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如期而至。
车子停在何粥粥家楼下那个老旧的居民小区时,周浅深吸了一口气,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身上那套特意挑选的、既不显过分隆重又足够得体的休闲装。他手里拎着几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分量不轻,都是他精挑细选、又经何粥粥“审核”后留下的“精简版”。
何粥粥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忍不住笑着捏了捏他的手:“放轻松,周总,就是吃个家常便饭。”
周浅回握住她的手,掌心有些微湿,点了点头。
开门的是何母,系着围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但在看到周浅的瞬间,那笑容明显僵硬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局促。眼前的年轻人身姿挺拔,容貌出众,即使刻意收敛,那股久居上位的矜贵气场还是无形中带来一种压迫感。
“阿姨好,我是周浅。”周浅微微躬身,声音比平时低沉柔和许多,双手将礼物递上,“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哎呀,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太破费了!”何母连忙接过,客气着,将两人让进屋。
何父也从沙发上站起来,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拿着报纸,表情严肃中带着审视。
“伯父好。”周浅再次恭敬问好。
“嗯,坐吧。”何父点点头,指了指沙发。
典型的普通家庭客厅,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温馨。周浅在何粥粥身边坐下,背脊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姿态端正得像是参加重要会议。何粥粥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又好笑又有点心疼。
何母端来茶水,周浅立刻起身双手接过:“谢谢阿姨。”
气氛有些微妙的拘谨。何父问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比如工作忙不忙,周浅都一一认真回答,语气谦和,没有丝毫敷衍。
午饭时,周浅的表现更是让何粥粥大跌眼镜。
餐桌上摆满了家常菜,何母客气地说:“都是些家常菜,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周浅拿起筷子,先给何父何母各夹了菜,然后才自己吃。他吃饭的动作依旧优雅,但速度明显放慢,每一道菜都认真品尝,然后真诚地夸赞:“阿姨手艺真好,这个红烧肉肥而不腻,很入味。”“这个清炒时蔬火候恰到好处,很清爽。”
何母脸上的笑容自然了许多:“喜欢就多吃点。”
更让何粥粥惊讶的是,饭后周浅竟然主动起身帮忙收拾碗筷!何母连连摆手说不用,周浅却已经动作略显笨拙地开始摞盘子了。他虽然没做过家务,动作生疏,但态度极其认真,甚至试图去洗碗,被何母坚决地“请”出了厨房。
何父坐在沙发上,看着周浅在厨房门口有些无措的样子,又看看自家女儿一脸憋笑的表情,严肃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下午,何父拿出象棋,随口问了句:“会下吗?”
周浅点头:“会一点。”
结果对弈起来,何粥粥在一旁看得分明,周浅明显是在不动声色地“放水”,让何父赢得“险象环生”又“酣畅淋漓”。一局终了,何父心情大好,话也多了起来,甚至开始跟周浅聊起时事新闻。周浅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耐心倾听,偶尔附和几句,观点中肯,态度谦逊。
何粥粥坐在旁边削苹果,看着眼前这一幕:她那个在商界叱咤风云、一个眼神就能让下属噤若寒蝉的男朋友,此刻正襟危坐地陪她退休教师老爸下象棋,还小心翼翼地不着痕迹地输棋;那个曾经冰冷疏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周浅,此刻正努力地融入这充满烟火气的平凡客厅。
她心里某个角落,柔软得一塌糊涂。
傍晚,告别的时候,何父何母的态度已经明显不同。何母拉着何粥粥的手,小声说:“小周这孩子……挺实在的,没架子。”何父也拍了拍周浅的肩膀:“以后常来。”
回去的车上,周浅似乎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是轻松的。
“怎么样?我说了我爸妈很好相处吧?”何粥粥笑着靠在他肩上。
“嗯。”周浅握住她的手,低声说,“伯父伯母,人都很好。”
他顿了顿,侧头看她,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你的家……很温暖。”
何粥粥知道,对于周浅而言,“温暖”二字,已是最高赞誉。这个周末,她亲眼见证了那座万年冰山,如何在她平凡而温暖的家里,一点点消融,露出了底下最真实的、带着笨拙却无比真诚的温度。她知道,父母这一关,周浅算是稳稳地过了。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场看似普通的家宴中,落到了最踏实的人间烟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