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家那份关于“内部挖潜”的材料,在李为民亲自修改润色后,作为一份重要的内部参考,上报给了商业局的主要领导。
虽然没有引起巨大的波澜,但林卫家这个名字,以及他务实、肯动脑筋的形象,却在更高层级的领导那里,挂上了号。
王振山主任对此极为满意,在供销社的内部会议上,几次点名表扬了林卫家这种“深入基层、善于思考”的工作作风。
一时间,林卫家在社里的地位,愈发稳固。但他自己,却比以前更加低调了。
他知道,现在这种时候,说得再好,都不如干得漂亮。
真正的考验,很快就来了。
这天下午,林卫家刚从乡下空车而归,一身的尘土还没来得及拍干净,就被科长周建军叫住了。
“小林,你先别急着回去,跟我去一趟主任办公室。”周建军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林卫家心里一动,知道肯定是有要紧事。
王主任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王振山和师傅老刘都在,两人都锁着眉头,脸色凝重。
“主任,师傅。”
“来了,坐。”王振山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小林啊,”王振山开门见山说道。
“今天叫你来,是有一个非常紧急,也非常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盖着县卫生局红头印章的加急文件,递了过去。
“你自己看吧。”
林卫家接过来一看,心头猛地一沉。
文件是县人民医院发来的,内容很简单,却触目惊心。
因为持续的饥荒和营养不良,入春以来,县里爆发了大面积的流行性腹泻和痢疾。
医院里的相关药品,特别是几味关键的止泻、消炎草药,已经全面告急。
文件最后,是医院院长用红笔写的请求:恳请供销社,无论如何,想尽一切办法,紧急采购一批“黄连”、“地榆炭”和“马齿苋”。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王振山看着林卫家,沉声说道。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采购任务了,这是救命的任务!县里下了死命令,三天之内,必须把药材凑齐!”
“可是,”一旁的师傅老刘,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满脸的愁容。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哪儿弄这些东西去?我今天跑遍了周边的几个公社,连根像样的药材毛都没看着!社员们自己都病倒了一大片,有点存货,也早就被当成救命药给吃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这时,林卫家放下了手里的文件,抬起头,那双总是沉静的眼睛里,闪着一股坚定的光。
“主任,师傅,我去试试。”
“你去?”老刘愣了一下,“你去哪儿试?”
“石头寨。”林卫家吐出了一个地名。
“石头寨?!”周建军和老刘,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声。
石头寨,是柔县最偏远、最贫困、也是最排外的一个山村。
它坐落在燕山深处,离县城足有七八十里山路,不通车,只能靠两条腿走进去。
村里的人,都是几十年前躲避战乱的流民后代,性子野,抱团,对外人有很强的戒心。
“不行!那地方太危险了!”老刘第一个反对。
“你一个年轻人,一个人去,万一出点啥事,我没法跟你爹娘交代!”
“师傅,我知道危险。”林卫家的语气,不容置疑。
“但是,我以前听村里的老猎人说过,石头寨那个地方,背靠着咱们县最大的一片原始林区。那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各种珍稀药材,肯定比别处要多。”
“而且,”他看着王振山,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越是这种与世隔绝的地方,受外面的影响就越小。他们或许,还保留着一些咱们急需的东西。”
“现在,也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王振山沉吟了许久,终于一拍桌子下了决心。
“小林!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我给你最大的权限!你需要什么,人、车、钱、票,你尽管开口!”
“主任,我什么都不要。”林卫家摇了摇头。
“人多了,目标太大,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警惕。车也进不去。我就一个人,骑自行车去。钱和票,我先带一百块备用,其他的等联系上了,再看情况。”
“你……”王振山看着眼前这个临危受命、却异常冷静的年轻人,心里头百感交集。
“好!有魄力!不愧是我王振山看中的兵!”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只给你一个要求,三天之内,必须回来!不管任务完没完成,你的人,必须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
“是,主任!”
当天下午,林卫家没有立刻出发。
他先是去仓库,领了几个结实的麻袋和一些绳索。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到宿舍,关上门,开始为这次前途未卜的远行,做最后的准备。
他知道,这次去石头寨,面对的不是普通的社员,而是一群在艰苦环境中挣扎求存、对外人充满戒备的山民。
光靠介绍信和钱,恐怕行不通。
他必须得拿出一些真正能打动他们,让他们无法拒绝的东西。
所以林卫家打算用空间里面的物资,到时候看看石头寨需要什么再拿出来,空间里经过这么长时间和钱掌柜交易的积累,物资种类还是很丰富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林卫家就骑着自行车,带着简单的行囊,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石头寨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