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狮子被叶澜依养得膘肥体壮,曦滢表示非常满意。
见到曦滢,平日里桀骜不驯、对旁人爱搭不理的驯马女,像是被触动了什么开关,瞬间变了模样,秒变快乐小狗,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拘谨,又藏着几分欣喜。
听曦滢夸她把玉狮子照顾得很好,叶澜依的脸颊微微泛红,笑得更不值钱了:“这都是奴婢的本分。”
曦滢伸手轻抚玉狮子油亮的鬃毛,转头笑对颖妃和吉嫔:“既是皇上特许,咱们今儿就教教小崽子们骑马,可别吓哭了才好。”
吓哭是没有的,不仅没吓哭,甚至两个小崽子还像是觉醒血脉一样来劲,被曦滢和吉嫔搂着小跑了好几圈也不说累,嚷嚷着要学,拍着手还想再来一圈。
还好没过多久雍正带着怡亲王来了。
俩小孩儿眼神儿好,大老远就喊:“汗阿玛,十三叔!”
曦滢几人骑着马迎过去,下马给皇帝请安。
雍正不等孩子被放下来,抬手捋了捋小闺女有些散了的头毛:“高兴了?”
曦滢有心给他们父子创造亲子活动的时间,把手里的崽塞进雍正的手里:“可不是,嚷嚷着要学呢,还是让汗阿玛和十三叔教吧。”
“阿玛,要学!”弘景从吉嫔怀里探出小脑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期待,跃跃欲试地说道。
雍正大笑:“不愧是我爱新觉罗的子孙,不过小景儿还小,骨头还没长硬,略骑一会儿就算了,现在就学长成罗圈腿就难看了。”然后看着可怜巴巴的女儿哄道,“等再过一两年,汗阿玛亲自给你挑小马,成不成?”
小姑娘爱俏,虽然不知道罗圈腿是什么,但听着就不好看,犹豫片刻答应了:“好吧,再跑一圈!”
雍正无有不应的,叫人牵来两匹马,他和十三一人拎了个小崽子跑马去了。
曦滢见父子叔侄几人跑远了,吩咐叶澜依:“日头大了,今日就先到这儿,澜依把玉狮子带回去吧,咱们来日方长。”
还是别让雍正注意到叶澜依的为好,曦滢从不拦着有欲心上进的女人接近皇帝,反正宫里这些人都是过了政审的,雍正不会有啥威胁,也没人能威胁到她的地位,而且雍正哪怕真的有心,大部分时候也没时间。
成功爬床的,除了李金桂还真的没别人。
但人家小姑娘既然本来也没有攀龙附凤的意思,还是不要在皇帝面前出没的好。
叶澜依牵着玉狮子走在回马厩的路上,指尖摩挲着缰绳上的纹路,心里却在想:攀龙自然是不必的,但能常伴皇后娘娘左右,倒也不是不行。
曦滢在场边看了一会儿,春妮提醒她昨日递牌子福晋们该到了。
于是曦滢把纳兰姑姑留下了,叮嘱道:“你在这儿照看着些,皇上和小主子们回来要是找我,就说我去见几位福晋了。”
反正孩儿他爹带着呢,丢不了。
-------------------------------------
来人是敦亲王福晋,怡亲王福晋和第一代裕亲王的侧福晋瓜尔佳氏。
她们都是递牌子进来求姻缘的。
怡亲王的嫡长子弘暾雍正已经盘算好安排李荣保的女儿富察琅嬅了,敦亲王唯一的嫡子弘暄,雍正心里也有了人选,是马齐的孙女。
说来都是富察家的格格。
近来敦亲王安分,雍正也愿意给他这个恩典,并通过联姻的手段尽可能的再拉近他们之间如同风化的塑料一般脆弱的兄弟关系。
毕竟他存活至今的兄弟也不多了,雍正也不是真想落个杀兄屠弟的恶名。
能维持表面的和睦,他也乐意为之。
这件事情雍正并没要求保密,曦滢也没藏着掖着吊人胃口,给二人透了底。
怡亲王福晋估计早就收到风了,毕竟雍正做决定的时候不可能不问他的宇宙好弟弟,她今天当陪客的成分比较大。
而敦亲王福晋也对自己未来儿媳妇的家世很满意,富察家在朝中根深蒂固,马齐在朝中地位稳固,孙女的教养自然差不了。至于模样性格,他们现在不好直接接触,侧面打听应该也不是不可以。
而瓜尔佳氏不仅为自己承袭王爵的孙子求,也来为自己今年待选的幼弟的女儿求个前程。
老太太说得颇为隐晦,她轻声道:“回娘娘的话,我们家虽说家世不算显赫,但这孩子是我娘家小辈里第一个小格格,从小被娇纵着长大,没什么心眼儿,性子单纯。若是有幸能进入殿选,还希望娘娘能多照看一二,要么给她撂牌子,让她归家另寻良缘,要么就给她指个简单些的人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平安顺遂,安稳度日便好。”
总之,就是尽量别进宫伺候了。
对于前一个给孙子求福晋的请求,曦滢当场便答应了下来,不过后一个请求,曦滢并没有给出准话,毕竟理论上秀女都是要先让皇帝挑选的,她只是问道:“侧福晋的侄女是哪家的?叫什么名字?回头殿选的时候,我多留意着些。”
曦滢倒是知道侧福晋出身哪家,但她家并非什么大家族,人丁也不兴旺,属于除了侧福晋本人没什么社交可能的人家,曦滢平日里琐事繁多,还真没功夫去了解她弟弟是谁。
“妾身的幼弟是都察院御史鄂敏,侄女闺名文鸳。”瓜尔佳氏回答。
原来是她呀,曦滢了然,那个不聪明但实在美貌的笨蛋美人。
曦滢想着,来求恩典的亲戚肯定不止这一波,于是说:“这么的吧,圆明园的荷花漂亮,赶明儿等荷花开了也是一片胜景,亲戚们也都在各自园子安顿好了,咱们也借皇上的宝地,把阿哥格格们都请来赏荷花。”
敦亲王福晋和怡亲王福晋听了俱是眼前一亮,要被赐婚的可都是她们的亲儿子,谁能抵御得了提前相看儿媳妇的诱惑呢。
两人连忙笑着应下:“娘娘这个主意好,那妾身等就静候娘娘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