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奇怪的符号和数字,还有一些海岸线的坐标。
最后一页用红笔写着:月底前必须清空三号仓库,新货即将抵达。
三号仓库...张副支队长喃喃自语,突然脸色一变,快!
查查这个区域还有没有其他废弃仓库!
远处传来警笛声,越来越近。林风的车队已经到了。
张副支队长快步迎上去,林风刚从车上下来,海风立即掀起他的衣角。
情况比电话里说的还要严重。
张副支队长直接把笔记本递给林风,看来这只是一个中转站。
林风快速翻看笔记本,眉头越皱越紧:立即通知海关、海警,请求联合行动。
这个案子不简单。
他走到那艘锈迹斑斑的铁壳船前,看着舱内堆积如山的货物,眼神凝重。
通知总队,成立专案组。
林风转身,语气坚决,这很可能是一个特大跨境走私集团,必须一网打尽。
浓雾正在渐渐散去,黎明的曙光开始染白天际。
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
清晨五点,省厅指挥中心灯火通明。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临海县码头的实时画面,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调试设备。
现场情况怎么样?
林风大步走进指挥中心,外套上还带着海风的咸湿气息。
王大队长立即迎上来,脸色凝重:林总,初步清点结果出来了。
毒品成品超过三百公斤,制毒原料约五百公斤,枪械零件能组装出三十多把制式武器。
最麻烦的是...
他压低声音:那三个金属箱,防化专家确认装有放射性物质。
指挥中心里顿时一片寂静,只能听到设备运转的嗡嗡声。
林风面沉如水,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立即启动重大案件应急响应机制。
通知所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半小时后在一号会议室开会。
半小时后,一号会议室座无虚席。
除了刑侦总队各支队负责人,还有来自海关、海警、边防、网安等多个部门的代表。
周厅长亲自到场,开门见山: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这是我省近年来破获的最大一起走私案,涉案物品危害性极大。
厅党委决定,立即成立临海特大走私案专案组。
他环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在林风身上:
经研究,由林风同志担任专案组组长,全权负责此案侦办工作。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语。
几个老资历的副总队长交换着眼神,但没人提出异议。
林风站起身,声音沉稳有力:感谢组织信任。
我建议专案组下设四个小组:
现场勘查组负责证据固定;
情报研判组负责线索梳理;
外调组负责追查上下游;
技术支持组提供专业保障。
同意。
周厅长点头,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会议结束后,林风立即召集专案组核心成员。
老王,你负责现场勘查。
林风指着王大队长,把所有证据重新过一遍,特别是那三个放射性金属箱,一定要查清来源和用途。
明白!
王大队长立即起身,我这就带人再赴临海。
老韩,林风转向网安总队长,嫌疑人的通讯设备交给你,重点恢复被删除的数据,我要知道他们与谁联系过。
韩立平推了推眼镜:已经在做了。
不过对方很狡猾,用的都是加密通讯,需要时间破解。
时间不等人。
林风语气严厉,根据现场发现的笔记本,他们提到的三号仓库必须尽快找到。
我怀疑这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走私网络。
这时,一个年轻民警匆匆走进来:林组长,海关那边传来消息,最近三个月有十几艘外籍货轮在临海外海异常停留,行迹可疑。
把名单拿来。林风接过文件快速浏览,重点查这些船的注册信息、航行轨迹。
通知海警支队,加强临海外海的巡逻密度。
已经安排了。
海警代表说道,我们出动了两艘巡逻艇,正在相关海域进行拉网式排查。
林风走到白板前,画出一个简易的关系图:从现有线索看,这个走私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码头被抓的只是最底层的运输队,我们要顺藤摸瓜,揪出幕后主脑。
林组长,负责外调的李副支队长提出疑问,从查获的货物看,这个集团涉及毒品、军火甚至放射性物质,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走私团伙了。
你说得对。
林风用笔敲了敲白板,所以我判断,这可能是一个国际性的犯罪组织。
通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中心局,请求协助调查这些违禁品的来源。
会议室门被推开,张副支队长风尘仆仆地走进来:林总,有新发现。
我们在码头附近找到一个隐蔽的监控探头,可能拍到了接应人员的样貌。
立即进行人脸识别!
林风精神一振,这可能是突破性的线索。
技术组很快调取了监控画面。
画面中,几个模糊的人影正在码头上张望,由于雾太大,只能看清大致轮廓。
放大,增强清晰度。
林风紧盯着屏幕。
经过技术处理,画面逐渐清晰。
其中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抬起头时,监控恰好拍到了他的侧脸。
这个人...王大队长突然瞪大眼睛,我好像在哪见过。
所有人都看向他。
王大队长努力回忆着:去年我们办过一个走私案,有个在逃的嫌疑人,跟这个人很像。
他外号叫,专门负责水路运输。
立即调取的资料!
林风命令道。
几分钟后,档案室送来了的卷宗。
照片上的人与监控画面中的男子相貌特征高度吻合。
太好了!
林风一拳砸在桌上,立即发布通缉令,全省通缉。
通知各出入境口岸,严防其外逃。
林组长,韩立平抬起头,破解了一部手机的部分数据。
发现他们有一个加密的聊天群,最近一直在讨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