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终于彻底沉入地平线,睢阳城头暂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未熄的火焰在尸体和废墟上噼啪作响,映照着一张张麻木而疲惫的脸。叛军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狼藉和更加浓郁的死亡气息。白日的疯狂进攻,仿佛只是为了消耗守军最后一丝力气,并未真正寻求破城,但这种钝刀子割肉般的折磨,更令人绝望。
雷万春粗重地喘着气,靠在冰冷的垛口上,任由一名懂点粗浅医术的老兵帮他处理肩膀上狰狞的伤口。剧痛让他额头冷汗直流,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不远处正在巡视防线的李白。回想起白日里李白那神乎其技的控场剑法和对长生诀疗伤篇的指点,他心中那股对绝对武力的崇拜,悄然混合了一丝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看什么看?”那老兵没好气地用力一勒绷带,“你小子命大!再深半寸,这条胳膊就废了!跟李将军学了点皮毛,就敢这么拼命?”
雷万春龇牙咧嘴地吸着冷气,瓮声瓮气道:“李将军说了,懂得如何‘生’,才能活得久,杀得多!” 他顿了顿,看着自己那杆沾满血污和碎肉的马槊,低声道,“以前觉得,陷阵杀敌,一往无前就是好汉。今天……好像有点明白了。”
老兵愣了一下,摇摇头,没再说什么,只是包扎的动作轻柔了些。
另一边,南霁云默默清点着箭囊里仅剩的七支箭,又看了看身边几个同样箭囊将空的部下,眉头紧锁。他走到张巡和许远面前,声音低沉:“张太守,许太守,箭矢……最多再支撑一次像今日这般的攻势。滚木擂石也已耗尽,金汁……早就没了。”
张巡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拆屋!把城内靠近城墙的废弃房屋都拆了,梁柱、砖石,都能用!告诉百姓……就说,是我张巡对不起他们!” 说到最后,他语气中带着难以言喻的沉痛。
许远叹了口气,消瘦的脸上满是无奈:“也只能如此了。只是……民心恐怕……”
“民心?” 高适刚刚巡视完一段城墙回来,闻言接口道,语气带着一丝讥诮,“能活到现在的百姓,谁还不知道城破之后是什么下场?与其让叛军屠戮,不如我们拆了他们的屋子,多换几条叛军的狗命!这道理,他们懂!” 他的话虽然残酷,却道出了眼下最血淋淋的现实。
李白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没有插话。他的灵觉如同水银泻地,感知着城墙上下的每一丝气息。守军的疲惫、绝望中夹杂的坚韧,百姓区传来的压抑哭泣和拆屋的沉闷声响,以及城外叛军营地里那如同沉睡凶兽般的庞大煞气……一切都清晰地反馈到他的“太虚剑心”之中。
他知道,睢阳的物理防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精神防线,也全靠一股不屈的意志在强行支撑。他个人的武力,或许还能再创造一两次局部的奇迹,但无法扭转整个战局。尹子琦就像个最有耐心的猎人,正在等着他们流尽最后一滴血。
是时候了。
夜深人静,李白独自一人盘坐在那处充当指挥所的箭楼底层。油灯的光芒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他闭上双眼,意识沉入识海深处,尝试主动沟通那许久未曾给出明确指引的“诗剑系统”。
“系统。” 他在心中默念,“睢阳已至绝境,我播撒火种,培养新人,接下来,路在何方?”
识海中一片寂静,只有他自己的意念在回荡。就在他以为系统依旧不会回应时,一点清光骤然自虚无中亮起,随即迅速扩大,化作一道卷轴的虚影,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干预度大幅提升,文明火种已初步播撒,区域性抵抗力量得到增强。历史修正力反噬加剧,局部战场平衡已被打破。】
【主线任务更新!】
【第四卷终章任务:剑南之任】
【任务目标:离开睢阳,前往剑南道(蜀中),联络太子李亨(已于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利用龙武符信物与现有声望,整合流亡朝廷力量,获取官方认可,从战略层面扭转战局。】
【任务提示:个人的侠义与勇武,可守一城,可救百人。然欲平天下乱,需借朝廷大义,整合四方之力。剑南乃朝廷复兴之基,肃宗需强援以定鼎。此为关键一跃,从江湖至庙堂,影响国运。】
【任务奖励:解锁「青莲剑歌」终极变化——“开谢有时”。】
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李白的心头。
离开睢阳?
去蜀中?见肃宗?
整合朝廷力量?
这一连串的信息,与他此前一直坚守睢阳、以江湖手段对抗叛军的思路,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他甚至能感觉到,在自己接收到这个任务的瞬间,那股一直萦绕不散的“因果反噬”的恶意,似乎都为之微微一滞,仿佛也没料到他会突然转换“赛道”。
一幅模糊的、闪烁着微光的地图虚影在他识海中浮现。地图的核心,是深陷重围、闪烁着黯淡红光的睢阳。而一条蜿蜒的、带着一线生机的路径,从睢阳向西延伸,穿过广袤的中原、险峻的秦岭,最终指向西南方向那片被标注为“剑南道”的区域,那里,有一股代表着秩序与希望的明黄色气运在隐隐汇聚。
路径之上,标注着无数的危险符号:叛军关卡、自然天险、可能的追兵……以及,一种更深层次的、来自历史惯性的无形阻碍。
“从江湖……到庙堂……” 李白喃喃自语,心中五味杂陈。他一生放荡不羁,追求自由,视功名如粪土,与朝廷始终保持着距离。如今,系统却要他主动去接近那个他曾经不屑一顾的权力中心,去利用官方的身份和力量。
这与他本心相悖。
但……系统说得没错。个人的力量,哪怕强如他李白,在席卷天下的战争洪流面前,也显得如此渺小。他可以成为睢阳的精神象征,可以培养雷万春这样的新生代,可以将技术扩散出去,但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叛军的根基,无法快速结束这场让亿万黎民受苦的浩劫。
朝廷,纵然有千般不是,万般腐朽,在眼下,它依然是天下正统所在,是凝聚人心、调动资源最有效的旗帜。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虽然仓促,却给了无数忠臣义士一个明确的效忠对象。整合这股力量,从战略层面出击,才能真正威胁到安禄山的老巢,才有可能扭转乾坤。
“呵……” 李白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有自嘲,也有决然,“想不到我李太白,也有要借重庙堂之力的一天。”
他想起离去的“火种”,想起正在成长的雷万春等人,想起张巡、许远、高适、南霁云这些注定要与睢阳共存亡的战友。他留在这里,或许能多守几天,但最终结局恐怕难以改变。而他离开,前往蜀中,若能成功,或许能为他们,为天下,搏取一个真正逆转的可能!
这不再是侠客的任性,而是背负着更多期望与责任的……抉择。
识海中,那代表着「青莲剑歌」终极变化的模糊光团微微闪烁,名为“开谢有时”。光听名字,便蕴含着一种顺应自然、超脱生死、于因果循环中寻得一线生机的玄奥意境。这或许,正是他应对未来更复杂局面和更强反噬的关键。
他深吸一口气,意识退出识海。睁开眼,油灯的光芒依旧摇曳。城外的风声夹杂着叛军营地的隐约刁斗声传来,更显夜的死寂。
路,已经指明。
接下来,就是要如何离开这铁桶般的围城,以及,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与睢阳和战友们的……诀别。
他知道,这个决定,将比他以往任何一次仗剑天涯,都要艰难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