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举静心凝神,盘膝而坐,意沉识海。
既得《梵罗变转经》之法要,又有“不二真性”为根基,他便欲亲身实践,印证此经玄妙。
心念动处,识海翻腾。
依经所示,观想灵台方寸之地。
一晃,三日已过。
心海之中。
左畔,一株黄金宝树破“海”而出,枝干如琉璃,叶片似金箔,舒展间洒落无尽柔和慧光,梵唱阵阵,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涤荡魂灵。
右畔,一株赤焰魔树狰狞生长,通体如黑铁熔铸,枝杈似骨刺倒悬,叶片燃烧着幽暗冥火,魔啸凄厉,似万鬼哭嚎,勾动人心深处一切贪嗔痴怨。
此乃心相之显化,佛性魔念之根源。
王举之神魂虚影趺坐于双树之间。
左耳灌入慈悲梵呗,右耳涌入惑心魔啸。两种极端之声起初泾渭分明,如同冰炭同炉,激烈冲突,震得他神魂摇曳,几欲分裂。
然其心念深处,那一点“不二真性”微光绽放,如定海神针,稳固灵台。
“音声性空,佛魔同响。”
真性微光流转,发出玄奥道音。
王举不再以意志强行抗拒或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以“不二真性”为镜,观其响,而不着其声;闻其音,而不辨其源。
奇妙变化陡生!
那原本尖锐对立的梵唱与魔啸,在“不二真性”的映照下,其本质皆为波动之相渐渐明晰。
既知是波动,何来善恶?何来佛魔?
渐渐地,两种声音不再冲突,反而开始以一种诡异的韵律交织、共鸣!
梵唱中隐隐透出魔啸的激昂,魔啸中竟也蕴含了梵唱的某种空灵!
最终,二者界限彻底模糊,融为一体,化作一种非佛非魔、亦佛亦魔的宏大天籁,响彻识海。
而后这宏大声响也渐渐平息,归于寂灭无声。
无声之中,大音希声!
王举只觉心神前所未有的清明透彻,一切外在声色的干扰皆被滤去,直见本心。
第一境“双树映心”,水到渠成!
心障既破,王举意沉丹田,依经法运转,那原本浑然一体的武道秘力,在意念操控下,竟自然分化,于丹田气海之中,凝聚成一幅灰白交织的太极双鱼图!
白鱼纯澈,代表慈悲佛力,循任脉缓缓顺行,所过之处,经脉如沐温汤,气血愈发祥和充沛。
灰鱼深邃,代表嗔煞魔力,沿督脉徐徐逆行,所过之处,经脉如遭锻打,传来阵阵撕裂般的剧痛,却也将其锤炼得更加坚韧宽阔!
初时,二气各行其道,虽同处一炉,却互不干涉。
待运转纯熟,王举心念再转——“业轮同转,破执为薪!”
那灰白双鱼图猛然加速旋转,且运行轨迹骤然颠倒交错!
白鱼逆冲督脉,灰鱼顺行任脉!
“轰!”
截然相反性质的两种力量瞬间在主要经脉关窍处猛烈冲撞!
如同将冰水倒入滚油!
难以形容的剧痛瞬间席卷全身!比之前佛魔冲突时更甚十倍!仿佛整个身体都要被这两股逆行的洪流撕碎!
王举额头青筋暴起,冷汗瞬间浸透衣袍,但他眼神却无比坚定。
“以痛苦为薪材,烧尽分别之执!”
痛苦愈烈,真火愈旺,执念消散愈快!
在这近乎自虐般的修炼中,他浑身秘力在那灰白双鱼的激烈碰撞、相互磨砺中,变得愈发精纯、凝练!
不知过了多久,王举内视己身,只见经脉比之前拓宽了近倍,更加坚韧,所能承载的力量远超以往!
丹田内的灰白双鱼已然消失,重新化为一片更加深邃、内蕴无穷生机的混沌真元海!
第二境“业轮同转”,功成!
不过三日功夫,王举便修成了此经第二境。
“万法皆空,因果不虚。力量无善恶,唯人所用。”
王举心中明悟更深,“我所修之力,非佛非魔,亦佛亦魔,然其根本,乃是我之真性所衍,为我所御,助我求道!”
他缓缓睁开眼,眸中神光内蕴,左眼深处似有金色梵文一闪而逝,右眼深处则似有幽紫魔纹悄然隐没,周身气息愈发渊深莫测。
虽未推进至“梵罗变体”之境,但其肉身已自然而然开始显现些许经中所载之神异征兆。
……
王举缓缓收功,感受着体内那愈发圆融磅礴、兼具佛魔之妙却又超然其上的混沌真元,心中不由生出万千感慨。
“大道之路,果然玄妙莫测,非人力所能尽窥。”
他内视己身,只见气、武、魂、卜、佛魔五道根基各放异彩,却又隐隐以那新生的“佛魔之道”为核心,交织成一片混沌莫测的气象。
“初时,我只修武道,以力破法,淬炼体魄,无拘无束,后得机缘,涉猎卜道,虽不擅杀伐,却于规避灾劫、把握机缘有着无可替代之妙用。再后来,得荒圣传承,又入了魂、气两道。”
“本以为四道同修,已是机缘巧合,足以耗尽毕生心血去探索……”
王举目光落在丹田中那沉浮不定的混沌真元之上,语气带着一丝不可思议:“谁曾想,因金光法会之故,被迫卷入佛魔之争,竟于此无相佛土之中,又踏上了这佛魔之道!”
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条新辟之道,进展之神速,竟远超前面五道!
“此道能后来居上,并非侥幸。”
王举心如明镜,瞬间洞察关窍,“实乃因我前四道根基打得无比牢固,恰为此道之绝佳资粮!”
“气道雄浑,提供源源不绝之根本元气,支撑佛魔转化之巨大消耗;
武道强横,体魄如烘炉,经脉似江河,方能承受业轮逆转之极致痛苦而不崩毁;
魂道坚韧,灵台清明,神识强大,方能于双树映心、魔音贯耳中守住本我不失;
卜道玄妙,于万千变化中窥见一线契机,方能把握佛魔平衡之微妙节点,不至行差踏错。”
“正是前五道铺垫,方有我今日能迅速领悟《梵罗变转经》之精要,并以不二真性统御其法,于短时间内连破两境!”
想到此,王举心中豁然开朗,再无迷茫。大道三千,皆可通玄。
修行并非道路越多越好,但若能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则每多一道,非但不是拖累,反而能成为其他道途进步的资粮与助力!
“我之道,非单纯之气、武、魂、卜、佛魔……而是纳百川归海,熔万法一炉,最终成就我独一无二的——不二大道!”
王举眼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光芒。
携此感悟,王举长身而起,推门而出,往普慧度碟司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