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处竹林深处,山径幽寂,苔痕斑驳。
一个身着修身黑袍、脑后垂着长辫的青年男子,与一位作中性打扮的少女并肩而行。
男子容貌寻常普通,气息沉稳;少女约莫二十出头,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一袭黑白素衣,虽不很惊艳,却自有一股清韧气质。
“于大哥,你为何要易容?先前那般样貌……不是挺好看的么?”
少女轻声问道,声音如山涧清泉。
于念生神色平淡,答道:“有些仇家,不便以真容行走。”
月儿似懂非懂,却仍郑重其事地点头,
“有仇家的话……确实该隐藏容貌行事。”
她稍顿片刻,又忍不住好奇,
“于大哥这般厉害,竟也有仇家?莫非……对方也是位修仙之人?”
“嗯,”
于念生目光微凝,
“还是一个棘手的角色。”
于念生抬头望了望天色,夕阳西下。
“天色不早了,今日行程就走到这里吧。”
“我们已走了数日,究竟要去往何处?”
“去一处修仙者聚集的大城。”
于念生神识如潮水般收回,早早地就感知到前方不远灵气氤氲、人息浮动,说明前方有规模不小的城池。
“那种地方汇聚了许多修士与凡人,在那里能买到外界难寻的宝物,也能打探到寻常渠道得不到的消息。”
于念生看向身旁少女,语气平静,
“对你凡人而言,那里原本是此生难至之地。群山阻隔,凶兽盘踞……若非有我引领,你绝难以穿越。”
于念生眼神微沉,眼下最紧要的,是弄清自己身在何处。自从莫名来到这片地域,身上的通讯玉简和万息玉简便彻底断了讯息,如同死物。莫非……是被抛到了魔域尽头?超出联系范围了?若真如此,归途茫茫,只怕难寻。
“于大哥,你看!前面有座寺庙!”
月儿忽然抬手一指。
于念生抬眼望去,果然见到一座早已倾颓的古寺,蛛网密布,青苔斑驳。半边建筑已然坍塌,只余一角尚可容人进入。
“今夜便在此歇息吧。”
他当先走去,挪开朽烂的木门,步入寺内。殿中残破不堪,散着几张歪斜的破桌,连正中的佛像都已碎裂,残躯蒙尘,不知在里面摆放了多少年。
于念生目光淡淡扫过佛像,然后择了一处较为干净的角落,挥手拂去积灰。
“我去拾些柴火。”月儿轻声道。
夜色渐沉,寺外蟋蟀声渐渐响起。
二人盘坐在寺内,面前跃动着一簇篝火。
“于大哥。”
“嗯?”
于念生转首,见月儿凝望着火光,眸中似有落寞。
“于大哥……能否告诉我,你是如何附身在我夫君身上的么?”
于念生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我也不甚清楚。当时我被卷入虚空裂缝,兴许是空间动荡所致。当时可能是为了保住性命,肉身本能紧急避险地就让元神出窍了……关于遇到了什么导致的,那段记忆,如今还是一片空白。”
“原来如此……那,那我也可以修炼吗?”
月儿抬起一双明澈的大眼睛,目光里透着纯粹的渴望。
“之前你说跟着我,现在提及修炼之事,莫非便是为了这个?”
于念生眼神微动,那深邃无比的眼神仿佛看穿她心底的所有念头。
“不是的,于大哥!”
月儿急忙摇头,十分慌张地解释,
“我只是想……月儿若是能修炼,日后或许能帮上于大哥。万一你遇到了仇家,月儿也能出一份力相助……”
于念生并未责怪她的天真,只淡淡一笑,
“你想帮我还差得远呐,先顾好你自己吧。”
月儿见他并不看好自己,不由得闷闷地低下头,把半张脸埋进膝间,只露出一双犹带不甘的眼睛。
寂静中,于念生再度开口,
“修炼之人,需有灵根才行。”
“灵根是什么?”
月儿眼中重新泛起神采,急忙抬头。
“是感应和吸纳天地灵气之根本,也是踏上仙途的重要第一步。”
“没有灵根……便不能修炼了吗?”
“倒也未必。世间亦有特殊体质,可不凭灵根也能修行。”
“那……我可有灵根?”
她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
“我没有测灵根工具,我可不知道。”
于念生执起一截烧了一半的木枝,在地上徐徐写下一篇炼气口诀,
“但我可传你一套心法。若能依此感应到天地灵气,便证明你确有仙缘。”
“嗯!”
于念生笔划刚劲,字字清晰,可月儿却念得磕磕绊绊,
“丹…丹甜需守……”
“是‘丹田虚守’。”于念生平静地纠正。
“秦桌广气通……”
“清浊贯气通。”
教至此时,于念生才发觉月儿竟识字无多。想来她自幼长在乡野,成年便嫁作人妇,难得有读书明字的机会。于念生却并未流露丝毫不耐,仍悉心一一指正。
“将口诀记熟后,便依此运转丹田。能否感应灵气,便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多谢于大哥!我一定会认真学的!”
月儿非但不因自己的笨拙气馁,眸中反而燃起一抹明亮不屈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