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是打架闹事,被关进去的可就是他了,只好作罢。
后院,付卫国回到家,嘴里哼着小调,把烤鸡重新热了热。
他还开了一瓶洋曲河,就着酒,大口吃着烤鸡。
贾张氏这老虔婆最爱作妖,这会儿估计正在唱铁窗泪。
可惜这种情况最多也就拘留一个礼拜,要是能关上几年,这四合院可就清静多了。
【叮,家训贾张氏任务完成,系统奖励中级维修技能,请问是否领取?】
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付卫国心中一喜,立刻答道:“领取。”
随即一股熟悉的暖流汇入他的眉心。
他闭目凝神,脑海中自动浮现出大量的维修知识。
这些知识比初级维修技能更加深入、复杂。
掌握了中级维修技能后,他不仅能修理小型简单的家电,对更复杂的机械和电器原理也了如指掌。
即便是收音机、电视机这样线路复杂的电器,他也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付卫国脑海中已经装满了中级维修技能的全部知识,心里悄悄盘算起来。
如果能成功组装电视机,利润可比现在翻上好几倍。
一台电饭煲除去成本,至少能赚三十多块,而组装出一台电视机,最少也能挣一百块起。
市面上的电视机品牌有金星、凯哥、牡丹、熊猫等等。
熊猫牌能卖到六七百一台,牡丹也要五百多,就连金星和凯哥也得三百多一台。
而且买这些电视机还得托人找关系,弄到票才行。
“要是市面上出现一台不到两百块的电视机,还不用票,那还不得被抢疯了?”
付卫国暗暗思忖。
但如果把精力都放在组装电视机上,他就没时间继续搞电饭煲了。
“最好把电饭煲的活儿外包出去,这样我就能专心搞电视机。”
付卫国打定主意,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平时来卖旧电饭煲的大爷大妈们召集到一起。
“大爷大妈们,你们想不想多赚点钱?”
付卫国大声问道。
“当然想啊,谁不想多赚点?”
一直到处搜罗废弃电饭煲的陈大爷和大妈们,一听说能多挣钱,眼睛都亮了。
他们年纪大了,平时就靠退休金过日子,闲在家里只能聊聊天。
自从开始收电饭煲,不仅精神头好了,腿脚也利索了,关键还能多一份收入。
能自己挣钱,想买什么不用看儿女脸色,他们当然愿意。
“卫国,你快说说,怎么才能多赚?”
陈大爷迫不及待地问。
“对呀,我们也想知道。”
一些家庭主妇也跟着说。
看他们这么积极,付卫国点点头:“我打算把电饭煲外壳打磨的工作外包出去。”
“你们收回来的电饭煲,自己负责打磨、喷漆,翻新好了再卖给我。”
“原来一块钱一个的电饭煲,翻新之后我两块钱收。”
话音刚落,大家一片惊叹。
那不等于卖一个电饭煲能赚一块多?
就算一天只收一个、打磨一个,每天也能纯挣一块多。
猪肉才八毛五一斤,一天挣的钱能买一斤多猪肉。
这日子过得多舒坦啊。
“不会吧,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了吗?”
“真的假的?你可不能骗我们啊。”
“卫国,你说话算话不?翻新好了一个真给两块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反复向付卫国确认着。
付卫国微微一笑:“绝对真实,绝无虚假。
有兴趣的可以留下来学一学,如果翻新得不好,那就得重新做。”
听到这样肯定的回答,一群大爷大妈和妇女们都显得格外兴奋。
整个京城范围这么大,四处收电饭煲外壳,甚至还能去旧货市场淘一淘。
只要花些时间和精力,再把外观打磨翻新一下就行。
这些活不重,力气他们有的是,最怕的就是闲着还没钱赚。
翻新一个电饭煲能赚一块多,十个就是十几块,一个月做二三十个,比上班还划算,时间还自由。
这样的好事,不做才是傻子。
于是,一大群人纷纷决定留下,在废品站学习翻新打磨的手艺。
大家直接拿起原本准备卖给付卫国的电饭煲,动手打磨翻新起来。
没过多久,几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就翻新好了几个电饭煲。
张雨做了两个,王海四个,厉飞三个。
他们还主动学着拆解零件,把内部也一并翻新了。
“卫国哥,你检查看看,我们第一次做,下次肯定更好!”
带头的王海大声说道。
“不错,继续努力。”
付卫国仔细看了一遍,虽然不如他熟练,但翻新的效果已经不错。
“张雨四块,王海八块,厉飞六块。”
付卫国当场给他们发了工资。
几个小伙子激动地接过自己挣的钱。
平时家里几乎不给零花钱,就算给也就几分。
一天能赚这么多,比爹妈还厉害。
有了钱,零食、小白鞋、电影,想买什么买什么,心情别提多兴奋了。
“谢谢卫国哥,我们一定继续加油!”
几个孩子感激不已,就差给跪下了。
旁边正在打磨的众人看到几个手脚麻利的小孩当场领了钱,手里的动作也加快了。
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
“卫国,我这个也翻新好了!”
“我的也好了,快看看合不合格。”
“大娘我手艺不赖吧?明天我还来翻新。”
大爷大妈们兴高采烈地把翻新好的电饭煲递过来。
付卫国当场一一结算工资。
“赵大爷六块。”
“钱大妈八块。”
“白兄弟十块。”
……
大家领钱的时候,心情激动,手都微微发颤。
大婶们个个容光焕发,仿佛重返青春,脸上洋溢着喜悦。
仅仅是修理和翻新电饭煲,就能挣这么多钱。
要知道,她们丈夫一天的工资也不过一两块。
以前她们总因为自己挣钱而趾高气扬。
如今自己一天能挣好几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百多,看他们还怎么神气。
“太棒了,我今天挣了六块钱,等会儿去市场割几斤肉,好好吃一顿。”
“我挣了八块,看中的那条裙子终于可以买了,我家那位也不敢说什么。”
“我只翻新了两个,挣了四块钱,明天再加把劲,多挣点。”
“回头我叫上我爸一起干,一天翻新十个八个肯定没问题。”
大家兴奋地讨论着,心里乐开了花。
街坊邻居、大爷大妈对付卫国的好感度直线上升,谁能拒绝一个带领他们挣钱的帅小伙呢?
有些大妈甚至琢磨着给他介绍对象。
谁家姑娘要是嫁给他,肯定有享不完的福。
贾槐花真是傻,放着这么好的小伙不要,还主动提分手。
付卫国清点了一下回收的电饭煲,总共六十五个。
“这效率也太高了!”
他不禁感叹。
如果是自己翻新加组装,一天最多完成三十个,还得忙个不停。
但现在,多付一块钱就能拿到翻新好的电饭煲,一天完成六十五个也不成问题。
他迅速开始组装,期间不断有人来打听二手电饭煲,想买一个回去。
毕竟电饭煲比烧柴方便多了,能省不少时间。
再说,谁能拒绝又便宜、不用票、还有保修的电饭煲呢?
一天下来,付卫国组装了六十五台,全部售罄,还预定了五台。
他全身口袋都塞满了钱,鼓鼓囊囊的。
回到家,他先把钱全部掏出来仔细清点。
“总共两千三百七十六块!”
付卫国有些惊讶,今天的营业额竟然比之前翻了一倍。
这样的产量和销量,简直高产如潮。
加上前一周挣的钱,他的存款已经达到一万零两百块。
这已经是妥妥的万元户了!
在人均工资几十块的年代,成为万元户可是件轰动的事。
付卫国清楚,京城第一个万元户的事迹还上了报纸。
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
要是被人知道,付卫国不到十天就赚了一万块,那就不只是轰动了,简直是 ** 性消息。
回想十天前,他还穷困潦倒,被槐花甩了,颓废到喝药轻生。
而如今,他已是身家过万的万元户。
不过这种事,自己偷着乐就好,他并不打算登报公开。
那晚,付卫国睡得很沉。
第二天清早,他看着镜中自己帅气的脸,抓了抓过长的头发——虽然五官英俊,但显得有点邋遢。
他决定上午休息,先去理发,再去商场换掉那身破棉衣。
那件棉衣穿了多年,棉花早已变硬,不再保暖。
挣钱就是为了花,不然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付卫国在巷口喝了碗豆汁,吃了个春卷,填饱肚子。
随后坐上去王府井的公交车,准备先去理发。
王府井有个规模不小的王府井理发部,男女老少都在那理发。
八十年代理发店还是国营的,师傅按月领工资,没有私人理发店,因此理发要排队。
规矩是,不能像以后那样指定“托尼老师”
,而是排到谁就是谁理。
好在王府井理发部的师傅手艺都不错。
那时大家都爱理小平头,因为头发短,能隔很久再剪,也省下理发钱。
平头理得很快,付卫国没排多久就轮到了。
“师傅,中间留长些,两边理寸头。”
他这样指导。
他不缺钱,不必千篇一律理平头,长了再来修就行。
于是他让师傅理了一个后来比较流行的男士发型。
“好,没问题。”
师傅经验丰富,立刻懂了付卫国的意思。
八十年代理发还多一项特殊服务:刮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