后时,自请降其贵妃之位,想搬到城外的尼姑庵了此残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