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面容几乎相贴,
彼此呼吸清晰可闻。
对视片刻后,
西王母轻声道:“道友可否松手?”
通天这才回神,歉然道:“失礼了,不知道友在身后。”
随即松开了手。
西王母后退三步,心口微微起伏。
她很快恢复从容,浅笑道:“无妨,知道友并非有意。”
通天微笑化解尴尬,转而介绍道:“道友请看这几株蟠桃树苗。”
西王母细细端详起眼前的树苗。
西王母赞叹道:“道友果真神通广大,以往我们从未想到此法。
以法力与灵力催生新的蟠桃树,贫道过去只想着如何让蟠桃树自行生发新苗,未曾料到今日竟被通天道友解决了。
我该如何感谢你呢?”
望着笑逐颜开的西王母,
通天心里闪过一句“以身相许吧”,
却觉得这样未免过于直白。
于是退了一步,笑道:“道友,我只需一株蟠桃树苗便足够。”
西王母大方回应:“这些新生的树苗皆由道友催发,你全都取走也无妨。”
这姑娘,真是大方!
“贫道只取一株便是。”
通天并非贪心之人,有一株蟠桃树,日后自能培育新株。
“道友请随意。”
西王母坦然应道。
通天将最早催生的那株蟠桃树收入周天星辰图,随后对西王母说道:“道友,此地乃蟠桃祖根所在,若多种植,灵气或有不济,最好移往瑶池栽培。”
西王母答道:“贫道对此所知有限,还请通天道友帮忙选个合适之地。”
通天点头:“这自然不成问题。”
二人各持一株蟠桃树苗,飞离昆仑虚。
今日的瑶池未笼仙雾,池面如镜,神水浩渺,仿若天镜浮空。
岸边绿草茵茵,灵花绽放。
通天放眼望去,瑶池广阔千里,烟波缥缈。
最终他选定一处适合栽种蟠桃树的地方。
那是一座山洞,洞顶悬着凌云钟乳,下方有一潭清水。
通天望着凌云钟乳,解释道:“此物吸收天地精华,百年才凝聚一滴圣水。
圣水经百年过滤,纯净无瑕,最适合灌溉蟠桃树苗。
再加上此地受圣水滋养,蟠桃树不出千年即可长成,两千年后,便能开花结果。”
西王母望向通天的目光中,除了敬佩,更多了一份难以言说的信任。
她缓缓向通天施了一礼:“通天道友真乃神人,吾自愧不如!”
=3d=3d=3d=3d=3d=3d=3d=3d=3d
听了西王母的话,
通天微微一笑:“道友过奖了。
先不说这些,我们把蟠桃树种下吧。”
西王母点头同意,二人分别种下一株蟠桃树。
通天挥手引一滴圣水落在树苗上。
树苗吸收圣水后,迅速生长起来。
一滴圣水,可抵百年生长之效。
蟠桃树自然长得飞快。
通天含笑提醒:“这蟠桃树每年只能浇一滴圣水,多则不宜。
日后你可派侍女前来灌溉。”
西王母应道:“道友费心了。
对了,通天道友不是也取了一株蟠桃吗?贫道为你装一瓶圣泉带走。”
她走到圣泉池边,挥手召来一只玉瓶,盛满圣泉后递给通天。
通天接过玉瓶,心中感叹:西王母为人实在,这趟来得真值。
“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将玉瓶收起。
“道友,我们不如泛舟瑶池,一同论道?”
西王母诚心相邀。
“正合我意,甚好!”
通天说罢,便与西王母一同走向瑶池边。
西王母轻挥衣袖,远处现出一艘白玉轻舟。
她抬手道:“道友请!”
两人乘着小船在瑶池上漂荡,开始探讨大道。
昆仑虚宫中,许多仙女瞧见通天和西王母走在一起,纷纷交头接耳,不知议论些什么。
西王母察觉后,微笑着说道:“道友在此处耳目众多,怕打扰到你,不如我们换个清静地方?”
通天点头:“全凭道友安排。”
唰——
轻舟瞬间从原地消失。
他们来到一处幽静所在,淡淡的仙雾袅袅升起,岸边古木参天,灵鸟清鸣回荡不绝。
通天与西王母便开始论道。
转眼半月过去。
西王母说道:“多谢道友指点,让我明白不少道理。”
通天含笑回应:“在道友这里打扰已久,我也该告辞了。”
西王母本欲挽留,却终究未说出口。
她明白,人各有志,以通天的性子,不可能长留瑶池。
她便笑道:“愿道友早日证道大罗。”
通天也道:“你也一样。”
西王母笑意盈盈:“那就借道友吉言了。”
通天轻盈飞起,拱手一礼:“西王母,后会有期。”
“通天道友,后会有期!”
西王母起身回礼。
等她抬起头时,通天早已不见踪影。
她轻叹一声,回想起这半月论道中的种种,不由会心一笑:“通天并非传言中那般凶神恶煞,他自有傲骨,更有无人可比的自信。
不过,他还真是个呆子呢……”
西王母灵力一动,轻舟便消失在湖面之上。
…………
通天离开瑶池,一路向西昆仑山下飞去。
途中,西王母的一颦一笑不时浮现心头,挥之不去。
“咳,修炼为重,儿女情长且放一边。”
通天迅速收敛心神,朝着洪荒大地继续飞去。
如今他已是半步大罗,领悟天地奥义,洞悉诸多法则,飞行速度比从前快了百倍不止。
眼见身前景物飞逝,通天笑道:“待我突破大罗金仙,瞬息万里、十万里都不在话下,哪像太乙金仙时那般缓慢。”
数日后,通天飞离昆仑山。
眼前洪荒苍茫,群峰连绵,山脉起伏不绝,纵横数百万里。
通天一时不知该往何处去。
他在一条河流的源头盘坐片刻,忽然想起:“我本是要寻一处宝地,将封印的弟子召唤出来,怎么竟忘了这事。
唉,果然不能与女子久处,会变糊涂的。”
一念及西王母的笑容,他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记得前世有载,洪荒中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然而洪荒如此广袤,寻一处洞天福地谈何容易?更何况有些或许尚未现世。”
“对了,东海有蓬莱仙岛,不如去那里碰碰运气,看能否寻到蓬莱三岛。”
“目标东海,出发!”
主意已定,通天便朝东海方向飞去。
从昆仑山到东海究竟有多远,通天并不清楚。
但既已定下目标,再远他也要去。
通天在洪荒大地上疾驰,一路向着日出的方向飞去。
由于太阳星从东海禺谷升起,所以朝着日出的方向飞行不会有错。
连续飞了半个月后,通天感到疲惫,便停下来休息。
他落脚在河中的一座小岛上。
眼前是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江水奔腾,如同巨龙一般横贯大地。
这条河宽达数千里,目光所及,全是滔滔江水。
水中有蛟龙翻腾,洪荒巨鳄潜伏,普通修士若想渡河,往往会被这些水中凶兽吞噬。
通天看到岸边有一头古老的玄龟正在渡河。
它巨大的背壳上承载着数里见方的土地碎片,上面古树参天,生灵嬉戏,宛如一座移动的小岛。
就连通天脚下的小岛也微微震动。
原来,他立足的这片土地,也是一头万年玄龟的身躯。
通天心中感慨:洪荒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
一条洪荒大河上,惊涛骇浪,掀起百丈巨浪,层层叠叠扑面而来。
通天 在玄龟背上,面对滔滔江水若有所思。
而玄龟却心中茫然,不知何时背上多了一位洪荒大能,还时不时高歌几句: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面对浩瀚江河,通天情不自禁唱起前世《笑傲江湖》中的《沧海一声笑》。
一曲唱罢,身下的玄龟竟也跟着哼唱起来。
通天不由一笑,觉得这玄龟甚是有趣。
就在玄龟放声高歌之时,整条江河突然沸腾,天地随之震动。
“吼!”
一声长啸自水底传出,一条万丈蛟蛇破水而出。
“是哪位道友在此高歌?”
蛟蛇化作一位黑袍道人,头顶龙角,目光如电。
玄龟立时噤声——这首歌本是他从背上那位大能处听来的。
蛟道人环顾四周,见到通天,随即飞身而来,拱手道:“贫道蛟道人,见过这位道友。”
通天回礼:“贫道通天,见过道友。”
蛟道人毫不拘束,直接上前问道:“刚才那歌声,可是道友所唱?”
通天点头:“正是贫道,道友有何见教?”
蛟道人大笑:“道友的歌声实在令贫道钦佩,所以特来相见,愿与道友结识。”
通天笑问:“道友也喜爱音律?”
蛟道人兴奋答道:“自然!我在此河修炼数百万年,日夜聆听水声,对音律略知一二。
平日里以歌会友,自号‘歌神’,哈哈哈,道友莫要见笑。”
通天忍俊不禁,这位蛟道人自称歌神,倒也有趣。
蛟道人激动地说:“今日听到道友歌声,惊为天人。
回想往日所作,实在不堪入耳。
愿拜前辈为师,学习音律大道,请通天前辈收我为徒!”
通天望向蛟道人,心中觉得此人确实有意思。
只因为一首《沧海一声笑》,蛟道人竟萌生了拜师的念头,洪荒之大,果真无奇不有。
蛟道人的修为并不弱,已是太乙金仙初期,放眼方圆百万里,算得上一方强者。
如今却因一曲歌谣,想要拜师。
通天笑着婉拒:“蛟道友说笑了,贫道岂敢妄为人师?不过我倒是乐意与你切磋音律,拜师之事,不必再提。”
蛟道人听罢,先是一阵失落,随后又精神一振。
“道友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