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这番话,半是真知(基于现代地理知识),半是鼓动。在心中,一个更宏大的蓝图正在展开:任务要求是拯救将灭的皇朝,获取皇道气运。固守汉室疆土是一种方式,但若汉室天命已衰,难以挽回呢?为何不能效仿古公亶父迁岐,另辟天地?在东南亚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新的、强大的华夏国度,积蓄力量,待中原有变,再行北伐,光复汉室,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延续气运、甚至可能更宏大的方式吗? 这个念头,从他选择穿越时就已埋下,如今形势所迫,愈发清晰。
“公子,南方瘴疠横行,蛮夷凶悍,且语言不通,我等北上之众,如何能立足?”一位将领提出了现实的困难。
刘基早已想过这些问题,从容应答:“瘴疠可防,水土可服!我等有将士,可垦荒屯田;我等有工匠,可筑城修路。至于蛮夷,可剿可抚!当年秦征百越,汉开西南夷,岂不也是从无到有?我等如今虽势弱,但核心犹在!子义、童林,乃万夫不当之勇;诸位皆是历经战火之精锐!更有数千愿追随我等的忠勇将士!此等力量,用于在中原与人争锋或许不足,但用于开拓南疆,足矣!”
他越说越是激昂:“中原动荡,群雄逐鹿,百姓流离。我等南下,非是逃窜,而是开拓!是为我汉家子民,寻一条生路,拓一片新土!待我等在南方站稳脚跟,积蓄力量,广积粮,缓称王,他日未必不能以此为基础,自南向北,廓清寰宇,再造大汉!”
这番话,描绘了一幅充满艰难却也可能无限光明的未来图景。与其在中原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不如去南方开创属于自己的基业!这个想法大胆而疯狂,却也让绝望中的众人,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
太史慈沉吟片刻,眼中渐渐燃起光芒,他本就是胆大包天之人,觉得此计虽险,却比坐以待毙或屈辱投降强上百倍!他抱拳道:“公子宏图!慈,愿为先锋,为公子开疆拓土!”
童林也立刻道:“林亦愿往!”
其他将领文官见两位最强者都表态支持,又见刘基思路清晰,并非盲目冲动,也纷纷心动。毕竟,求生是本能,而刘基给出的,是一条虽然艰难却充满可能的生路。
“好!”刘基见初步统一了思想,沉声道,“既然如此,我等当速作准备!首要之事,便是筹集粮草,整顿军马,规划南撤路线。此事需绝对机密,万不可让孙策和城内摇摆之辈知晓!王长史,你心思缜密,负责清点府库,将所有能带走的钱粮、军械、书籍、工匠名册整理造册,一样不留!”
“诺!”王长史见有了明确方向,也打起了精神。
“子义,你负责整编军队,汰弱留强,务必保证南撤之师皆为精锐,令行禁止!”
“童林,你带精锐斥候,先行一步,向南探查路径,尤其是通往交州的道路、关隘、以及沿途可能遇到的势力,务必摸清!”
“其余诸将,各司其职,稳定军心,加固城防,做出誓与曲阿共存亡之态,迷惑孙策细作!”
一道道命令清晰地下达,展现出了刘基超越年龄的决断力和组织能力。一个宏大的战略转移计划,就在这小小的议事厅内,悄然定下了基调。
众人领命而去后,刘基独自站在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那漫长的南迁路线,最终落在那片广阔的、尚未被这个时代完全开发的南中及东南亚半岛,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中原,我暂时退出。但这场争夺天下的游戏,远未结束。孙伯符,曹操,袁绍……你们在中原逐鹿吧。待我在南方建立起不世基业之时,便是我们再见之日!而我的任务——建立新的皇朝,获取那浩瀚的皇道气运,也将从这片陌生的土地,真正开始!
数日后的深夜,曲阿城门悄然洞开,没有号角,没有战鼓。刘基率领着精心挑选出的约五千精锐(包括原属太史慈的部曲、童林暂领的一部以及自愿追随的死忠),携带上所有能带走的粮草、军械、工匠及他们的家小,如同一条沉默的长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座他们刚刚浴血守护过的城池。留下的,只是一座看似戒备森严、实则兵力空虚的空城,以及足够迷惑孙策探子数日的疑兵之计。
南迁之路,注定荆棘密布。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南穿过丹阳郡南部山区,进入同样名义上属扬州、但控制力薄弱的豫章郡南部,再设法进入交州地界。
行军初期,队伍气氛凝重。离开故土,前途未卜,加上刻意避开主要官道,专走山僻小径,艰苦异常。不时有士卒病倒,有车辆陷入泥沼,进程缓慢。
这一日,行至豫章郡南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一带)境内,人困马乏,粮草消耗甚巨。刘基召集太史慈、童林及几位将领议事。
“公子,军中存粮已不足十日之用。此地山峦叠嶂,民生凋敝,难以就地补充。前方探马来报,庐陵县城虽有守军,但兵力不强,库中应有存粮。” 太史慈指着粗糙的地图,眉头紧锁。以战养战,攻打沿途城池获取补给,是维持这支孤军生存下去最直接却也最危险的方式。
刘基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庐陵县……打!但要快,要狠!一击即走,绝不可恋战!我们的目标不是占领,是粮食和必要的药材!” 他特别强调了“药材”,随即转向随军的老医官,“陈医官,我让你留意搜集的几样药材,可有线索?尤其是那种树皮,听闻南方山林中有,可治瘴疠寒热之症。”
老医官陈恙连忙躬身:“回公子,您所说的那种树皮,老朽按您描述的‘味苦、树皮黄褐色、生于湿热之地’的特征,已命弟子沿途留意。前日有采药人在西山隐约见过类似树木,但尚未采集到实物。至于藿香等常见祛湿辟秽之药,已收集一些,但量远远不足。”
刘基心中暗忖:金鸡纳树皮啊金鸡纳树皮,这可是对付疟疾的神器,在这个时代就是救命符。必须尽快找到! 他下令:“加派人手,悬赏熟悉本地药性的山民向导,务必找到那种树皮!其他防治瘴气的药材,如藿香、佩兰、槟榔等,也需大量搜集,不惜金银!”
“诺!”
当夜,月黑风高。太史慈亲率精锐,如同鬼魅般突袭了防备松懈的庐陵县城。守军根本没想到会有一支如此精锐的部队从北方山区杀来,仓促应战。童林一马当先,点钢枪所向披靡,迅速攻破城门。战斗几乎是一面倒,刘基军迅速控制府库,将能带走的粮秣、盐铁、药材搜刮一空,对普通百姓则秋毫无犯。天亮之前,大军已携带着宝贵的补给,消失在南部更茂密的丛林之中。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南迁路上数次上演。他们如同一条滑溜而凶狠的游龙,在扬州南部至交州北部的广阔地域内穿梭。攻打的目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守备力量相对薄弱,但存有必需物资的城邑,如豫章郡的南野(今江西南康)、桂阳郡的浈阳(今广东英德)等。每战必力求速决,绝不久留,避免被闻讯赶来的大规模官军缠住。
沿途,刘基格外重视两件事:一是继续不遗余力地搜集药材。随着深入南方,瘴气渐浓,军中已开始出现水土不服、发热呕吐的病例。在攻打一处名为“曲江”(今广东韶关)的城邑时,终于有兵士在附近山林中找到了符合刘基描述的树木!刘基亲自查看,确认那黄褐色的苦味树皮极可能就是金鸡纳树皮(或许是早期类似树种),如获至宝,下令大量剥取,由医官小心炮制保存。同时,藿香、艾草等药材也积累了相当数量。
二是吸纳流民和精干人员。南迁队伍不仅没有因战斗减员而缩小,反而像滚雪球般壮大起来。沿途遇到的逃避战乱的中原流民、对当地豪强不满的山越部落、甚至一些不得志的低级官吏和工匠,在听闻这支军队的统帅是那位曾与小霸王孙策打得难分难解的汉室宗亲刘基,并且目标是去南方开拓新天地后,纷纷来投。刘基严令甄别,汰弱留强,但依旧使队伍人数逐渐接近万人,成分也变得更加复杂,但也带来了更多样的技能,尤其是熟悉南方地理气候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