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七月。
昌平的天空灰蒙蒙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马家的后院早已乱作一团,昔日井然有序的庭院此刻一片狼藉。
年轻地主马文才穿着一身绸衫,额头上却全是汗珠。他父亲刚过世不久,千斤重担骤然落在他这个年轻掌家人肩上,还没来得及熟悉所有田产铺面,就听说建奴来了。
“快!重阳!就埋在这棵老槐树下!深一点!”马文才声音嘶哑,指挥着家里唯一留下的长工张重阳,挖坑藏银。
一个个沉甸甸的陶瓮被放入刚挖好的深坑里,里面是马家压箱底的银钱和几件最值钱的古玩。
张重阳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此刻也急得脸色发白,拼尽摆好罐子。
谁能想到,坚不可摧的居庸关眨眼间侧翼就被建奴突破。听说清军还带着红夷大炮入关,直接轰开了石峡峪,听说正沿着白羊河谷疾扑而来,眼看就要到昌平地界了!
“雪兰!雪兰!好了没有?!快出来!不能再等了!”马文才朝妹妹的闺房方向焦急地大喊。见里面没有回应,他心头一紧,顾不上避讳,几步冲了进去。
只见妹妹马雪兰还在屋里团团转,手忙脚乱地往一个包袱皮里塞东西。
绸缎衣服、首饰盒、甚至还有绣花用的绷架,她什么都想带走,包袱鼓鼓囊囊几乎要撑破,她却还在试图把一尊小小的观音往里塞。
“哥!等等!这个,还有这个……”
“还拿这些做什么!逃命要紧!”马文才又急又气,上前一把夺过那沉甸甸的包袱,将里面许多不必要的东西抖落出来,只捡了几件换洗衣物和那尊小小的家传玉观音塞回去,“快走!”
“都怪你!昨日我就说要走!你偏要看看风头!说什么李家、刘家都没动,就也不动……”马雪兰又怕又怨,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现在好了!短工们都跑光了!就剩我们!现在怎么跑得掉!”
马文才脸色难看:“我……我哪知道鞑子来得这么快!李家刘家底子厚,或许有门路……”他心中也懊悔万分,昨日镇上不少富户就已纷纷逃难,或进城投亲,或躲入深山,他却存了一丝侥幸,想看看本地最大的几家富户的动向,结果一步慢,步步慢。
他不再多言,强行拉着妹妹的手腕就往外拖。
刚到院中,张重阳也刚好填平了最后一锹土,正跳上去用力踩着夯实。
马文才放开妹妹,扑到树下仔细检查,见新土与周围并无异样,才稍稍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镇子东头突然爆发出凄厉的惊叫声、哭喊声,还夹杂着某种听不懂的、凶厉的呼哨声。
三人脸色瞬间惨白,齐齐望向声音来源。
只见数骑凶神恶煞的骑兵如同地狱里冲出的恶鬼,旋风般冲入了镇子!他们剃着金钱鼠尾,穿着镶铁的棉甲,脸上带着狞笑,手中的弯刀和马刀闪烁着寒光,见人就砍,逢屋便闯!
“鞑……鞑子!”
马文才吓得魂飞魄散,嘶声喊道:“跑!往后山跑!”
三人什么也顾不上了,跌跌撞撞地冲出后门,拼命往镇外的山林方向跑去。
马文才百忙中回头一瞥,顿时心胆俱裂,只见视线中全是尖叫奔跑的人,镇子里已是一片修罗地狱。
刚才他还心存侥幸的李家大院门口,李老爷肥胖的身躯倒在血泊中,几个清兵正拖着李家小姐的头发往街上拽;富户刘家的宅子也被点燃,浓烟滚滚,哭喊声、狂笑声混成一片,如同人间炼狱!
他们没跑出多远,身后就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哨声。两名清军斥候发现了他们,如同猫捉老鼠般追了上来。
“东家快跑!”
张重阳红着眼睛推了马文才一把,自己却转身捡起一根粗木棍,吼叫着冲向追兵,试图阻拦。
但一切都是徒劳。一名清兵轻松地策马一撞,张重阳便被马倒飞出去,惨叫一声,踉跄了几步才重重倒地。
“重阳哥!”马雪兰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
马文才目眦欲裂,狂吼着扑向那名清兵,却被另一名清兵用刀鞘狠狠砸在后脑。他眼前一黑,便彻底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马文才在一阵剧烈的头痛和呛人的烟味中艰难地醒来。他发现自己双手被反绑着,和几十个幸存的镇民挤在一起,周围是明晃晃的刀枪和清兵。
妹妹马雪兰蜷缩在他身边,瑟瑟发抖,脸上毫无血色。
他茫然四顾,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整个镇子已经变成了废墟。房屋还在燃烧,黑色的浓烟遮天蔽日。
街上到处是残缺不全的尸体,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鲜血染红了泥土,汇聚成一条条暗红色的小溪。
建奴骑着马在废墟间穿梭,不时发出兴奋的嚎叫,从废墟里拖出躲藏的人,或就地杀死,或驱赶到俘虏群里。
一些建奴正在劫掠还没来得及烧毁的财物,为了争夺一件铜壶或一匹布而互相叫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焦糊味和一种令人作呕的野蛮气息。
看见地上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马文才嘴唇哆嗦,胃里翻江倒海,几乎要呕吐出来,他从未想过战乱竟是如此残酷。
此时地面开始微微震动。
起初很轻微,但很快,震动变得越来越明显,如同沉闷的鼓点敲击在大地上。
所有俘虏都惊恐地抬起头,朝声音来源望去。
只见远处的天地交接处,一股巨大的、漫天的黄尘如同沙暴般席卷而来。低沉如同雷鸣般的轰响滚滚而至,那是成千上万匹马蹄同时敲击大地发出的声音。
在弥漫的烟尘中,无数旗帜首先显现出来,各种颜色、图案的织金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随后,是无边无际的骑兵洪流。
阳光偶尔穿透烟尘,照射在无数锃亮的盔顶、刀矛和铠甲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
注释1:
《昌平州志》记载:“崇祯九年七月,清兵入居庸关,州城失陷,总兵巢丕昌降”。
《崇祯长编》中“昌平陷,德陵毁,畿内大震”,又有明确记载:“七月七日,清军进抵昌平城下,发炮猛攻,明守军力不能支,皆被斩杀。清军焚毁昌平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