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四十分。
林逸隐身在一栋与咖啡馆隔街相望的写字楼阴影里,全身笼罩在哑光的黑色行动服中,如同凝固的夜色。耳机里传来赵刚清晰而压低的声音:
“逸哥,最后一次环境确认。周边公共监控已植入循环片段,覆盖你预定路线。巡逻警车已于七分钟前经过本区域,下一班预计在四十五分钟后。保安徒步巡逻无固定路线,但过去三晚均未在此时段出现在咖啡馆后巷。”
“无人机热成像扫描确认,咖啡馆内部无生命体征,仅服务器机房有恒定热源。监控盲区误差带已与你共享,确认接收。”
林逸眼前的战术目镜上,叠加显示着由赵刚传输过来的咖啡馆内部结构透视图,几条闪烁着微光的绿色路径标注出了系统发现的监控盲区误差带。这些路径并非完全无监控,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摄像头角度和未更新固件留下的微小死角。
“收到。”林逸的声音低沉而平稳,“wi-Fi干扰情况?”
“公共wi-Fi信号塔已开始维护,信号强度正在波动上升。预计第一次有效干扰峰值将在四分钟后出现,持续约三分钟。与你进入门禁同步时间窗口高度重合。”
“完美。”林逸深吸一口冰凉潮湿的空气,将身体的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数据化视角已处于半激活状态,周围环境的一切细节——墙壁的纹理、地面的凹凸、远处路灯的光晕扩散——都化作冰冷的数据流涌入他的脑海,被瞬间处理成最优的行动方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凌晨四点十四分。
林逸如同猎豹般从阴影中无声窜出,利用街道两旁停放的车辆作为掩护,快速而安静地穿过马路,贴近了咖啡馆所在建筑的后巷。这里堆放着几个黑色的商用垃圾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食物腐败和清洁剂混合的气味。
他紧贴着冰冷的墙体,目光锁定在那道不起眼的金属后门——员工通道。门上方,一个半球形的监控摄像头正对着门口区域,但在数据化视角中,它有一个极其狭小的、因未更新固件而遗留的俯仰角盲区,正好覆盖了门锁附近的一小块区域。
“就位。”林逸低语。
“信号干扰开始……现在!”赵刚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几乎在赵刚话音落下的同时,林逸感到周围空间中那种无形的电磁波变得躁动不安。战术目镜上代表咖啡馆内部wi-Fi信号的图标瞬间变成了刺眼的红色,并剧烈波动起来。
“同步倒计时,30秒……20秒……”
林逸从行动服内侧取出一个看起来像普通门禁卡,实则内嵌了赵刚特制芯片的卡片。他屏住呼吸,将身体重心压到最低,如同蓄势待发的弹簧。
“10秒……5,4,3,2,1……就是现在!”
在赵刚喊出“现在”的瞬间,林逸手中的卡片精准地刷向读卡器!
“嘀——”
一声轻微的、与往常无异的读卡声响起。但就在这声“嘀”响起的刹那,林逸的数据化视角清晰地捕捉到,读卡器内部那代表逻辑判断的微光出现了极其短暂的、不足零点五秒的“停滞”!如同精密齿轮卡壳了一帧!
系统漏洞生效了!
在门禁系统因同步而“大脑短路”的这1.5秒内,它没有去验证这张卡是否合法,只是机械地记录了一次“尝试”,然后出于“避免把合法员工锁在外面”的底层逻辑,发出了“咔哒”一声轻响——门锁开了!
没有丝毫犹豫,林逸拉开门闪身而入,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演练过千百遍,从刷卡到进门,用时不到两秒。厚重的金属门在他身后悄然合上,将外界的夜色与干扰隔绝。
成功了!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利用每日仅有一次、窗口期极短的门禁逻辑漏洞,他如同幽灵般,绕过了咖啡馆物理防御的第一道关卡。
咖啡馆内部一片漆黑,只有应急出口指示牌散发着幽绿的微光,以及服务器机房隐约传来的机器运行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和清洁后的淡淡柠檬味。
“我已进入。”林逸低声道,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后厨区域几乎微不可闻。
“收到!干扰仍在持续,你大约还有两分半钟的相对安全窗口。内部监控已确认,按照盲区路径移动。”赵刚的声音带着兴奋。
林逸没有浪费时间。他的瞳孔在黑暗中微微收缩,数据化视角全力开启。眼前的世界不再是纯粹的黑暗,而是由不同明暗度、热量残留和结构线条构成的灰度图像。那条由绿色光点标注出的、蜿蜒穿过厨房、绕过吧台、通向营业区的“安全路径”清晰可见。
他动了。脚步轻盈如猫,落地无声。身体以一种近乎本能的高效方式移动,时而侧身滑过狭窄的通道,时而矮身穿过柜台下方,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踩在监控死角的范围内。数据化视角不仅帮他规避监控,还实时分析着地面的承重结构,避免踩踏可能发出声响的区域。
短短一分钟,他已穿过非营业区,进入了顾客活动的区域。他的目标明确——那个技术人员经常坐的靠窗位置,以及可能存放有重要数据的设备(比如他可能偶尔连接咖啡馆内部网络的个人设备,或咖啡馆本身用于管理广告屏的主机)。
很快,他来到了那个熟悉的角落位置。数据化视角仔细扫描着桌椅、插座、甚至是地板缝隙。
“没有发现明显的物理监听或监控设备。”林逸汇报,“开始布设我们的‘眼睛’。”
他迅速从装备包里取出赵刚准备的微型设备。一个只有纽扣大小的、颜色与木质桌面纹理几乎融为一体的微型拾音器,被他用特制胶水粘在了桌子下方的隐蔽处。一个同样微小的、广角摄像头,被巧妙地安置在窗框上方装饰植物的叶片背后,镜头正好可以覆盖整个座位区域以及部分窗外景象。
“设备A、b部署完成。信号测试。”
“信号接收良好!音频清晰,画面稳定!”赵刚的声音传来。
林逸没有停留,立刻转向下一个目标——咖啡馆的服务器机房\/管理员办公室。那里更有可能找到与广告屏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线索。
机房的门口是一道更为坚固的木门,锁具是相对高级的电子密码锁。
“刚子,这道门有办法吗?”林逸一边用数据化视角扫描锁具结构,一边问道。
“稍等……我正在尝试通过咖啡馆内部网络访问门禁日志……找到了!密码是动态的,但日志显示,店长有在非营业时间用个人平板远程登录系统的习惯,他的平板mAc地址是……我可以尝试伪装这个地址,发送一个虚拟的‘心跳包’和低权限查询请求,可能会触发门锁短暂的‘验证通过’状态灯,但无法实际开门。这个状态大约会持续3秒。”
“3秒的绿灯?”林逸目光一闪,“足够了!”
数据化视角下,电子锁的内部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那盏小小的状态指示灯,连接着一个微小的电磁阀,控制着门栓。
“不需要它开门,我只需要它‘认为’门开了就行。”
他取出一个细如发丝的特制金属探针,在赵刚远程触发“虚拟心跳包”,门锁状态指示灯亮起绿色的瞬间,将探针精准地插入锁芯旁一个极其微小的散热孔,轻轻拨动了里面一个负责反馈门锁状态的微型簧片!
“咔。”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从门锁内部传来。在数据化视角中,代表门锁“已开启”状态的信号通路被短暂地强制接通了!
与此同时,林逸用手掌抵住门板,暗劲一吐——并非暴力破环,而是利用巧劲震动门栓。在门锁系统“自以为”已经开门的那3秒内,门栓与锁舌之间那微不足道的摩擦力被瞬间克服!
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了一道缝隙!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分利用了系统漏洞、网络欺骗和物理技巧的结合,没有触发任何警报。
“第二道门突破。”林逸闪身进入机房。
机房内,机柜闪烁着各色指示灯。他快速找到了连接广告屏控制系统的终端,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自带独立电源和存储的无线数据嗅探器,吸附在了主机箱内侧一个隐蔽的位置。这个嗅探器会记录所有流经该主机的数据流量。
做完这一切,他迅速退出机房,将门恢复原状。
“所有目标设备部署完成。准备撤离。”
“干扰即将结束。巡逻保安未有异常动向。按原路线撤离。”苏沐雪冷静的声音在耳机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林逸沿着来时的安全路径,如同倒放的录像带,迅速而无声地退回后厨区域,再次利用监控盲区,来到了员工通道门口。
他没有立刻出去,而是侧耳倾听了一下外面的动静,确认无误后,才轻轻推开一条门缝,闪身而出,迅速融入后巷的阴影之中。
“捕风者安全撤离。”林逸低声道。
“收到!所有设备信号正常,数据传输稳定!”赵刚的声音充满了喜悦。
林逸回头看了一眼那栋在夜色中沉寂的建筑,嘴角微扬。
看似严密的安保系统,在洞悉了规则漏洞的他面前,形同虚设。
今夜,他成功地将自己的触角,伸进了对手的领域。接下来,就是等待鱼儿咬钩,收获情报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