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叉公主铁夜梅说罢,便一托三尖钢叉杀入战阵!如同一阵旋风。童志国连忙分出一部分将领阻拦铁夜梅的冲杀。
却不防,有个小矬子突然蹦到童志国的面前。拄着个扁担式样的棍子,在眼前忽上忽下的跳蚤一般的蹿跳。
想到方才,这小个子,横扫一片的样子,想着面前也是个厉害的,上前大喝一声:“呔!矬子你是哪一个?赶快通名报姓!”
贺兰平得意自己对上敌方的头头,直接答道:“我是你的祖宗贺兰平!”
被骂了孙子,童志国气得嗷嗷叫了几声。举锤打了过来。无奈矬子个头矮,童志国身量高,他还骑了个高头大马双手使得短把锤子,想要打中矬子,就如同大象追老鼠一般,需要弯腰驼背。
幸好贺兰平也想试试大个子的成色,直接举起铁扁担往外一迎,两膀子多加了几分力气,叫了一声:“开!”直接震的这个领兵元帅脑袋里“嗡”了一声。
童志国暗道:“不好,除了刚才的贺兰容,面前这个小矬子,竟然也是气力不俗。难道,那贺兰家,个顶个的都是天生神力不成?”
童志国双锤回抡,拨马转了一圈,运足了力气,想要再捶打一番,只是这一回合,是贺兰平抢先攻击。
贺兰平和童志国,打了个正面,只见小矬子,把扁担往地上一戳,纵身一蹦,竟蹦起一丈多高,直接压过了童志国的头顶。
小矬子身轻如燕,再次提纵,身高再升半丈,随后贺兰平将扁担抡了个半圆,“呜呜”带风,嘴里叫着:“好孙子,往上看!”接着扁担和身子一同砸了下来。
童志国早有提防,他见矬子的铁扁担打来,也有样学样的举起双锤,喊了一声:“开!”
只听“当啷啷”作响,头顶的火星子乱冒。童志国握锤的双手微微发麻。
贺兰平身子下落,脚步一踏地面,小跳了三尺,扁担照着童志国拦腰打来。
这扁担使得又急又猛,童志国难封难开,他只能把身子往马鞍上一趟,只听得“呼”的一声,铁扁担擦着他的鼻尖飞过去了。
这边贺兰平落地,那边童志国刚刚坐起来,贺兰平又是往上一蹿,抡起扁担,照着码头打来马,还算童志国动作快,他用锤头顺势一挡,用脚把马一磕闪在一旁。贺兰平的扁担砸进地里二尺多深。
趁着小矬子要从地上拔出扁担,童志国再次抡锤要砸贺兰平,只见小矬子顺手一抽,纵身往他马前一窜就不见了!
“嗯?矬子,哪去了?”童志国一拽马缰绳,马蹄子在原地乱踏。
原来贺兰平已经钻到他的马肚子底下,直接出声道:“狗元帅,你矬爹在这儿呢!”
童志国从未见过这等招式,弯腰探头,也瞧不见马底下的动作,只能准备提马避开。
正在此时,盘腿坐在地上的贺兰平,双手抡起扁担,嘴上叫着:“小鬼推磨喽!”
只听的“咔嚓嚓”两声,那乌骓马的两条前腿就被打断了!
这马匹“噗嗤”一声歪倒在地上,童志国倒吸了一口冷气,一下子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一条腿正好被压在了马肚子底下。
贺兰平八步赶蝉,连忙上前,把铁扁担一抡,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喀嚓噗嗤”连声响,把个童志国连人带马砸成了一摊肉饼。
潼关元帅一死,四下静了一瞬,随后官兵们四散奔逃——上峰已死,莫说功劳,逃得慢一些的,恐怕都要被牵连。
贺兰众家将气势大盛,齐齐追杀起来,直接杀得众官兵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降的降,成了一群丧家之犬。
追杀了一阵,贺兰家众将,收拢了一下,又都返回了唐家店。
因着雨后潮湿,店里除了东敞棚和附近的草堆,倒也没有烧起来多少。
在大堂里坐下,众人互相引见。
赵鸾亭、陈玉兰两位夫人,拉住了铁氏夫人,惊叹的看着眼前身手矫健英姿飒爽的大美人。
钢叉公主也对面前一个秀挺,一个温婉的夫人暗自喜欢。
大家交谈一番,高兴的落下泪来。
这时袁能、李志对贺兰容说道:“贤侄女,此处不可久留。这里离东京太近,还要防止黄集再次发来官兵,若是大军压境,这镇子和镇上的人,都不安全呀。”
想起自己外祖家的遭遇,贺兰容应道:“两位叔父,言之有理,我们的确应该快快离开。”
天色已然大亮,店家夫妻,心情极好的,给大家做了丰盛的饭食。一时之间,唐家店内成了庆祝胜利的殿堂。
酒足饭饱,大家准备启程动身速速返回清屏山。冯掌柜忽然想起了什么,直接说道:“咱们院子里还有那十几辆装着黑漆大箱子的马车,我听那死去的童元帅说过,那是准备送上京师,献给黄老贼的礼物。”
贺兰明劫富济贫的习惯瞬间冒出来了,“嘿,怕不是会有一大堆的珍宝吧!”说罢,拉着新认的弟弟,同样的小山大王贺兰登,一同冲向后院。
箱笼盖打开,果然一箱箱黄白之物,还有那玉石奇珍灼灼耀眼。
贺兰容命人把官兵扔下的十几辆大车和金银财宝收拾好,一起带走,打算充当起兵的银钱。
冯满江和唐秀英两口子叫来店中的伙计,对着大伙说:“我们不再开店了,要跟随恩人去清屏山,这店房就分给你们吧。”
众伙计心里戚戚,难得碰上个仁善掌柜,可是经过昨日的事情,也知道,店家不可久留,拜谢了老东家,承下了这个店。
唐秀英接着嘱咐道:“这店名趁早换了,你们也要注意安全,先避上个把月,再回来营业才好。”
伙计们齐齐应下。
最后钢叉公主铁夜梅,点齐了手下的兵卒,套好了侄媳妇刘云凤提前准备好的轿子车,请了赵鸾亭和陈玉兰二位夫人,坐在了里面。
她带领钢叉山全部的人马,和几个女儿、儿子,一起前往清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