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外屋那盏昏黄的煤油灯早就熄了,父亲林建国打算盘的声音也停了。可林卫家躺在炕上,耳朵里却好像还回响着那“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
林卫家翻了个身,面对着墙壁,在黑暗中睁着眼睛。他知道,光靠想是没用的,得干实事。这个家的担子,从今天起,他要用自己的法子,实实在在地扛起来。
心里头有了决断,便不再犹豫。他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都沉了下去,意识瞬间穿过那道无形的门户。
“嗡——”
他径直走向了那片占据了空间绝大部分面积的粮食区。
眼前的景象,让林卫家心里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迈。
整整七亩的粮食区地面,全被密密麻麻、油绿油绿的红薯藤给铺满了。藤蔓粗壮,叶片肥厚,长势比外面地里那些蔫头耷脑的庄稼强了不知多少倍。黑色的土地被底下不断膨大的果实给撑得鼓了起来。
这些红薯,是林卫家上次种下的,后面又用了些稀释的灵泉水浇了一遍,在空间十倍的时间流速,它们已经彻底成熟了。
“该收了。”
林卫家心里念头一动。
只见那七亩地里,无数的红薯藤就像接到了命令一样,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齐刷刷地从泥土里拔了出来,自动卷到一边,堆成了个小山。
紧接着,黑色的土地如同波浪般翻滚起来,一个个大小匀称、表皮光滑的红薯就从土里冒了出来,自动抖落掉身上的泥土,汇聚成一股红色的洪流,朝着那片时间静止的储物区流去。
场面壮观,却又悄无声息。
林卫家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一切,心里头飞快地估算着。
这七亩地,虽然用的是普通河水浇灌,就浇了一次稀释的灵泉,可凭着这黑土地的肥力,一亩地产出六七千斤红薯是稳稳当当的。这么一算,这一次的收获,至少有四五万斤!
四五万斤!
这个数字,让林卫家的呼吸都跟着重了几分。
在这个连吃饱饭都是奢望的年头,这四五万斤红薯,意味着什么?
看着储物区里堆积如山的红薯,林卫家心里头那块最沉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收完了红薯,他也没让地空着,意念一动,之前留下的那些品相最好的红薯藤,自动被切成一段一段,又重新扦插进了翻滚过的黑土地里。新一轮的耕种,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完成了。
做完这一切,林卫家才转身走向了那片被他规划出来的“养殖区”。
这片区域不大,也就一亩地左右,被他用意念简单地分成了几个部分。
那四只最早进来的小鸡仔,身上的绒毛早就褪光了,换上了一身油亮的羽毛,正咯咯哒地在围栏里刨食。
另一边,那对野兔子已经适应了新环境,在围栏里打了好几个洞,正警惕地竖着长耳朵,啃食着林卫家扔进去的菜叶。
最角落的,是用粗木桩围起来的猪圈。那头从后山逮回来的小野猪,正哼哼唧唧地用它那小鼻子在泥地里乱拱,看起来精神头十足。
林卫家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养殖区虽然还很简陋,但鸡、兔、猪都有了,假以时日,这里就是一家人的肉食供应地。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储物区里那头已经处理干净、将近三百斤重的母野猪身上。
“这东西,得尽快处理掉。”林卫家心里盘算着。
这么大一头猪,最好的法子,还是卖给黑市的钱掌柜。不光能换来一笔急需的钱和票,还能加深和这条线的联系。
心里有了计较,林卫家退出了空间。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林卫家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家里待着,而是对正在收拾碗筷的母亲王秀英说道:“娘,我出去一趟,去二爷爷家看看。”
“哎,去吧去吧,”王秀英闻言,连忙点头。
林卫家应了一声,出了门,趁着四下无人,意念一动,一滴晶莹的灵泉液,悄无声息地滴进了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水壶里,瞬间就和清水融为了一体。
做完这些,他才把水壶揣进怀里,朝着村子中间二爷爷林大河家走去。
“二爷爷?婶子?”林卫家站在院门口喊了一声。
“谁呀?”二婶周桂兰看见是林卫家,脸上挤出一丝虚弱的笑意,“是卫家啊?快进来坐。”
“婶子,您别忙活。”林卫家走进屋。
屋里还是弥漫着一股药味儿。
“婶子,您这脸色看着还是不大好啊。”林卫家看着周桂兰那没什么血色的嘴唇,关切地问道。
“老毛病了,一到换季就犯。”周桂兰有气无力地应着,转身想去给林卫家倒水,身子都晃了一下。
“婶子您歇着,别动。”林卫家连忙上前扶住她,顺势从怀里掏出那个小水壶,“我刚从家里出来,带了点热水,您喝这个。”
说着,他不由分说地把水壶递了过去,又找了个豁了口的粗瓷碗,给她倒了半碗。
“你这孩子。”周桂兰也没多想,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那水入口,似乎没什么特别,就是比寻常的井水要甘甜一些。只是感觉喝了点热水,浑身都舒坦了不少,连带着精神都好了几分。
“这水……还挺解渴的。”周桂兰有些惊讶地说道。
林卫家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正说着,堂兄林卫军扛着把锄头从外头回来了。他看见林卫家,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卫家,你咋来了?”
“过来看看二爷爷和婶子。”林卫家站起身。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了王秀英的声音。
“桂兰家的,在家不?”
王秀英挎着个篮子走了进来,篮子上盖着块布。她一进屋,就热情地拉着周桂兰的手。
“嫂子,你咋来了?”周桂兰有些受宠若惊。
“卫家这孩子,弄回来了些红薯和棒子面。”王秀英说着,掀开了篮子上的布,露出里面的红薯和棒子面,“我寻思着你身子虚,天天吃不饱怎么行,就拿来了点给你。”
“嫂子,这……这可使不得!你们家人口多,也得吃……”周桂兰连忙推辞。
“拿着!”王秀英把篮子硬塞到她手里,不容置疑地说道,“都是一家人,客气啥!你身子好了,就是帮了我们大家伙的忙了!”
周桂兰看着手里的篮子,又看了看林卫家,眼眶一下子就湿了。她知道,这肯定都是卫家这孩子的安排。她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抹眼泪。
一直没说话的二爷爷林大河,站起身,走到林卫家跟前。他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在林卫家的肩膀上,用力地拍了两下。
什么话也没说,但那份沉甸甸的力道,林卫家懂。
林卫军也走上前来,看着林卫家,眼神里满是感激和敬佩:“卫家,大恩不言谢。以后,有啥事,只要你招呼一声,上刀山下火海,你哥我绝不含糊!”
从二爷爷家出来,走在村里的土路上,林卫家心里头暖洋洋的。
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不光是改善了二爷爷家的生活,更是把林家核心的这几支,更紧密地绑在了一起。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团结和支持,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