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事件像一盆冷水,把林逸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
回到502宿舍,他和姜浩都沉默着。窗外夕阳正好,宿舍里却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氛。
“今天要不是龙组来得快,我们怕是要在教务处喝茶了。”姜浩打破了沉默,语气带着一丝不爽。他宁愿真刀真枪干一架,也不想应付那些繁琐的规章流程。
林逸靠在椅子上,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雷烈最后那句话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你需要更合理的身份来掩护你的行动。”
是啊,学生身份就像一层脆弱的蛋壳,平时还能伪装,一旦遇到真正的风雨,瞬间就可能破碎。他们不能永远指望龙组来“擦屁股”,也不能每次都靠运气和急智蒙混过关。
“我们得有个‘壳’。”林逸突然开口。
“壳?”姜浩没明白。
“一个合法的、明面上的身份。一个能让我们名正言顺地去接触那些‘异常’事件,去调动资源,甚至去和龙组、和秦青鸾那样的人打交道的身份。”林逸的眼神越来越亮,“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等事情找上门,或者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摸摸。我们要走到阳光下,至少……是部分阳光下。”
姜浩皱起眉头:“走到阳光下?那我们的秘密……”
“不是暴露秘密,是建立一个掩护。”林逸解释道,“就像特工需要有个记者或者商人的身份一样。我们需要一个能让外界理解并接受的‘理由’,来解释我们为什么能解决那些‘不可能’的问题。”
他站起身,在宿舍里踱步,思路越来越清晰:“这个‘壳’可以是一家公司,一个工作室。明面上,我们承接数据分析、软件调试、市场调研甚至私人顾问这些正经业务。但暗地里,我们处理的,是那些涉及‘规则漏洞’的真正委托。”
“就像游戏里的伪装建筑?”姜浩有点明白了。
“对!”林逸打了个响指,“而且这个‘壳’还有很多好处。第一,我们可以合法地赚钱,积累资金,购买设备,不用总靠秦青鸾赞助或者去卡股市bUG。第二,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人脉和情报网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当‘判官’或者‘清道夫’再想动我们的时候,他们需要顾忌这个‘壳’带来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屏障,不能再像对付普通学生那样为所欲为。”
姜浩听着,慢慢点了点头。他虽然不喜欢这些弯弯绕绕,但也承认林逸说得有道理。纯粹的武力在校园里或许还能应付,但面对更复杂的社会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一个合法的身份确实能省去很多麻烦。
“那这个‘壳’叫什么?”姜浩问到了关键。
林逸停下脚步,嘴角勾起一抹带着恶趣味的笑容:
“bUG工作室。”
“bUG?”姜浩愣了一下,“计算机那个漏洞?”
“没错。”林逸点头,“对我们而言,世界的异常就是‘bUG’,而我们,就是专门处理这些‘bUG’的人。这个名字,既贴合我们的本质,又足够低调普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联想。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个搞计算机维修或者软件测试的工作室而已。”
“bUG工作室……”姜浩琢磨了一下,觉得这名字莫名带感,“听起来不错。那具体怎么做?”
“首先,需要注册。这个我来想办法,可以通过秦青鸾的关系,走大学生创业的绿色通道,应该很快。”林逸开始规划,“其次,需要场地。不能在学校里,太扎眼。可以在大学城附近的创业园区租个小办公室,既方便我们活动,又不会太引人注目。”
“然后,是业务范围。”林逸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明面上,我们可以接一些数据分析、网站维护、App调试之类的活儿,甚至可以帮同学优化选课系统。这些赵刚都能轻松搞定,还能赚点零花钱。”
“暗地里,”林逸压低了声音,“才是我们真正的业务——处理那些‘异常’委托。比如白霖学姐这种被‘蜂群’标记的,或者之前那个记忆被偷的沈雨薇,甚至未来可能遇到的更多奇怪事件。这些委托,通过加密渠道接收,用我们的方式解决。”
“团队呢?”姜浩问,“就我们几个?”
“核心是我们几个。”林逸肯定地说,“我负责总体规划和‘技术’支持,你负责安全和武力保障,赵刚负责信息和网络,苏沐雪负责情报分析和预知预警。至于姜灵儿……”他顿了顿,“那丫头是个变数,但潜力巨大,可以作为外围帮手,必要时拉进来。”
“听起来像个草台班子。”姜浩实话实说。
“所有伟大的组织一开始都是草台班子。”林逸笑了笑,“关键是,我们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能看到世界‘bUG’的眼睛。”
就在这时,林逸的手机响了,是苏沐雪发来的信息,说已经安顿好白霖,她情绪稳定了很多,并对他们再次表示感谢。
林逸回复了一句,然后对姜浩说:“看来我们的第一位‘客户’体验还不错。这更说明,‘bUG工作室’有存在的必要。”
他看向窗外,夜幕开始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我们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伪装。”林逸的语气变得坚定,“它应该是一个据点,一个堡垒,一个能让我们在应对‘判官’和‘清道夫’的战争中,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被动卷入事件的学生。”
“我们是bUG工作室的成员。”
一个新的想法,在这间普通的大学宿舍里悄然萌芽。它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搅动整个棋局的关键变量。
林逸拿起手机,拨通了秦青鸾的电话。是时候,和这位未来的“投资人”,好好谈谈他的“创业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