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看!那边!那个贵霜崽子在抠鼻子!哈哈哈!瞧见没?那个傻大个在打哈欠!”他一边看,一边大呼小叫,拉着旁边的亲兵非要他们也看看,吓得亲兵连连后退,不敢碰这“神器”。
他玩心大起,转动镜筒,扫视整个疏勒城防:“嘿!这边垛口后面藏着一架弩车!好小子,想阴你张爷爷?记下位置,待会儿让黄叙那小子的炮给他敲了!”
“哟!那边营房里出来个当官的,肚子挺大啊,走路一拽一拽的,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嗯?城东角楼那边,好像有人在往下吊篮子?鬼鬼祟祟的,莫非是想跑?得派人去盯着!”
他看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仿佛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平日里需要冒着箭矢风险抵近侦察才能获取的信息,如今站在安全的大营里,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时,关羽和诸葛亮闻讯赶来。关羽看着自己三弟那副得意忘形的样子,丹凤眼一眯,咳嗽一声:“翼德!成何体统!此乃军国利器,岂是儿戏!”
张飞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收起嬉笑,但脸上的兴奋劲却藏不住,献宝似的把望远镜递给关羽:“二哥!二哥你快看!这宝贝太厉害了!看得真真的!那帮龟孙子在城头上干啥俺都一清二楚!”
关羽接过,依言调整观看,饶是他沉稳如山,看清镜中景象后,抚髯的手也不由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果然……洞悉秋毫!此物于勘察敌情、指引炮击、洞察先机,有无可估量之价值!陛下天恩,又赐一神兵!”
诸葛亮羽扇轻摇,微笑道:“翼德将军喜欢便好。有此‘神眼’,我军如虎添翼。日后临阵观敌,调度指挥,便更加得心应手了。” 他自己也拿起一具望远镜观察片刻,点头道:“贵霜军调动、工事强弱,一览无余。破城之计,又可多几分把握了。”
张飞搓着大手,嘿嘿直笑:“军师说的是!有了这玩意儿,俺老张以后就蹲在这高台上,天天帮你们瞅着那帮龟孙子!看他们还怎么耍花样!”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信使道:“回去禀报陛下,俺老张谢谢陛下的宝贝!这玩意儿比漂亮娘们还好看!”
众人闻言,皆是无语。关羽瞪了他一眼:“休得胡言!”
诸葛亮则笑道:“翼德将军性情中人。不过,此物需妥善保管,谨慎使用,切勿遗失或被敌所获。”
“军师放心!俺老张把它当眼珠子护着!”张飞拍着胸脯保证,爱不释手地抱着望远镜,又忍不住举起来看向疏勒城,嘴里念念有词:“让俺再看看……那个抠鼻子的傻蛋还在不在……”
很快,望远镜便被配备到汉军各级指挥层以及精锐斥候小队。 汉军的战场感知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疏勒城守军的一切动向,几乎都暴露在汉军的“神眼”之下,守城方的地利优势被大幅削弱。张飞更是得了个新乐趣,每日必上了望台,举着他的“宝贝镜”仔细观察敌情,时不时就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为诸葛亮的谋划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圣统三年秋,西域的天空愈发高远,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疏勒城如同一头疲惫而警惕的困兽,蜷缩在广袤的戈壁之中,城头贵霜与雅隆联军的旗帜在干燥的风中有气无力地飘动。然而,在它对面,汉军大营却因两件“神器”的陆续到来,而焕发出一种沉静而锐利的新气象。
汉军前敌指挥部,一座新搭建的木质了望塔上。
张飞几乎是把这地方当成了自己的新“玩具屋”。他庞大的身躯挤在塔楼顶层,那具宝贵的单筒望远镜被他用粗布擦了又擦,爱不释手。自从得了这“千里眼”,他巡营的次数都少了,大部分时间都猫在塔上,对着疏勒城的方向,一看就是大半天。
“嘿!二哥!孔明先生!快来看!快来看!”这一日,张飞又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压着嗓子,却难掩兴奋地朝塔下刚走来的关羽和诸葛亮使劲挥手。
关羽皱了皱眉,与诸葛亮拾级而上。塔楼空间本就不大,张飞一人就占了大半。
“翼德,何事如此喧哗?成何体统!”关羽沉声道。
“哎呀二哥,你看嘛!”张飞把望远镜塞到关羽手里,指着疏勒城东门方向,“看见没?就那个塌了半边的角楼下面!那几个鬼鬼祟祟的家伙,扛着麻袋,往城墙根塞呢!俺盯他们半天了!肯定是想趁夜摸出来搞破坏,或者埋火药想阴咱们!”
关羽将信将疑地举起望远镜,调整焦距。果然,在望远镜清晰的视野里,几个穿着雅隆部落服饰的士兵,正借着残垣断壁的掩护,偷偷摸摸地往城墙一处裂缝里填塞什么东西,行为极其可疑。
“嗯……”关羽丹凤眼微眯,放下望远镜,看向诸葛亮,“军师,看来翼德所言非虚。敌军果然不死心,欲行鬼蜮伎俩。”
诸葛亮羽扇轻摇,淡然一笑:“翼德将军如今可是我军之‘眼’,明察秋毫。此等小伎俩,在‘神眼’之下,无所遁形。”他转向身旁的传令兵,“传令黄叙将军,标注此方位,待夜幕降临后,以两门‘虎蹲炮’,用 ‘散弹’ (天工院新研制的霰弹) ,进行一轮‘问候’,不必求杀伤,但求惊扰,使其图谋败露。”
“得令!”传令兵飞奔下塔,通过新设的电报线,将命令瞬间传至炮兵阵地。
张飞得意地拿回望远镜,嘿嘿直笑:“这玩意儿真好使!以后那帮龟孙子别想偷偷摸摸干坏事!”他又开始兴致勃勃地扫描其他区域。
诸葛亮对关羽道:“云长兄,有此‘神眼’,敌军一切调动、工事加固、乃至士卒士气,皆在我监视之下。彼暗我明之势,已逆转矣。结合子龙(赵云)在敌后的活动,和文远(张辽)对其粮道的打击,破城时机,日趋成熟。”
关羽颔首:“军师运筹帷幄,关某佩服。只是,这疏勒城毕竟坚固,强攻难免伤亡。”
“故,需一击必杀。”诸葛亮目光深邃,望向疏勒城,“‘神眼’已助我寻其弱点,‘天听’(电报)可助我精准调度。如今,只欠一个东风了。”
他所说的“东风”,便是工兵营正在疏勒城墙下秘密进行的坑道作业。在望远镜的指引下,汉军工兵得以更精确地选择挖掘路线,避开敌人的监听瓮城,直抵最脆弱的墙基。巨大的炸药室正在日夜不停地构筑。
几日后的深夜,疏勒城东门。
果然如张飞所“看”到的那样,一队雅隆死士试图趁夜潜出,破坏汉军的攻城器械。然而,他们刚摸出破损的城门洞,就被了望塔上始终保持着警惕的张飞通过望远镜发现!
“有老鼠出洞!炮兵!给老子轰他娘的!”张飞对着简易传声筒大吼(塔楼与炮兵阵地有绳索铃铛信号系统)。
“轰!轰!轰!”
早已标定好射击诸元的汉军炮队,立刻发出怒吼!数发开花弹准确地落在雅隆死士周围,火光冲天,弹片横飞!偷袭队伍瞬间死伤惨重,狼狈逃回城内,计划彻底破产。
疏勒守军士气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守将发现,汉军仿佛长了千里眼,任何细微的异动都难逃监视,守城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绝望。
而真正的致命一击,正在地下悄然酝酿。
在诸葛亮通过电报的精确调度下,赵云在敌后的策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争取到了疏勒城内一位掌管一处关键水源的雅隆贵族。张辽、徐晃的骑兵彻底切断了疏勒与外界的最后联系。与此同时,工兵营终于完成了三条主要爆破坑道的挖掘和炸药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