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被拉走的时候还在拼命挣扎,可大病初愈,瘦弱至极的他哪里抵得过老大有力气?
不管他挣扎的再怎么厉害依旧是被老大拽到了一旁。
就那么被老大按着胳膊按在了床上“你怕什么?男孩子家家的就是偶尔打架也是正常的,咱们小的时候难道打的还少了?也不妨碍咱们两个现在是好兄弟。”
胤礽拼命挣扎也挣扎不开,听到这话后张开嘴说了几句狗言狗语。
最终还是选择了和自己从前最厌烦的人一起度过了跨年夜。
就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时,老大自己端着一杯烈酒,老二的手上则是一碗黑乎乎的汤药。
“你看我就说你不必想那么多,咱们两个的好日子这不是来了吗?”
看着老大那傻乎乎的笑,胤礽一时间沉默。
不知怎么想的还是学着老大的样子,把那一碗汤药一饮而尽。
苦味尚未蔓延,老大却已经拿了一颗蜜饯直接塞进了他的嘴里。
“你以前的日子就是这一碗黑乎乎的汤药,如今这不也甜起来了?”
兄弟二人对坐在一起,老大嘴里一直喋喋不休的念叨着,反而是老二沉默了下来。
老大现在回想都不知道自己当时都说了些什么,但他能清晰的感知到老二坐着的身体没有那么僵硬了。
第二日被叫起来的时候他们两个还躺在一块呢,他的手就那么搭在了老二的脸上。
二人对视一眼,还是老大先开口让胤礽在家中好好休息。
又去看了自己的孩子们和弘皙,他们也是躺在一张硕大的床上。
看着孩子们的模样,胤褆还是没忍住畅快的笑了几声这样才对嘛,都是兄弟姐妹从前哪怕有些摩擦,也不耽误日后也还能为对方豁出命去。
想到这里胤褆忘了这是在人山人海的中和殿,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惹得其他的弟弟们疑惑不已,老大却只是瞪了一眼所有人都不敢再注视他。
他和老二的关系岂是其他人所能明白的,他们两个相互仇视了这么多年但也是对对方最了解的人啊。
“皇上到,太上皇到,太子殿下到。”
中和殿最大的作用就是大年初一开启一天,然后所有人都能单独上前去给皇帝叩首。
若是能靠着这一天在皇上面前留下更深的印象,那他们新年的官运可就亨通了。
可今年要让他们三跪九叩的有三人,胤褆磕了二十七个头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疼。
按理来说只有皇帝和太上皇能受三跪九叩的大礼,太子只能受二跪七叩,亲王则是二跪六叩。
可雍正与康熙是两个多么偏心又不讲道理的皇帝啊,弘历这个太子在很多时候待遇比皇帝更好。
不就是三跪九叩吗,康熙很大方的把这份权利分享给了自己的孙子,到了雍正自然也延续了下来。
甚至为了表达自己比皇阿玛更疼爱弘历,雍正甚至想过自己和太上皇只受三跪八叩,自己的儿子受三跪九叩。
他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弘历就是这个天下唯一的主人。
此事还是怡亲王和弘历连番劝阻,怡亲王,更是说出了如此恐怕上天会觉得弘历不孝而有什么病患,这才打消了雍正疯狂的想法。
原本朝臣的三跪九叩就这么乘以三,不少年纪大的老王爷和老臣磕完头起来的时候都快站不稳了。
雍正单单是接受旁人的叩头就过了接近一个时辰,又勉强鼓励了几句,关怀了几个与自己关系较为亲近的臣子和宗室。
终于能带着自己的儿子扬长而去。
胤褆则是站在前面揉了揉自己的脑袋。
幸亏今天老二没有来,就老二现在这个小身板还不得把脑袋磕破了?
诸位王公与大臣接下来就要回家去准备新正宴了,可雍正只能抱着自己的儿子又回了养心殿。
新正宴是清代每年正月初一日午时在太和门举行的元旦宴会,目的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
不止后宫妃嫔要出席,蒙古的那些首领也会派出自己的继承人或者本人前来,至于宗室中人和前朝臣子。
能够参加这场新正宴的就代表了他是皇上极为看重之人,这场宴会在大清的宴会中都是排得上号的。
只要还想要前途的人回去后自然会好好准备,至少要先回去把衣服的褶皱抻平,揉一揉自己那疼的要命的脑袋。
雍正与康熙二度分别康熙还想找个借口把自己的乖孙抱走,可雍正却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他没等太上皇把话说完抱着自己的儿子扭头就跑。
大年初一这样的好日子皇阿玛就不要冒头了好吗,他这个老人家现在就该回去再补一觉。
实在不行还可以让毓庆宫里的那些女人给他请个安,不必来打扰他们父子二人的相处。
前朝的那些臣子和他的兄弟们磕完了头,雍正要抱着自己的儿子回养心殿去接受后宫中那些女人和孩子们的叩首了。
按理来说是皇帝与皇后共同接受后宫妃嫔和所有子女的叩首,可雍正没有皇后只有一个宝贝儿子。
他只让人将座椅搬到了外面,与自己的儿子一同坐在高处对着高无庸点了点头。
这些人就不必进入养心殿了,毕竟这是他与自己儿子的地盘。
可不要觉得宫妃在大年初一给皇帝三跪九叩是耻辱,只有嫔位及其以上和皇嗣生母才有资格在今日于皇帝面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雍正的围房里不知养着多少想给他叩头都没有资格的女人。
第一个上前叩首的人是宜修,她跪在地上的时候手指几乎要嵌进肉里。
原本她应该是皇后啊,原本他应该和皇上并肩而坐接受所有人的叩首啊。
而不是像今天这般和那些妾室一样跪在下面。
除了给雍正还要给弘历三跪九叩,宜修的心中有不满和愤恨,但更多的是她自己都无法言说的苦涩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