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天价粉钻引发的网络海啸,并未如寻常八卦新闻般迅速褪去。相反,在周浅刻意维持的沉默和何粥粥身份的神秘面纱下,公众的好奇心被吊到了最高点。
“劲焱总裁神秘女友”这个话题,如同一个巨大的流量黑洞,持续吸引着各路媒体和自媒体的疯狂挖掘。最初的惊叹和浪漫猜想过后,探究“她究竟是谁”成了新的焦点。
开始只是一些模糊的猜测,根据拍卖会流出的零星照片分析她的身高、体型、衣着品味。很快,就有“知情人士”匿名爆料,称女方是设计圈人士,并非名媛。这条线索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激起了更大涟漪。
几家以挖掘名人隐私着称的媒体,开始像嗅到血腥味的猎犬,试图扒出何粥粥的真实身份。他们蹲守在她工作室楼下,跟踪与她接触过的同事、朋友,甚至试图联系她远在老家的亲人。
何粥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的社交媒体小号被扒出,虽然上面只有一些设计稿分享和生活随笔,但还是引来了无数陌生人的围观和评论,有好奇,有羡慕,也不乏恶意的揣测和嫉妒的诋毁。工作室的电话偶尔会接到莫名其妙的采访请求,合伙人的态度也更加微妙,既想借势,又怕惹祸上身。
最让她心惊的是,有两家小报似乎已经摸到了她的真实姓名和毕业院校,虽然信息还不完整,但显然离彻底曝光只有一步之遥。她甚至接到过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记者,语气咄咄逼人地询问她与周浅相识的细节,仿佛她是什么需要被审讯的罪犯。
这种私人领地被侵犯、生活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的感觉,让她寝食难安。她努力维持的普通生活,已经被彻底打破。
就在她为此焦头烂额、几乎要崩溃的时候,那些已经见报的模糊报道和网络上的深扒帖子,却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不是简单的删除,是彻底的消失。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抹去了所有痕迹。相关的讨论话题被限流,搜索“何粥粥”这个名字,只能得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显示”的提示。就连那两家差点曝光她信息的小报,也突然变得沉默,再无后续。
何粥粥知道,这是周浅出手了。
他动用了他强大的资本和人脉,为她构筑了一道信息防火墙。这种力量是惊人的,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道,将她牢牢护在了风暴眼之中。
生活似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没有记者再骚扰,网络上也看不到关于她的具体信息。同事们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不再轻易打探。
但何粥粥心里清楚,这种平静是虚假的。它建立在周浅的强权之上,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人们的窥探欲并未消失,只是被暂时压制。而她,也彻底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匿名权”,成了一个被标签化、被隔绝保护的“周浅的女人”。
她走在街上,总会下意识地拉高衣领,仿佛那枚粉钻会暴露她的身份。她不再轻易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与老朋友的联系也变得谨慎。
周浅为她挡去了明枪暗箭,却也用这种方式,将她更紧地捆绑在了他的世界里。她的平静生活,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这种被“保护”起来的感觉,在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伴随着更深的束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