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的天灾,远非瘟疫与邪祟所能涵盖。持续的大旱如同无形的烙铁,炙烤着这片本就贫瘠的土地。龟裂的农田焦黄一片,仅存的几抹绿色在烈日下奄奄一息。而比干旱更令人绝望的,是那遮天蔽日、如同移动死亡阴云的蝗群!它们啃噬着一切尚存的青苗、树叶,甚至树皮,所过之处,仅剩一片令人心悸的灰白。水源更是稀缺到了极致,仅存的几处水洼浑浊不堪,散发着刺鼻的腥臭,成为疫病滋生的温床。
府库的存粮在萧景琰的强力调配下,正艰难地支撑着庞大的消耗。但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更无法安抚流民眼中日益深重的绝望。守一营的初战告捷固然提振了士气,但饥饿与干渴,如同两条无形的绞索,依然紧紧勒在河洛的脖颈上。
就在这关乎生存根基的危机时刻,墨离那沉默而高效的智慧,开始显露出惊人的力量。他并非冲锋陷阵的猛将,也非妙手回春的神医,但他手中诞生的器物,却在这片炼狱中,为濒死的生命开辟出宝贵的喘息之地。
**东郊粮仓,“声波壁垒”**
河洛府城东郊,依托一处坚固堡坞建立的大型粮仓,是维系府城命脉的核心重地之一。此刻,粮仓外围临时开辟出的几小块菜圃,成了对抗蝗灾的前沿阵地。稀疏的菜苗是流民们仅存的口粮补充希望。
墨离带着几名匠作营的学徒,正指挥工匠在堡坞四个角楼上安装巨大的、形似喇叭口的青铜构件。构件内部结构精密,连接着下方由晶杉核心和复杂齿轮组驱动的震荡机关。
“频率校准,三号位,左旋半周。”墨离的声音透过简易的传声筒传出,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学徒们紧张地操作着。
随着最后一个构件安装调试完毕,墨离启动了机关核心。一阵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嗡鸣声,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开始从四个角楼上的青铜喇叭口扩散开来。这声音并不刺耳,却带着一种奇特的、能深入骨髓的震荡感,覆盖了堡坞周围数百步的范围。
奇迹发生了!
原本如同乌云般盘旋在粮仓上空、蠢蠢欲动欲扑向下方菜圃的蝗群,在这奇异的声波笼罩下,骤然变得焦躁不安!它们振翅的频率明显混乱,队形松散,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始终无法俯冲下来!即便有几只零星的蝗虫误入声波范围,也如同醉酒般晕头转向,很快便仓皇逃离!
堡坞下,负责看守菜圃的流民和守一营士兵看得目瞪口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激动得跪倒在地,对着角楼上的墨离连连叩首:“神了!神了!墨先生!您这是救了俺们最后一点活命的指望啊!”
墨离只是推了推镜片,目光投向更远处依旧肆虐的蝗群,声音平静:“此乃‘镇波塔’,声波驱赶,仅能护住核心区域。灭蝗,仍需他法。”
**城南菜田,“天罗地网”**
城南一片相对低洼、尚存湿气的地块,被开辟为重要的蔬菜种植区。这里离府城稍远,镇波塔无法覆盖。墨离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田垄间,竖起了无数根涂满特殊粘胶的、一人多高的竹竿。粘胶由墨离调配,无色无味,却异常粘稠持久,混合了某些令蝗虫厌恶的草药气味。竹竿之间,还拉起了一张张由极细丝线编织、同样涂满粘胶的巨大网幕——“天罗网”。
当一股蝗群呼啸而来,如同黄褐色的沙尘暴扑向这片绿洲时,恐怖的一幕发生了!
冲在最前面的蝗虫撞上“天罗网”,瞬间便被牢牢粘住,徒劳地挣扎着翅膀。后面的蝗虫不明所以,继续前赴后继地撞上,顷刻间,网上便粘满了密密麻麻、疯狂扭动的虫体!而试图从低空或地面侵入的蝗虫,则纷纷撞上那些粘胶竹竿,步了同类的后尘。
短短半个时辰,这片菜田上空仿佛挂起了一道由蝗虫尸体组成的恐怖帷幕!粘胶的阻隔与同类的惨状,终于让后续的蝗群产生了本能的恐惧,盘旋许久后,不甘地转向了其他方向。
菜田内,绿油油的菜苗安然无恙。负责看守的农人看着那层层叠叠的虫尸,又惊又喜,对着墨离派来指导安装的学徒千恩万谢:“多亏了墨先生的‘天罗地网’!保住了!都保住了!这是救命菜啊!”
**流动的“捕蝗车”,抢救最后的希望**
对于远离府城庇护、散布在荒野中的零星田地和小片幸存麦田,墨离也并非束手无策。
数辆经过改装的、由健壮牲畜拉动的平板车被投入了使用。车上固定着巨大的、由坚韧皮革制成的风箱状装置,内部同样装有晶杉驱动的震荡核心和扇叶。车后部则连接着巨大的、涂满粘胶的收容袋。这便是墨离设计的“捕蝗车”。
捕蝗车在荒野中巡弋,一旦发现小股蝗群正在啃噬庄稼,操作者便启动机关。风箱装置发出更强力的、定向的震荡声波,同时扇叶鼓动,产生强大的定向气流!声波扰乱蝗群,气流则将混乱的蝗虫裹挟着,强行吹向车后那巨大的粘胶收容袋!
虽然效率无法与守护固定区域相比,且需要人力驱车巡弋,但在守一营小队(负责护卫车辆)的配合下,这些流动的“捕蝗车”成功地从蝗口夺回了多片即将被啃噬殆尽的麦田和薯地。虽然收获微薄,但对于濒临绝境的流民来说,每一粒粮食都是续命的希望。荒野中,时常能看到流民们含着泪,在守一营士兵的护卫下,抢收被“捕蝗车”抢救下来的、沾着虫尸的粮食。
**“九曲清流”,活命之水**
如果说蝗灾是在抢夺生存的希望,那么水源的污染则是在直接扼杀生命。仅存的几处水源,浑浊不堪,散发着恶臭,饮用后轻则腹泻,重则引发疫病。
墨离设计的“聚水塔”,其核心在于那套被他命名为“九曲清流”的净化滤芯。滤芯由多层结构组成:最外层是粗砂砾石,过滤大颗粒杂质;内层是特制的活性炭层(由墨离指导工匠烧制),吸附异味毒素;中间则填充了多层吸附性强、并铭刻了简易净化符文的特殊矿砂。整套滤芯结构紧凑,可拆卸更换。
在匠作营日夜赶工下,第一批“九曲清流”滤芯组件运抵河洛。墨离亲自指导,在几处靠近水源、相对安全的流民营地,以及守一营驻地,搭建起了简易版的“聚水塔”。
浑浊发绿、漂浮着杂物的污水被引入塔顶水箱,经过“九曲清流”滤芯的层层过滤净化,从塔底流出的,竟变成了相对清澈、异味大减的净水!虽然还达不到直接饮用的甘泉标准,但煮沸之后,已可安全饮用!
当第一股相对清澈的水流从聚水塔的竹管中汩汩流出时,围观的流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干渴得嘴唇开裂的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点水,舔了舔,随即眼睛一亮,贪婪地大口喝了起来!周围的流民发出震天的欢呼,争相取水。
一名守一营的老兵,看着手中竹筒里清澈许多的水,又想起不久前自己巡逻时,亲眼目睹几个渴疯了的流民不顾劝阻喝下脏水,不久后便上吐下泻、高烧而死的惨状,这位在黑石城尸山血海中都没掉过泪的汉子,此刻竟忍不住红了眼眶,对着正在调试塔身的墨离背影,深深一躬:“墨先生…您这塔,是活命的塔啊!”
墨离的身影依旧忙碌在工坊、田间、水塔旁。他没有铁牛的勇猛咆哮,没有林玄的平和道韵,没有秦越人的金针夺命。他沉默寡言,镜片后的目光永远冷静地审视着问题,双手则不断地将智慧转化为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器物。这些器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威能,却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在河洛这片焦渴绝望的炼狱中,艰难地守护着最后的口粮,净化着救命的清水,为挣扎求生的人们,支撑起一方微小的、却真实存在的希望绿洲。他的贡献,如同精密的齿轮,无声地嵌入济世盟这架庞大的救灾机器中,不可或缺,成效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