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皇上,大皇子不止通敌叛国,让人在西南边境击杀太子,还承诺事情成功之后,以大楚西南的土地为筹码,这么大的事情,皇上若不处罚大皇子,你让四皇子情何以堪啊?”
听到自己身边的张德全都这么说,老皇帝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心想,这次要是放过李明朗,或许没那么容易了,嘴上却自顾自解释道。
“是呀,老四是委屈了,可大皇子毕竟是朕亲自带在身边养大的皇子,朕相信他只是一时糊涂,以后他会改的。”
老皇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德全要是再继续说下去,且不是自己往坑里跳,赶紧改口道。
“是呀,大皇子本性不坏,我看皇上您是怎么想的了?”
听张德全这么一说,老皇帝脸上的神色收敛了一点,站起身来,抬脚朝御花园走去,边走边道。
“容我再想想吧!”
张德全很识趣的闭上了嘴巴,安静的守候在老皇帝身边,心里却忍不住替四皇子李明宇委屈,都已经被大皇子派人追杀到这个份上了,要不是李明宇能力足够强悍,实力足够优秀,指不定早就暴尸荒野了,老皇帝还不直接下令把大皇子给捉拿下狱,也是够偏心的。
而另一边,李明宇出了御书房,就大踏步朝宫门口走去。连日的奔波劳累,他得回去好好歇一歇。
然后再把江廷舟和一众追随他的老臣招到东宫议事,让江廷舟把李明朗通敌叛国的所有的证据准备好。
明天一早,只要老皇帝敢有任何包庇李明朗之心,就直接亮出证据,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李明朗和他一起合谋的人送下地狱。
心里思量着事儿,李明宇很快就到了宫门口,一个宫女打扮模样的人快步追了过来,拦在李明宇跟前,一脸恭敬行礼道。
“太子殿下,皇后娘娘有请!”
李明宇不悦的看向小宫女,一脸不耐烦的道。
“你去回禀我母后,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我刚从西南一路日夜兼程的赶过来,这会儿浑身上下都带着疲惫和风沙,这时候去见她有失体统。”
他母后这人吧,需要他的时候,他永远缺席,你有事的时候,她就是第一个跳出来捣乱的。眼下,李明宇并不想见张雅兰。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
小宫女没有任何退缩,依旧勇敢的拦在李明宇身后,一脸惶恐的回道。
“太子殿下,我来的时候,皇后娘娘说她身体抱恙,太医诊断说优思过度,可能是因为太子殿下去了西南这么久,对太子殿下思念成疾造成的,指不定太子殿下去见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的病就好了呢!”
“好一个思念成疾?”
李明宇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估计天底下任何母亲对儿子都可以用这个词,唯独他母亲不应该用这个词。
他们之间的母子情分,远没有外人所看到的那么深厚,那些年他一个人在边关生活历练,差点就死于敌人的刀剑下和野兽的血盆大口,怎么不见他母亲思念成疾?
要不是他靠着自己的意志力活了下来,并成功坐上太子之位,他母亲估计都想不起来有这么个儿子了吧?
如今,他母亲也算心想事成了,他肋她坐上皇后之位,也算报答了张雅兰的生育之恩,他母亲偏偏要当着全天下人的面,饰演母子情深,李明宇有时候觉得陪着张雅兰演这出母子情深大戏挺累的。
就在李明宇内心想着他和张雅兰的种种过往时,又有一群太监和宫女朝这边走来,来请他的小宫女不失时机的做了个请的动作。
“太子殿下,这边走,皇后娘娘有请!”
那些太监和宫女的目光齐刷刷的看过来,李明宇要是这时候不随着小宫女去皇后那里,就会被冠上不孝的名声,李明宇咬了咬牙,抬脚朝着皇后寝宫走了去。
不得不承认,张雅兰身边的人,都极其善于抓住机会,这个小宫女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当然,要是小宫女不抓住众人路过的机会,把李明宇请去皇后的寝宫,估计今天挨板子的就是她了。
毕竟当今的皇后娘娘张雅兰可不是个大度的人,面上表现出一副雍容华贵,怜悯慈悲的样子,私底下其实是个自私自利,小肚鸡肠的女人。
李明宇迈着脚步,身后的宫女小跑着尾随在身后,两人一路风驰电掣般去了皇后的宫殿。
皇后张雅兰此刻打扮得端庄淑雅,一派从容的坐在主位上,看着自己那个高大健壮的儿子,从远处缓缓走来。
她的眼底浮现出李明宇被送到边疆那一天,一脸悲切的抓住她的衣袖,满是依恋的小脸上挂满泪滴,声音都带着前所未有的恐惧道。
“母后,母后,儿臣不要去边疆,儿臣想陪在你身边!”
可她还是残忍的把那小小的手指给掰开,任由太监和侍从把李明宇带走了,她永远记得那天李明宇被人带走时,发出那种撕心裂肺的喊声,犹如一头受伤的小鹿般哀切,萦绕在她心头,困扰了她好久才能入眠。
一眨眼,那个满眼依恋的男孩已经成长为一个高大健硕的男人,目光里却再也没有了对她的依恋和爱慕。
张雅兰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其实李明宇心里对她是有怨念的,但那又如何?她是李明宇的母亲,在那吃人的皇宫里,她若不表现得自私自利一点,那么他们母子都活不下来。
张银芳坐在张雅兰的下面,目光直勾勾地看着门外高大健硕的男人,仿佛带着天神般的光环,一步一步的走来,张银芳的眼中,满是痴恋和爱慕。
“如此优秀的男人,就该成为她张银芳的夫君,其她人想要和她抢,门儿都没有。”
就这样,屋子里姑侄俩的目光像两道x光一样,直直的锁定在李明宇身上,疾走中的李明宇,被两道目光锁定,顿感浑身不适,但依旧耐着性子,大踏步走了进来,在张雅兰复杂而又欣慰的目光中行礼道。
“儿臣参见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