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盐成功的消息,在柔县供销社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林卫家这个名字,也随着那咸鲜的海蜇味,传遍了单位的每一个角落。
忙碌和兴奋过后,接踵而至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王振山主任是个体恤下属的人,他看着采购科那几个眼圈发黑、走路都打晃的年轻人,在第二天的晨会上,当着全社职工的面,郑重其事地宣布了一个决定。
“同志们,这次运盐任务的成功,离不开我们运盐突击队全体成员的英勇奋斗!”
王振山的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喇叭传遍了整个院子.
“经社委会研究决定,为表彰先进,特批全队成员休假三天!好好回家歇歇,陪陪家里人!身体革命的本钱!”
“另外,”王振山又示意办公室的人拿上来几个崭新的,印着五角星的搪瓷缸子。
“这是社里对几位同志的特别嘉奖!希望全社同志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
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老刘、林卫家、张爱国和吴小虎几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上前,从王主任手里接过了那个搪瓷缸子。
……
下午,林卫家就骑上了他那辆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归心似箭,脚下的车蹬子都仿佛轻快了不少。
快到村口的时候,他找了个没人的小树林,停了下来。
他从空间里,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
他从储物区里,拿出了五斤处理干净、肥瘦相间的猪肉。
这些猪肉都是空间里养大的猪,肉质紧实,肥膘厚实,他特意用几层荷叶仔细包好,又用稻草绳捆紧。
除此之外,他还装了一个布袋,里面是十斤海蜇和白面。
他把这些东西牢牢地捆在自行车后座上,车子被压得往下一沉。
这才慢悠悠地,朝着那个熟悉的村庄骑去。
远远地,就看见自家院子的烟囱里,正冒着袅袅的炊烟。
“娘!我回来了!”林卫家在院门口捏响了清脆的车铃。
正在院子里带着铁蛋和妞妞晒太阳的母亲王秀英,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脸上立马就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卫家?你咋这个点儿回来了?不是才刚上班吗?”
“娘,社里放假,让我们歇三天。”
林卫家笑着,把车停稳。他刚支好车,两个小不点就围了上来。
“三叔!三叔的车!”
“放假?”王秀英愣了一下,随即更高兴了。
“那敢情好!快,快进屋,让娘好好瞅瞅,出去一趟,人都瘦了。”
她一回头,看到自行车后座上那个鼓鼓囊囊的包裹,脸上的笑容又僵住了。
“你这孩子……咋又带这么多东西回来?社里的东西,可不敢乱拿!”
她紧张地把林卫家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生怕被邻居听了去。
“娘,您放心。”
林卫家笑着解释道,他从挎包里拿出那个崭新的搪瓷缸子,在母亲面前晃了晃。
“您看,这是社里发的奖状!”
王秀英不识字,但她认得那上面鲜红的字迹和五角星。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搪瓷缸,翻来覆去地看,像是捧着什么宝贝。
“这是……奖给你的?”
“是啊。”林卫家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这次运盐的事,县里都知道了,社里就奖励了我们几个。
这些东西,是我托了关系,用我攒下的那点补助,跟一个南下的大车司机换的。
人家看我是先进个人,才肯换给我,比黑市便宜多了。”
听到是儿子立功受奖换来的,王秀英才松了口气,随即又心疼起来:
“发了补助就自己留着花,老往家里倒腾啥。你在城里,处处都得花钱。”
“我一个人花不了多少。”
林卫家说着,把后座上的包裹解了下来。
当他解开稻草绳,剥开层层荷叶,露出里面那块肥膘雪白的猪肉时,王秀英的呼吸都停滞了。
“肉……是猪肉?!”
她不敢相信地伸出手,颤抖着摸了一下那冰凉的肉皮,那真实的触感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的天,卫家,这……这得有四五斤吧?”
“差不多。”林卫家把肉提了下来。
“还有白面和海蜇,晚上咱们吃顿好的。”
“海……啥?”王秀英看着布袋里那些半透明、颤巍巍的东西,一脸的困惑。
“这玩意儿……能吃?”
“能吃!好吃着呢!”林卫家笑着说。
“这是海里的东西,叫海蜇。脆生生的,凉拌了下酒,城里人都当稀罕物。”
王秀英看着那块肉,眼睛都直了,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这连猪油渣都成了稀罕物的年头,这么大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简直比金元宝还金贵!
“快!快拿进屋!别让人看见了!”
她回过神来,一把抢过猪肉和布袋,像是抱着个宝贝疙瘩,急匆匆地就往厨房跑。
晚上,林家的厨房门窗紧闭,连一丝缝隙都用布条给堵上了,生怕那霸道的肉香飘出去太远。
王秀英亲自掌勺,她把那块猪肉切下来一小半,肥肉切成薄片下锅炼油。
随着“滋啦啦”的声响,浓郁的猪油香气瞬间就充满了整个厨房。
炼出的油渣捞出来,撒上点盐,就是孩子们最爱的零嘴。
瘦肉则和着自家地窖里存的土豆、萝卜,放在大铁锅里,用刚炼出的猪油,加上酱油和几颗大料,咕嘟咕嘟地炖了一大锅。
除了这道硬菜,王秀英又在林卫家的指导下,第一次处理起了海蜇。
她学着儿子的样子,把海蜇用清水反复冲洗,去除多余的盐分,然后切成细丝,用开水快速地焯了一下,捞出来过凉水。
“娘,您看,这不就跟凉粉似的吗?”
王秀英看着碗里那晶莹剔透、微微卷曲的海蜇丝,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她又切了点黄瓜丝和葱丝,最后狠了狠心,倒了一点珍贵的香油,又倒了点醋,一起拌了进去。
当那盆油光锃亮、香气扑鼻的猪肉炖菜,和那盘清爽开胃、散发着奇异鲜味的凉拌海蜇丝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饭桌上,林卫家把自己这次去天津的经历,捡着能说的,都跟家里人学了一遍。
当听到他们在路上遇到劫道的,被枪声吓跑时,王秀英和李红霞都吓得白了脸,一个劲儿地念叨“老天保佑”,手里的筷子都忘了放下。
林建国和二哥林卫疆则听得热血沸腾,不住地追问当时的细节。
“三弟,那你当时怕不怕?”
林卫疆放下碗筷,眼神里满是向往。
他想象着那样的场景,手里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了。
“怕啥。”林卫家笑了笑。
“有公安同志在呢,那帮人就是看着唬人,一亮枪就全趴下了。”
林卫疆听着,那双总是沉默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渴望的光芒。
他觉得,那样的生活,才叫带劲。
铁蛋和妞妞两个小家伙,更是吃得满嘴流油,小脸埋在碗里,头都抬不起来。
一块肥肉下肚,那股满足感,让他们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都尝尝这个,海蜇。”林卫家夹了一筷子海蜇丝放进母亲碗里。
王秀英犹豫了一下,夹起一根放进嘴里。
那股子酸爽开胃的味道瞬间打开了味蕾,更让她惊奇的是那咯吱咯吱、脆生生的口感,是她这辈子从来没尝过的。
“哎哟,这玩意儿……还真挺好吃!”
她眼睛一亮,又夹了一大筷子。
家里的其他人也有样学样,纷纷下筷。
“脆!真脆!”大哥林卫东含糊不清地赞道。
“三哥,这东西跟吃冰块似的,咬着咯嘣脆!”林卫民更是吃得停不下来。
一盘凉拌海蜇,很快就见了底,成了比猪肉还受欢迎的菜。
饭后,林卫家把妹妹林卫红叫到了屋里。
“哥。”
“功课温习得怎么样了?”
“都看完了。就是……就是有些题,还是不太会。”
林卫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不会就问。”林卫家从挎包里,拿出几本崭新的练习册。
“这是我托人从市里给你买的初中复习资料,你拿着,把上面的题都做一遍。有不懂的,就记下来,等我下次回来,给你讲。”
“哥……这得花多少钱啊。”
林卫红看着那些崭新的书,又是心疼又是欢喜。
她小心地翻开一页,闻着那股子油墨的清香,爱不释手。
“钱的事你别管。”林卫家摸了摸她的头。
“你只要把书念好,比啥都强。记住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又把自己那个崭新的搪瓷缸子递给妹妹:
“这个你拿着,以后喝水用。上面有字,拿着去学校,也有面子。”
“哥……这是你的奖品……”林卫红连忙推辞。
“一个缸子算啥,哥以后再挣!”林卫家硬塞到她手里。
安顿好妹妹,林卫家又找到了正在院子里抽烟的父亲。
夜色下,林建国蹲在门槛上,烟锅里的火星一明一暗。
“爹。”
“嗯。”
“二哥的事,我打听了。”林卫家压低声音。
“今年冬天,肯定有一次大征兵。您让二哥把身子养好,到时候我再想办法,看能不能走走武装部的路子。”
林建国猛地抬起头,看着儿子,嘴唇哆嗦了一下,手里的烟杆都差点没拿稳。
他用力地吸了一口烟,呛得咳嗽了两声,最后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把烟锅里的烟灰磕了磕,又重新装上了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