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黑色玉盘残片归于寂灭,地脉深处的古老召唤随之消散,仿佛一场跨越万古的梦。
然而,融入灵根的那点青色光华,却真实不虚地改变着林闲。
先天灵根成长度大幅提升,第五片嫩叶已悄然萌发,虽未完全舒展,但其存在,让灵根吞吐灵机的效率再上一个台阶。
更重要的是,那所谓的“残缺古老印记”虽信息缺失,无法解读,却如同一个无声的坐标,隐隐指向更深远的存在,也让林闲对自身“源初之气”的来历与使命,产生了更深的思索。
不过,眼下并非深究这些的时候。
道基修复度借势提升至近百分之三十四,体内奔腾的源初之气愈发雄浑精纯,已到了一个临界点。
筑基初期的伪装境界,如同薄纱,快要遮掩不住内里汹涌的力量。
是时候,让这层伪装,向前“合理”地迈进一小步了。
他并未选择立刻冲击瓶颈,而是用了整整三日时间,以新生的源初之气,反复洗练、巩固已修复的三成多道基,确保其根基扎实,稳如磐石。
同时,他利用“初级推演计算”功能,结合自身状况,推演了数种最平稳、动静最小的突破方式。
最终,他选择在一个月隐星稀的深夜,开始行动。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没有引动四方灵气的旋涡。
他只是平静地盘坐于古松之下,心神沉入丹田,引导着那暗紫金色的源初之气,如同温顺而浩荡的江河,开始沿着《大梦心经》筑基篇的运转路线,进行周天循环。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的周天运转,带上了质变后的源初之气特有的“厚重”与“创生”之意。
气流所过之处,那些尚未完全修复的经脉与窍穴,并未感到滞涩与刺痛,反而传来阵阵麻痒与温润之感,仿佛被至高层次的能量滋养、拓宽。
三十六小周天,七十二大周天……
源初之气流转不息,每完成一个循环,便凝练一分,与肉身的结合也更紧密一分。
林闲的气息,在这种水到渠成的运转中,自然而然地、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升。
阻碍?
几乎不存在。
对于拥有源初之气和成长期先天灵根的他而言,从筑基初期到中期,本就不该存在所谓的瓶颈。
之前的“停滞”,不过是他主动压制与道基未复的结果。
当第三百六十个大周天圆满运转完毕,林闲体内仿佛传来一声无声的壁垒破碎之音。
轰!
并非巨响,而是一种内在的圆满与贯通。
原本就奔腾的源初之气,流速陡然再增三成,总量更是暴涨一倍有余!
周身气脉更加宽广坚韧,神识感知的范围与清晰度也同步提升。
筑基中期,成!
一切水到渠成,波澜不惊。
甚至没有引动小院外太多的天地灵气异动,所有的变化都被完美地约束在他体内与古松生机笼罩的范围内。
他缓缓睁开眼,眸中紫金光芒内敛,气息稳定在筑基中期,不再如之前那般刻意伪装的虚弱,而是呈现出一种扎实、沉凝的中正平和之感。
这种程度的气息变化,正符合一个“伤势有所好转、修为艰难恢复”的弟子应有的表现,不会引人怀疑,也不会再让如苏晚那般的人轻易前来“试探”。
【境界提升:筑基中期。】
【道基修复度同步微幅提升至:34.5%。】
【源初之气总量与精纯度随境界提升。】
【先天灵根(成长期)适应性调整中,与宿主契合度进一步提升。】
【核心协议适配度:32.0%。】
感受着体内澎湃却掌控由心的力量,林闲轻轻握了握拳。
如今的他,真实战力恐怕已直逼金丹中期,配合各种底牌与系统功能,即便面对金丹后期,也未必没有周旋之力。
在青云宗内门弟子中,筑基中期算是中坚力量,不再是最底层,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又不至于像筑基后期或金丹期那样引人注目。
这个位置,正适合他继续“藏锋”,暗中积蓄力量。
他长身而起,走到院中,随意活动了一下筋骨。
举手投足间,力量内蕴,与周围环境(尤其是古松)的亲和感更强。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与脚下大地的联系更加紧密,那“厚土”真意似乎也随着境界提升而有所增长。
“是时候,该稍微‘走动’一下了。”
林闲心中暗道。一直闭门不出,也容易惹人猜疑。
以如今筑基中期的“合理”修为,去宗门藏书阁查阅一些关于地脉、古老遗迹、或者是奇异物鉴之类的典籍,应该不会引起太多注意。
同时,他也需要开始留意宗门内的动向,打听一下前些时日那场元婴级别的冲突究竟所为何事。
地脉深处那疑似人为的波动,以及这刚刚得到的古老遗藏信息,都让他觉得,这看似平静的青云宗,水下恐怕并不安宁。
筑基中期,是一个新的起点。
意味着他有了稍多一点的自由,去探索外界,也去探寻……自身与这地脉遗藏背后的因果。
气贯周天,锋藏于鞘。
下一步,当是如潜龙出渊,窥探这宗门与天地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