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冰冷而带着一丝戏谑的声音,仿佛还在会议室的空气中回响,但苏凛的注意力早已被眼前的一切所占据。
“燎原”计划发布后的第三天清晨,棱镜工坊的地下核心会议室,死寂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系统微弱的电流声。
巨大的屏幕上,那条代表着“光年叙事”股价的绿色曲线,像一道狰狞的伤疤,直直地刺入每个人的眼底。
过去七十二小时,从巅峰到谷底,市值蒸发百分之三十七。
恐慌,正在资本市场疯狂蔓延。
合作方的解约函雪片般飞来,堆满了法务部负责人的邮箱。
而那封来自银行的授信冻结通知,则像一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公司的现金流命脉。
周启明,这位跟随苏凛多年的心腹干将,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指着屏幕上一条复杂的资金流向图,声音沙哑而沉稳:“凛哥,查清楚了。他们动用了三级杠杆做空,手法狠辣,招招致命。主控方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寒鸦基金’,非常神秘。但是,我们追踪资金链路时,发现了几个与星曜集团旧部高度关联的离岸账户。”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几名年轻的核心成员星曜,那个曾经的商业帝国,即使已经分崩离析,余威犹在。
那是苏凛亲手埋葬的巨兽,难道它的亡魂,要从地狱里爬出来复仇了吗?
苏凛却异常平静。
他的指尖在冰凉的金属桌面上极有规律地轻敲着,发出“叩、叩、叩”的声响,仿佛不是在聆听一场关乎生死的汇报,而是在欣赏一首节奏精准的乐曲。
良久,他抬起眼,漆黑的眸子里没有丝毫波澜,只有洞穿一切的锐利。
“不是星曜,”他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窃窃私语,“是有人,借了它的壳。”
他转向周启明,语气不容置喙:“去查一个人,陆九溟。”
这个名字一出,周启明瞳孔骤然一缩。
陆九溟,星曜集团创始人陆承安最神秘的私生子,一个在陆家内斗中被放逐海外的幽灵。
所有人都以为他早已泯然众人,却没想到,他竟化身为“寒鸦”,在暗中布下了如此天罗地网。
几乎在苏凛下达指令的同一时间,一场针对他的舆论风暴,已经席卷了整个财经圈。
一篇署名为“池砚”的重磅文章——《泡沫艺术家:苏凛神话背后的庞氏结构》,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各大财经媒体和社交平台同步引爆。
文章以一种近乎上帝视角的姿态,用海量精准得令人心惊的数据,层层剖析“光年叙事”的营收模型和“燎原”计划的底层架构。
字里行间,无不指向一个结论:苏凛,不过是一个吹起巨大泡沫的投机者,他的商业帝国,建立在沙滩之上。
然而,这篇文章的发布,却并未如幕后黑手所愿,引发一边倒的声讨。
苏凛麾下最擅长舆论战的杜骁,在文章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嗅到了不对劲。
他迅速组织团队,将文章中所有看似致命的质疑点,全部拆解开来。
他们惊愕地发现,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论证,都像被精心设计过一般,看似刀刀见血,实则都留下了一个可以被轻易推翻的逻辑缺口。
这根本不是一篇批判文,这是一个“可证伪陷阱”!
对方的目的,是要引诱苏凛的团队下场辩论,在反复的拉扯中耗尽他们的精力,并让市场彻底失去信心。
“想玩舆论战?”杜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风。
他没有去逐条反驳,而是直接在全网最大的社交平台发起了一个极具煽动性的话题——#谁在害怕苏凛#。
紧接着,他放出猛料,引导无数被调动起情绪的网友,深挖这篇雄文的背后推手。
很快,在技术大神们的接力下,真相浮出水面:这篇文章的所有推送渠道,全部指向一个由“清源会”资助的庞大媒体矩阵。
“清源会”,一个由传统资本豪强组成的神秘联盟,向来看不惯苏凛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搅局者”。
舆论风向瞬间逆转。
“笑死,我还以为是什么业内大佬的深度分析,搞了半天又是那群老钱在背后搞鬼。”
“文章写得挺牛,署名‘池砚’,结果背后是一群连名字都不敢露的‘清源会’?真是又当又立。”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哪是商业分析,这分明是急了,是赤裸裸的围剿!#谁在害怕苏凛#?答案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暗杀,在杜骁的巧妙引导下,反而变成了一场对苏凛个人魅力的全民拥护。
民众的逆反心理被彻底激发,苏凛的形象非但没有受损,反而更添了几分孤胆英雄的悲壮色彩。
下午四点,港岛。
一间毫不起眼的茶餐厅包厢内,苏凛通过“老秦”——一位游走于灰色地带、人脉通天的中间人,联系上了港岛最隐秘的地下钱庄。
对方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利息高到令人咋舌。
苏凛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拿出了“燎原”计划未来五年项目分红权的一部分作为抵押,签下了一份天价的短期过桥协议。
消息传回陆九溟耳中,他正与几位核心操盘手进行视频会议。
听到苏凛不惜饮鸩止渴借入高利贷,陆九溟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黔驴技穷。他越是挣扎,市场的恐慌情绪就越重。加大杠杆,我要在他资金链彻底断裂之前,把他最后一点骨血都吸干。”
当晚,夜色如墨。
苏凛亲自坐在一台陌生的电脑前,经过层层物理隔绝和虚拟伪装,他的身份变成了一位来自东南亚的豪赌散户。
在新加坡交易所,他悄无声息地,以一种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经过精密计算的方式,分批次、多账户地布局了大量“光年叙事”的看涨期权。
做完这一切,他授意阿Ken,将其中几个最能体现“散户式冲动”的交易记录,通过一个特殊的加密渠道,“不经意”地泄露出去。
这个渠道,正是陆九溟团队惯用的一个高级数据监控源。
果不其然,诱饵精准地落入了巨鲨的口中。
陆九溟的首席分析师很快就捕捉到了这股异常的资金流。
“老板,发现一批来自东南亚的资金在抄底,手法很粗糙,应该是被舆论煽动的散户。”
陆九溟看着屏幕上那几笔“情绪驱动型加仓”的记录,嘴角的讥讽更甚:“愚蠢至极,典型的韭菜行为。以为靠着一点虚无缥缈的民意支持就能逆天改命?传我命令,调集所有能动用的离岸资金入场,扩大做空规模!我要让所有想给他陪葬的人,都血本无归!”
一声令下,数以十亿计的资金,如汹涌的潮水,再次扑向摇摇欲坠的“光年叙事”。
深夜,就在陆九溟调兵遣将,准备发起总攻之际,一个越洋电话打了进来,是林晚的妹妹,林昭然。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急切。
“苏凛哥,我查到了!我查到了一笔非常关键的转账记录!”林昭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速平稳下来,“姐姐……林晚出事的那天,有一个关联‘寒鸦基金’的隐秘账户,向一个第三方公司支付了一笔巨款。那个金额……那个金额,我反复核对过,不多不少,正好等于你母亲生前任职的那所小学的土地估值!”
苏凛的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一直紧握的拳头猛然攥紧,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出“咯咯”的声响。
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燃起了滔天的怒火,冰冷刺骨。
陆九溟……他不仅要摧毁他的事业,还要践踏他内心最柔软、最珍视的过往。
他要把他母亲留下的最后念想,变成一把沾满血污、用来攻击他的武器!
这已经不是商战,这是不死不休的死仇!
“把所有证据加密打包。”苏凛的声音压抑着火山喷发般的怒意,却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发给周启明,让他立刻转交给周晓舟。”
周晓舟,一个刚刚进入监管局、满怀理想主义的新人。
苏凛曾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匿名帮过他,此刻,这颗不起眼的棋子,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份足以引发金融圈地震的证据,将成为他换取监管局“初步立案调查资格”的投名状。
次日凌晨,天光未亮。
苏凛独自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仍在沉睡的城市,点点灯火在脚下渐次熄灭。
手机屏幕亮起,是阿Ken发来的消息:“凛哥,港岛资金池已全部就位,随时可以待命。我们可以在结算日前夜,完成所有反向吸筹的布局。”
他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敲击,回了一句话。
“告诉陆先生,真正的市场,从不在屏幕上。”
窗外,厚重的乌云在天际线上疯狂翻涌、积压,城市的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最后一刻寂静。
而那张足以吞噬一切的棋盘,已然布好。
陆九溟还不知道,他自信满满准备的这场盛宴,主角早已不是他。
一场精心策划的闭门直播,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他将邀请业内数十位顶级投资人,一同“围观”他对苏凛的最后一击。
他要让所有人亲眼见证,一个神话是如何在他手中,被碾成齑粉。
他更不知道,他发出的每一份邀请函,都将成为一张通往地狱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