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起源之碑”建立的“动态共鸣”,如同为陈麒打开了一扇通往规则本源殿堂的大门。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在门外徘徊的窃火者,而是成为了一个被允许在殿堂外围静静观摩、感受其韵律的学徒。那主动汇聚而来的规则辉光,不仅仅是精纯的能量,更是承载着古老智慧的载体。
陈麒沉浸在一种玄妙的悟道状态中。他不再刻意去“引导”能量,而是让自身规则核心的震荡,完全跟随着石碑内在的韵律自然流转。能量便在这和谐的共振中,如同百川归海,自发地、顺畅地融入方舟核心,滋养着他的一切损耗,甚至开始有盈余被储存起来,用于那遥不可及的“锚点”补全。
更宝贵的是那随之而来的感悟。他“看”到了规则并非僵硬的条文,而是如同生命般拥有自己的呼吸与心跳。绝对的静止并不存在,那只是动态平衡达到极致完美后呈现出的外在假象。真正的平衡,是无数变量在精确的韵律下相互制约、相互成就的永恒之舞。
这种领悟,与他自身的“动态平衡”之道产生了最深层次的共鸣。他之前追求的平衡,更多是侧重于对立力量的调和与掌控,虽精妙,却仍带有一种“人为”的痕迹。而此刻,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源自万物本初的、自然而然的平衡韵律,是“道法自然”的终极体现。
他的规则核心在这种感悟的冲刷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蜕变。原本还有些刻意维持的平衡震荡,开始变得更加圆融、更加自发,仿佛本身就成为了那宏大规则韵律的一部分。演化适应性介层也变得更加“智能”,不再需要他时刻分心操控,便能自行微调,以最优的方式契合外界环境的变化。
这种提升,直接反馈到了他对“万界之锚”蓝图的理解上。
之前那些如同天书般复杂、难以理解的缺失部分,尤其是关于“能量引导与缓冲矩阵”的某些关键节点,此刻在他眼中,仿佛被擦去了迷雾。他忽然明白了,“织网者”设计的那些看似冗余复杂的多维能量回路,并非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模拟一种类似“起源之碑”内部规则的、多层级嵌套的动态平衡系统!只有这样的系统,才能安全地引导和缓冲那足以撼动基底的初始能量冲击!
一些原本卡住的思路瞬间贯通。他甚至在“织网者”蓝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新领悟的动态平衡精义,对几个能量回路的细节进行了优化,使其结构更加简洁,效率却理论上更高。虽然这只是整个庞大矩阵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意义重大——这证明他真正开始理解并能够参与到“锚点”的补全工作中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照搬“织网者”的遗稿。
希望的曙光,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照耀在他前行的道路上。
他尝试着,将一丝刚刚汲取的、蕴含着“起源韵律”特性的规则辉光,引导至方舟内部临时构筑的一个微型能量矩阵模型中——这个模型是他根据优化后的蓝图片段构建的。
辉光流入,如同清泉注入干涸的河床。那微型矩阵瞬间被点亮,结构稳定,能量流转顺畅自然,没有丝毫的滞涩或冲突,甚至散发出一种与周围环境隐隐契合的和谐波动!
成功了!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模型,但这验证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利用从“起源之碑”领悟的动态平衡精义和汲取的特定能量,确实可以有效地推进“锚点”的补全!
信心如同春日的藤蔓,在他心中悄然滋生。
他更加专注地维持着与石碑的共鸣,贪婪地汲取着能量与智慧。他将大部分能量储存起来,为将来真正构筑“锚点”核心做准备,只留下一小部分用于维持自身和推演消耗。同时,他利用这宝贵的悟道时间,全力解析和优化“锚点”蓝图的其他部分,尤其是那个更加虚无缥缈的“万界规则信息过滤器”。
时间在深度的修行与探索中飞速流逝。陈麒感觉自己对规则的理解每时每刻都在提升,那种触摸到宇宙底层逻辑的感觉,让他沉醉。
然而,他并没有完全迷失在这种飞速提升的快感中。内心深处的那一丝警惕,如同暗夜中的灯塔,始终亮着。
如此持续地、大规模地与“起源之碑”进行深层共鸣,引动的规则辉光虽然温和,但累积起来,其能量波动和规则涟漪,真的能一直在这片死寂的潜渊中完全隐匿吗?
“基底之眼”那浩瀚的意志,虽然似乎并未聚焦于此,但它如同背景辐射般存在于这片基底的每一个角落。任何持续性的、超出自然阈值的规则活动,理论上都不可能完全避开它的感知,只是优先级和反应速度的问题。
他现在就像一只在沉睡巨龙身边小心翼翼收集财宝的老鼠,虽然动作轻柔,但积累的财富(能量与规则扰动)终会达到某个临界点。
他必须在这个临界点到来之前,拥有足够的自保之力,或者……完成“锚点”的初步构筑,获得那张可能的“通行证”!
压力,成为了驱动他更快前行的鞭策。
他一边维持共鸣,一边开始分出一部分心神,推演在“锚点”未能完成的情况下,遭遇“基底之眼”或其他未知危险时的应急方案。是再次尝试“同频伪装”的进阶版?还是利用部分完成的“锚点”结构进行短距跃迁?抑或是……冒险引动“起源之碑”的力量进行对抗?
一个个预案在他脑中形成、评估、优化。
生存与进化,在这片规则的潜渊中,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他如同一个在悬崖边修炼的苦行者,一边汲取着天地精华,一边警惕着脚下的万丈深渊,以及天空中可能随时降临的风暴。
远方,那座“起源之碑”依旧恒定地散发着辉光,内部的规则韵律永恒流转,对依附于它的渺小存在,既不排斥,也不挽留,只是静静地彰显着自身的“道”。
陈麒知道,他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因为平静,往往预示着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