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安静地坐着。
她的目光落在车窗外快速往后退的街景上,却没有焦距,不动声色。
大约十分钟后,道路上开始出现第一道身份验证点。视线再往前,入眼的是连成片高耸的铁丝网与信号隔离带构成的警戒区。
副驾驶座上的军官从口袋里取出通行证,依次接受验证,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了姜蕴宁一眼。此时,姜蕴宁正闭着眼睛,神情完全恢复平静,丝毫看不出任何情绪。
每一道岗哨的士兵核验的速度都极快,几乎是无缝放行。
到了最后一个关卡时,岗哨的士兵手微微一顿,眼神迅速从来者的脸上掠过到证件头像上,低声确认来者的身份,“姜蕴宁?”
副驾驶座上的军官点头,那名士兵便迅速抬手敬礼,压低声音道:“接到上级指令,二号测试区临时关闭,车辆请走北侧机密要道。”
驾驶员点点头,没有多问,转动方向盘,利落地调转车头,驶入旁边一条十分隐蔽的道路。
姜蕴宁压下心头的情绪,待她睁开眼时,眼底已不见半分波澜,只剩下一片清明。
高墙,铁丝网,无声转动的热感探头,隐在角落里的荷枪实弹的哨兵。
这里的布防更加严密。
三分钟后,车辆缓缓停在一栋灰色大楼前。
姜蕴宁在军官的示意下下车。四周静得出奇,连空气中都透着几分肃杀。
大楼的门前,已经有数名军官等候,神情冷峻。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声音简短利落,“姜蕴宁,请随我来。”
姜蕴宁点了点头,随即无声地迈步跟上,神情平静。
穿过长长的走廊,她跟着几名军官进入一间会议室。
一名穿着洁白的实验室大褂的科研人员正站在里面等候。他的袖口微微卷起,显得干练利落,手中还握着一叠技术资料。
见到姜蕴宁出现,他神情一亮,随即露出笑容,腾出一只手主动伸向她,示意握手。
他先自我介绍道:“你好,姜蕴宁工程师,我是‘穿云计划’的总体指挥官许长风。今天请你来,是因为我们在项目中遇到了一个关键瓶颈,希望你能参与解决。”
他顿了顿,目光沉重地看着姜蕴宁,“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项目能否按期推进。我们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上报了科技部,科技部推荐了你。”
许长风上报的时候,以为科技部会直接从航天基地调专家过来。没想到他们直接说,刚好有相关的专家在京市,就近过去比较快。
当他看到通知单上的名字时,都愣住了。
姜蕴宁。
对于她,他知道得并不多,只知道她是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人物。
许长风常年埋头于导弹研发,即使是内部的科技成果通报,他也很少关注,更别说其他领域的专家了。
两人坐下后,姜蕴宁直截了当地说:“现在方便把具体情况说一下吗?”
许长风将手上的资料递给她,“这次瓶颈在于导弹飞行轨迹精度不足,所有关键资料都在这里,你先看看。”
导弹飞行轨迹?
姜蕴宁心中微微一动,难怪会让自己过来。 她当初第一次去西北基地的时候,在那里待了一年多,处理的就是飞行动力学建模与轨迹优化。
姜蕴宁直接接过,朝许长风点了一下头,就坐下来,开始翻阅资料,完全不理会周围的气氛。
她的阅读速度极快。
许长风和其他几名军官坐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他们看着她毫无停顿地翻看,暗暗咂舌。
看她那速度,许长风都开始自我怀疑了:
难道自己拿错资料了?
她这是在看小说吗?
可就算是看不用动脑的口水文,也没她翻得这么快啊。
许长风甚至开始怀疑,科技部是不是抽不出人手,随便找个人来应付他。他觉得自己的推测非常合理且恰当:最近西北基地那边几个重大项目正缺人手,前几天竟然还打算从他们导弹研究所调人。
想啥呢?
梦里啥都有。
差不多半个小时,姜蕴宁就把所有的资料看完了。
她抬起头说:“这份资料里有好几处错误,我不确定这些错误是不是导致轨迹不精确的原因。所以我们得先把它们处理好,再根据结果来优化轨迹。”
许长风被她的话震惊到了,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真的看出五六七八来了?!
但是,他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讶来,呼吸倒是急促了一些,“那我们现在立刻回实验室处理?”
“先不急。”
姜蕴宁把资料摊开在桌上,手指飞快地指向每一处异常数据,沉声说道:“这些错误我看了,并不应该出现。能不能先告诉我,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这些数据的?”
许长风按捺住略显焦躁的情绪,皱着眉头详细说明数据采集、传输和整理的流程,“从传感器测量,到实验记录,再到数字化输入,每一步都有专人操作。而且所有数据都是两组人分别核算,然后再互相对比。”
姜蕴宁点点头,快速在资料上做标记。
“问题大概出在这里。”她指向一组时间戳混乱的记录,“这几组数据在录入时可能出现了延迟或错误,导致整个轨迹模拟偏差很大。你们算法没错,数据有问题。”
“可是,如果是在录入时出现了延迟或错误,我们已经全流程重复检查了两遍,怎么会没发现问题呢?”许长风皱着眉头,明显有些不解。
姜蕴宁说道:“这些微小的延迟或者错误,不是一直发生的,只会偶尔出现,或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会出现。”
她指了指资料内的一处数据,继续说:“你看这里,这个偏差在之前的数据里没有出现,而且只是零点几毫秒的差距,但在高速飞行条件下,已经足够影响轨迹了。”
许长风听到姜蕴宁的分析,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虽然数据问题并非人工录入错误,而是系统偶发的微小延迟或异常,但是,连这种问题都没有分析出来,还因此请求外援,这若是传出去,不是让别人戳他脊梁骨吗?
姜蕴宁微微一笑,说道:“这些系统优化问题,其实涉及数据和算法的协同。我虽然是半导体领域出身,但正好可以分析数据和系统的关系,帮你们找到偏差的原因,也算是专业对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