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初刻,净鞭三响,钟鼓齐鸣。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内,文武百官依品秩鱼贯而入,分列丹墀两侧。
香烟缭绕,御座之上,皇帝朱元璋端坐九龙金椅,面容肃穆,不怒自威。
太子朱标侍立于御座之左,神情沉稳。议政王、吴王朱栋则侍立于御座之右,虽面色仍带些许苍白,但身姿挺拔,目光清明。
鸿胪寺官唱班毕,常朝启奏开始。各部院堂官依序出班,奏报政务。
吏部尚书率先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臣启奏陛下。‘考成法’于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四地试行一年,成效卓着。据考功司统计,四地共汰撤庸怠、不称职官吏一百二十七员,吏治为之一清。各级官署政令传递、执行效率,较往年提升近倍。臣提请,将此‘考成法’推广至湖广、山东乃至全国,以振刷天下吏治。”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刘三吾和吴琳:“准奏。吏治乃新政推行之根基,不可松懈。刘先生,吴卿,着你二人总领考成法推行事宜,严查怠政、贪墨之辈,务求实效。然亦需秉持公道,勿枉勿纵。”
刘三吾、吴琳出班躬身:“臣等领旨,必竭尽全力。”
户部尚书紧随其后,详细陈奏:“陛下,太子殿下,吴王殿下。南直隶等四省全力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新政以来,国库岁入大增。据洪武十四年初步核算,四省田赋、商税合计,较去税又增收三成五。此外,大明宝钞因严格实行金本位及足量洪武重宝银币还有倭国金银矿的流入支撑,信誉日固,民间流通顺畅,物价趋于平稳。臣提请,户部将协同都察院,选派干员,赴北方诸省,全面清丈田亩,核查人口,为下一步在全国全面推广新政,奠定坚实基础。”
太子朱标闻言,面露欣慰之色,出言肯定:“‘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此善政也。清丈田亩,关乎国策根基,牵涉甚广,需选派廉能干员,深入地方,细致勘查,谨慎为之,既要确保朝廷赋税,亦不可过度扰民。”
朱元璋提起朱笔,在奏疏上批红:“着户部、都察院即日遴选御史、干员,拟定章程,赴北方各承宣布政使司,择数府先行试点清丈。若有阻挠、欺瞒者,严惩不贷!”
礼部尚书接着奏报:“陛下,州府县三级‘社学’于南直隶等四省推广顺利,目前已设立逾两千所。据各地上报,适龄蒙童入学率已超七成,民间反响热烈,皆颂陛下、太子、吴王仁政。然师资短缺问题日渐凸显。臣提请,在各地增加招募社学先生,并着手规划县学、府学之扩建事宜,以衔接社学蒙童升学之需。”
吴王朱栋此时出列补充:“父皇,皇兄。术算学院和格物学院近日已组织人手,参考古籍、结合新学,编撰完成《蒙学算经》、《基础格物图说》两册启蒙读物。其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旨在启迪童智,引导蒙童认知世间万物运行之理。儿臣建议,可将此二书下发至各社学,作为读物,或选修课程,以广教化,开阔学童眼界。”
朱元璋欣然允准:“善!教化乃百年大计,开启民智亦是强国之本。栋儿,此事你与宋濂、墨筹等多费心,务求书籍内容精当,易于传授。”
鸿胪寺卿随后出班,声如洪钟,奏报外藩事宜:“臣启奏!倭国都司都督佥事八百里加急奏报:南朝后龟山天皇在我大明王师支持下,已彻底扫平北朝残余势力,完全统一倭国。后龟山天皇深感天朝恩德,定于今岁秋,亲率使团,赴我大明朝贡,特来感念我大明的帮助。另,鹿儿岛等倭国金银矿,已由倭国总督府正式接管,开采事宜顺利,预计岁入颇为可观,将极大充实国库。”
朱元璋闻言,脸上并无太多喜色,淡然道:“倭国既已诚心臣服,我大明当示以怀柔,彰显天朝气度。传旨,命其国王来时,可携其子弟及贵族俊彦数人,一并入麟趾学宫读书。让其朝夕浸染华夏礼乐文章,慕我王化之风,以期归国后,能助其地长治久安。”
一番常规政务奏报后,皇太子朱标出列,将议题引向更深远的战略层面:“父皇,北疆自上次北伐,北元主力覆灭,其帝被俘后,烽火暂熄。然漠北草原,地域万里,部族繁多,叛服无常。如何建制管辖,使之永为华夏之土,纳贡输诚,而非时叛时降之患,乃当前第一要务。”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皆凝神静气。这确实是大明北疆面临的长期挑战。
吴王朱栋手持一卷厚厚的奏疏,从容出班,声音沉稳有力:“皇兄所言,乃治国安邦、经略边疆之长策。儿臣与议政处、枢机堂、五军都督府及户、兵、工等部,历时数月,反复推演,查阅前元旧制,结合我军实际控制与地理民情,草拟此《北疆承宣布政使司建制与移民实边疏》,请父皇圣裁。”
他行至殿中悬挂的那幅巨大的《大明混一图》前,早有内侍备好朱笔。朱栋接过笔,在图上原本标示为羁縻卫所或空白的大片北疆区域,挥毫勾勒,声音清晰地阐述新设四大承宣布政使司的构想:
“其一,辽东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设于辽阳府。此地开发较早,汉民较多,基础最好。下辖八府一直隶州:辽阳府为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广宁府为军事重镇、沈阳府为交通枢纽、开元府管辖东北腹地、金州府控扼辽东半岛、海兰府管空高丽半岛东北部、双城府管控高丽半岛北部、奴儿干府管辖黑龙江下游。直隶三万州管辖吉林一带。此司之设,意在彻底稳固辽东,并辐射朝鲜半岛及黑龙江流域。”
朱笔移动,指向更北方。
“其二,岭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设于和宁府。此地深入漠北,地广人稀,管辖难度大。下辖四府:和宁府、昂可剌府、益兰州府、吉利吉思府。此司之设,意在将统治力延伸至极北之地,震慑林中百姓。”
朱笔西移,落在河套与阴山一带。
“其三,漠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设于归化府。此地水草丰美,地理位置关键。下辖七府:归化府、云中府、开平府,原开平卫,军事要冲、九原府、宣德府、丰州府、察罕府。此司之设,意在控制河套,屏藩中原,并作为经营漠北之前进基地。”
最后,朱笔指向蒙古高原腹地。
“其四,漠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设于和林府。下辖五府:和林府、瀚海府、燕然府、北海府、谦州府。此司之设,意在宣示对此蒙古龙兴之地的直接统治,从根本上瓦解残元势力死灰复燃之根基。”
勾勒完毕,朱栋放下朱笔,转身面向御座和群臣:“四大布政使司之下,仿内地制度,设府、州、县,委派流官,建立户籍,清丈土地、草场,征收赋税,可因地制宜,以牛羊马匹折色。同时,大规模移民实边,招募内地无地、少地之民,以及部分忠诚归附之部落,前往北疆定居。对移民给予优厚条件:每户授田或草场五十亩至百亩,减免前五年税赋,提供耕牛、种子、农具贷款,协助修建房舍。于各战略要地筑城屯兵,兴修水利,鼓励屯田、商贸。并广设社学,推行教化,使移民与当地部族渐趋融合,认同华夏。”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几分:“此策之核心,在于‘变羁縻为直辖,化边疆为内地’。非仅以兵威临之,更要以仁政抚之,以利益导之,以文化融之。使北疆之民,皆为大明治下之民,北疆之地,永为华夏不可分割之土!”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朱栋清朗的声音回荡。这番宏大而细致的规划,远超当前大部分朝臣的想象。将辽阔的北疆直接纳入行省体系,大规模移民,这需要何等的气魄与财力物力支持!
片刻后,殿内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有惊叹,有赞同,也有对实施难度的担忧。
朱元璋目光灼灼,盯着地图上那一片被朱笔圈定的广袤区域,心中波澜起伏。他出身布衣,深知土地与人民的重要性。若能将此万里疆域真正纳入版图,功业将远超汉唐!
他沉声道:“此疏所言,格局宏大,思虑周详。然实施起来,千头万绪,非一蹴而就。设立四大承宣布政使司之事,着户部、吏部、工部,会同议政处,仔细商议细则,人员调配、钱粮预算、筑城规划,皆需明确章程,呈报于咱,再行批红!”
“臣等领旨!”相关部院大臣齐声应道。
北疆之议刚告一段落,朱栋再次开口,提及另一项关乎军权的重大改革:“父皇,皇兄。北疆既设行省,驻军防卫体系亦需相应调整。且近年来,火器普及,边防态势变化,当前五军都督府之辖区划分与人员任命,亦有优化之必要。儿臣与枢机堂诸位大臣亦有初步构想。”
他再次走向地图,阐述新的五军都督府调整方案:
“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魏国公徐达、右都督燕王朱棣,都督同知梁国公蓝玉、都督佥事徐辉祖。下辖山东都司、北平都司、河南都司、新设辽东都司、新设岭北都司。此府重心在于东北及华北防务,兼顾岭北新地,由徐达、朱棣两位帅才坐镇,蓝玉为锋锐,可保东北无忧。”
“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卫国公邓愈、右都督西平侯沐英,都督同知定远侯王弼、都督佥事常升。下辖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广西都司、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哈密都司。此府主要负责西南、西北疆域,沐英久镇云南,邓愈老成持重,可抚西南诸夷,经略青藏。”
“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吴王朱栋、右都督曹国公李文忠,都督同知常茂、都督佥事徐增寿。下辖南直隶都司、中都留守司、皇陵卫、浙江都司、湖广都司。此府拱卫京畿、财赋重地,责任重大。”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鄂国公常遇春、右都督信国公汤和,都督同知颍川侯傅友德、都督佥事长兴侯耿炳文。下辖江西都司、福建都司、广东都司及倭国都司。此府控扼东南沿海,兼顾海防与对倭国军队管辖,常遇春、汤和皆善水陆战。”
“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宋国公冯胜、右都督秦王朱樉,都督同知晋王朱?、都督佥事徐膺绪。下辖山西都司、陕西都司、四川都司及新设之漠南都司、漠北都司。此府肩负西北边防及新定漠南漠北广袤区域之镇守,冯胜老练,秦王、晋王坐镇要冲。”
这一调整,明显加强了皇子,尤其是就藩边地的秦王、晋王、燕王在都督府中的话语权,同时也保留了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等开国勋贵的核心地位,并提拔了蓝玉、沐英、傅友德等中生代将领,兼顾了稳定与效率,平衡了宗室、勋贵与将领之间的关系。
殿内众臣心中明镜似的,这是对大明军事指挥体系的一次重要优化,旨在适应新的疆域形势和军事技术发展。
朱元璋听完,沉吟良久。这套方案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既考虑了现实防务需求,也蕴含了制衡之道。他最终拍板:“五军都督府调整之事,关系国防根本。着枢机堂会同兵部、吏部、户部,详细商议各都司卫所具体划分、人员任免、粮饷补给等细则,尽快呈报!”
“臣等遵旨!”枢机堂大臣及兵部尚书等躬身领命。
至此,大朝会两项最核心的议政——北疆行政建制与军事体系调整,初步定下基调。
巳时一刻,持续了近三个时辰的大朝会终于结束。百官怀着复杂而激动的心情,依序退出奉天殿。所有人都明白,今日朝会所议,若能顺利推行,必将深刻改变大明的版图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