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李元嘉,已经从“神童”长成了“能臣”,既能管好封地,又能和大臣们谈经论道,连房玄龄都夸他:
“韩王有王佐之才,不骄不躁,是皇子中的表率。”
后来,房玄龄还主动把女儿嫁给了李元嘉,这桩“贤臣配皇子”的婚事,在当时传为美谈。
?(?^o^?)?
三、书画双绝的“文艺皇子”:
《历代名画记》里的“画虎高手”,《全唐诗》里的诗人~
(?ˉ??ˉ??)
如果说治国是李元嘉的“主业”,那书画就是他的“王牌副业”。
他的书法擅长行草书,笔法飘逸,还带着一股皇家的大气,当时的大臣都以能得到他的一幅字为荣。
有次唐太宗过生日,李元嘉写了一幅《千字文》作为贺礼~
字里行间透着灵动,李世民看了特别喜欢,专门挂在书房里,还说:
“元嘉的字,有王羲之的风骨,又有自己的韵味,比那些只会模仿的书生强多了。”
? (??3(???c)
他的画更是厉害,尤其擅长画龙、马、虎、豹。
《历代名画记》里专门记载了他的一幅《群虎图》:
图里有五只老虎,有的趴在石头上打盹,有的盯着猎物,还有的在互相打闹,眼神、毛发都画得栩栩如生,连老虎爪子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当时有个画家叫阎立本,就是画《步辇图》的那位,看了李元嘉的画后,特意上门请教,还说:
“韩王画虎,能画出老虎的‘神’,我只画得出‘形’,差远了。”
?(???)?
【七玥:“哇!阎立本都夸过的画吖,可是怎么没听过哇~?(?_??))】
“除了书画,李元嘉还会写诗。
《全唐诗》里存了他一首《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是他陪太子留守京城时写的,诗里有?
“离宫别馆临朝市,妙舞清歌乐未央”的句子~
既写出了皇宫的繁华,又透着对国事的牵挂,文风典雅,一点都不像是皇子的“应酬诗”。
据说他还写过一本诗集,叫《韩王集》,可惜后来战乱弄丢了,只留下这一首,成了“孤篇传世”的遗憾。
(っ?3??????
那时候的李元嘉,活脱脱一个“文艺圈顶流”———
大臣们找他求字,画家们找他论画,诗人们找他唱和,连宫里的嫔妃都喜欢他画的花鸟图。
但他从不张扬,每次有人夸他,他都笑着说:
“不过是闲来无事的消遣,比起治国安邦,这些都不算什么。”
这种“低调的才华”,让他在贞观、永徽两朝都特别受欢迎~
? ??? ?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还特意提拔他为泽州刺史,让他继续发挥治国才能。
(=tェt=)
四、武则天时期的“悲剧伏笔”:
儿子卷入叛乱,七十岁被迫自杀~
(?_?|||)
唐高宗末年,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大唐的政局变得波谲云诡。
对于李唐宗室,武则天既有拉拢,也有打压,而李元嘉作为辈分高、声望高的皇子,自然成了武则天重点“关注”的对象。
(*′I`*)
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为了稳住宗室,封李元嘉为太尉、定州刺史,还赏了他很多金银珠宝。
但李元嘉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表面功夫”———
看着身边的宗室子弟要么被流放,要么被赐死,他心里既害怕又无奈。
他特意叮嘱儿子们:
“现在时局不稳,你们千万别惹事,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
可他的四子李撰,偏偏是个“热血青年”,觉得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心里一直不服气。
(/_\)
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反武,李撰听说后,偷偷给李贞写信,还送去了自己画的《勤王图》,表示愿意跟着一起干。
李元嘉一开始不知道,等他发现的时候,事情已经败露了。
武则天派来的酷吏周兴,直接带着人把李元嘉从定州抓到了洛阳。
在洛阳的监狱里,七十岁的李元嘉看着眼前的酷刑工具,没有求饶,只是叹了口气说:
“我一生谨慎,没想到最后还是栽在了儿子手里。
但我是李唐的子孙,绝不会向武氏低头。”
最后,他被赐了一杯毒酒,被迫自杀。
临死前,他还特意整理了一下衣服,朝着长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算是对李渊和李世民的告别。
? o?o?
李元嘉死后,他的家人也没能幸免———
李撰被斩首,其他儿子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没入宫中为奴,连他收藏的万卷藏书和书画作品,也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七玥:“这也太可惜了~”)
“直到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革命”,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复位,才追复了李元嘉的官爵,把他的灵柩迁回长安,陪葬在李渊的献陵里。
(???)
五、历史长河里的“遗憾传奇”:
被低估的“全能皇子”,留下太多“如果”~
? – _ – ?
现在提起大唐皇子,人们往往会想到玄武门之变的李建成、李世民,或者太平公主的兄弟们,很少有人会想起李元嘉。
但如果翻开《旧唐书》《新唐书》,你会发现,这位“神仙童子”出身的韩王,其实是大唐宗室里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他有治国的才干,十五岁当刺史就政绩斐然;
他有文艺的天赋,书画诗三绝,被载入史册;
他还有做人的底线,一辈子修身洁己,不骄不躁。
(????)
有人说,如果李元嘉没有生在武周篡唐的时代,如果李撰没有卷入叛乱,他或许能像汉文帝时期的梁孝王一样,成为辅佐君主的“贤王”,甚至能留下更多的书画作品和诗集。
但历史没有“如果”,李元嘉的一生,就像一场精彩的大戏,开头有多辉煌,结尾就有多凄凉。
e(*?_?)_\/?:?☆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西安碑林里的拓本印章,
《历代名画记》里的画评,
《全唐诗》里的那首诗,
还有“神仙童子”的传说,都在告诉后人:
大唐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皇子,他左手画圆右手写诗,用一生诠释了“才德兼备”,虽然结局遗憾,却依然是历史长河里一颗闪亮的星。
*?((???))?*
就像他当年用脚趾写的那首五言绝句里说的: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但尽杯中酒,莫负少年时。”
或许对于李元嘉来说,虽然没能“寿终正寝”,但他已经把自己的“少年时”活成了传奇,这就够了。
(u??u?)”
视频结束=????(??? ????)
【作者有话说(●●):
我曾是大唐艺坛的隐世星,凭书画诗三绝引阎立本折腰~
怎料乱世兵燹佳作无存声名渐隐,v我几个免费的“为爱发电”,助我再执画笔重赋新篇,扬名之日定带尔等共品大唐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