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屏幕还亮着那条消息。他没再看第二眼,直接打开电脑,插上U盘。文件夹名叫“受害者登记”,里面是昨夜汇总的表格。他点开第一张,姓名、身份证号、原租地址、损失情况,有的项目空着,有的写了“待核实”。
他打印了一份出来,用笔在几处画了圈。老陈给的那张手写纸条就放在旁边,字迹歪斜但清楚。林远对照着一条条核对,发现有三个人的信息在官方材料里没有记录。他拨通司法局备案窗口的电话,等了七分钟才接通。
“我是林远,五金店案补偿程序的经办人。你们发来的名单里缺了三个编号,我这边有原始联系方式,需要补录。”
对方问要不要现场确认。
“不用。材料我已经整理好了,今天就能提交补充说明。”
挂了电话,他起身去隔壁办公室找周正言。门开着,周正言正低头看一份文件,桌上摆着两杯茶。林远把打印件递过去。
“这三个人得加进去。”
周正言扫了一眼,点头:“你写个情况说明,我签字走流程。”
“已经写了。”林远从文件夹里抽出一页纸,“还有《补偿申请指引》的模板,你看要不要改。”
周正言看完,没提修改意见,只说:“明天上午交上去。”
林远收好文件,转身要走。
“等等。”周正言叫住他,“接待日程排了吗?”
“第一批定在后天,九点开始。分两批,每批两个小时。”
“行。”周正言端起茶杯,“别让他们等太久。”
回到会议室,林远把电脑调到投影模式。墙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接待流程”四个字。他一条条往下写:身份核验、资料提交、问题解答、签字确认。写完后退一步看了看,又加上第五条:情绪安抚。
下午两点,老陈带着两个人来了。一男一女,都五十多岁,穿得朴素。男的拎着个旧布包,女的手里攥着一张折了角的纸。林远请他们坐下,倒了水。
“我知道你们不信。”老陈先开口,“我也一样。官司赢了,可钱在哪?人还在不在?”
男人低声说:“我去年查出糖尿病,药费涨了三回。要是能早点拿到补偿,也不至于拖到现在。”
女人没说话,只是把那张纸摊在桌上。是一张租房合同复印件,盖着红章,年份模糊。
林远打开笔记本,调出审计报告节选页面。他把屏幕转向三人。
“这是陈默整理的资金流向表。”他说,“恒正所名下的三家关联公司,近三年账户累计冻结金额一千二百万元。其中明确标注为‘商户安置专项’的有三百四十万。”
他停顿了一下,“这部分资金可以启动返还程序。”
女人抬起头:“真的能拿到?”
“法院已出具资产保全裁定书。”林远说,“补偿申报会在三十日内开放。我们律所提供全程协助。”
男人问:“要多久?”
“最快两个月内完成审核发放。”
“要是没人信呢?”女人又问。
林远从文件夹里取出一张A4纸,上面印着咨询专线和接待时间表。他递给两人每人一份。
“电话随时有人接。来不了的,我们可以上门登记。”
老陈接过话说:“我认识他们多年。林律师不会骗人。”
会议结束前,林远拿出一份空白台账交给老陈。
“你负责初步对接。收集基本信息,标记特殊需求,比如身体状况、联系方式变更。”
老陈翻了翻本子:“这个我能做。”
晚上六点,周正言送来打印好的《补偿申请指引》。一共二十页,装订整齐。他放下材料时说:“司法局同意备案,明天就可以对外公布。”
林远点头:“我让陈默再核对一遍数据。”
陈默已经在另一间办公室工作。电脑旁堆着几摞纸质卷宗。他听见脚步声抬头,眼镜片反着光。
“审计部分没问题。”他说,“但我不能署名。”
“不需要。”林远说,“所有文书由我签发。”
陈默沉默了几秒:“那我继续。”
八点半,会议室只剩林远一个人。灯还亮着,桌上摊着四份材料:登记名单、接待安排、申请指引、联络台账。他用红笔在第一天接待的五个人名字上打了勾。
手机震动。是系统提醒:【明日接待准备事项已发送至邮箱】
他点开邮件,逐条查看。第一条写着“确认接待区座椅数量”。第二条是“准备饮用水及登记表”。最后一条是“确保隐私保护措施到位”。
林远合上笔记本,把椅子往后推了一下。窗外天色已经暗下来,对面楼的灯光陆续亮起。他起身关掉投影仪,顺手拉下窗帘的一角。
九点十七分,周正言打来电话。
“司法局刚通知,材料全部通过初审。”
“我知道了。”林远说,“明天按计划进行。”
“别太晚走。”
“嗯。”
电话挂断后,他重新打开电脑,进入内部系统。受害者登记数据库刚刚开通权限。他输入账号密码,首页跳出一条提示:【首批信息录入通道开启】
鼠标停在“新建条目”按钮上,他点了下去。第一栏是姓名。他输入第一个名字,敲下回车。
第二栏是身份证号码。他低头翻了下手边的台账。
这时门被推开,陈默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U盘。
“最后一版数据核对完了。”他说,“你要现在导入吗?”
林远看着屏幕上的光标闪烁。
“等一下。”
他转头看向陈默,“你确定要参与?”
陈默把手里的U盘放在桌上。
“这是我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