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景阳钟浑厚而急促的声响,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北京城宁静的夜空。这钟声非祭祀、非庆典,唯有社稷危亡、边关告急时才会敲响。一时间,无论是早已安歇的平民,还是依旧在酒楼茶馆高谈阔论的士子,亦或是深宅大院中算计着利益的官绅,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钟声惊得心头狂跳。

“敲钟了!是景阳钟!”

“出什么事了?难道是……”

“快,快去打听!”

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伴随着深夜的寒意,迅速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蔓延开来。很快,便有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和顺天府的衙役敲着锣沿街呼喊:“全城戒严!所有人等不得随意出门!违令者斩!”马蹄声和兵甲碰撞声在主要街道上响起,更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紫禁城内,气氛更是凝重到了极点。灯火通明的皇极殿内,被紧急召入宫的内阁辅臣、五军都督府都督、兵部堂官以及几位在京的勋贵,个个衣冠不整,面带惊容,显然是从睡梦中被匆忙唤起。他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猜测着究竟是何等噩耗,竟至敲响景阳钟、全城戒严的地步。

“陛下驾到——”随着内侍一声尖锐的唱喏,所有议论声戛然而止。

朱由检身着常服,并未穿戴冕服,但步履沉稳,面色冷峻,在王承恩及一众内侍的簇拥下,快步走入殿中,径直登上御座。他的目光如电,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子,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对兵部尚书王在晋道:“王卿,将紧急军情,告知诸位臣工。”

“臣遵旨。”王在晋出列,手中捧着那份粘着三根羽毛的军报,声音沉痛而清晰,“诸位,刚接蓟镇、宣府、大同三镇六百里加急!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并蒙古科尔沁等部,兵力恐超十万,携大量辎重火炮,已破大安口、龙井关等处长城隘口,入寇京畿!其兵锋迅猛,恐不日即将威胁京师!”

“什么?!”

“皇太极亲征?!”

“十万?!还有火炮?!”

“长城……长城竟然被破了?!”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殿中炸响。一时间,惊呼声、抽气声、不敢置信的低语声响成一片。不少官员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微微颤抖。尽管近年来边患不断,但如此规模的敌军主力破口直入京畿腹地,自嘉靖年庚戌之变后,已是久未发生。一种亡国灭种的恐惧,瞬间攫住了许多人的心脏。

“陛下!”首辅韩爌率先出列,声音带着颤抖,“建奴势大,锐气正盛,且已入关墙,京师危殆!当务之急,应立即诏令天下兵马勤王!固守京师待援,方为上策啊!”

“是啊,陛下!”立刻有大臣附和,“京师乃国本,万不可有失!当紧闭九门,严防死守,等待各路援军!”

“陛下万金之躯,身系天下安危,绝不可轻动!当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更多的大臣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在地,言辞恳切,核心意思只有一个:皇帝不能动,必须死守北京。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反对亲征的声音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殿中所有的嘈杂。

“固守待援?”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等谁?等陕西的孙传庭?等他剿灭了流寇再来?等宣大、山西的边军?他们此刻恐怕自身难保,正被建奴偏师牵制!等山东、河南的卫所兵?那些老爷兵,能赶得来,又能济得何事?”

一连串的反问,让众臣哑口无言。大明如今的兵力部署和机动力量,他们心知肚明。

“坐镇中枢?”朱由检站起身,走到御阶边缘,目光灼灼地俯视着群臣,“朕若坐在紫禁城里,就能让皇太极退兵吗?就能让前线的将士士气倍增吗?不能!”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皇太极此次倾巢而出,绕道蒙古,破口入关,其目的就是要打掉我大明的脊梁,摧毁朕推行新政的成果!他以为,朕还是那个只能困守孤城,任由他肆虐的皇帝吗?他错了!”

“朕的新军,练了这么久,花了那么多钱粮,装备了最好的火器,不是为了摆在京城里看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刻,正是检验新军成色,扞卫我大明国格之时!”

他目光扫过人群中的几位都督和兵部官员,最后定格在虚空处,仿佛看到了那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军队:“朕意已决!将亲率皇家陆军第一旅、第二旅主力,并京营精选之骑步兵,北上迎击皇太极!”

“陛下!不可啊!”一位老臣涕泪交加,“土木堡之变,前车之鉴啊陛下!于少公亦是在京城下击败也先,方保社稷无恙!陛下何必亲冒矢石……”

“休要再提土木堡!”朱由检厉声打断,一股强大的气势勃然而发,“朕非英宗,皇太极也非也先!朕的新军,更非当年的京营!朕若不去,如何能第一时间把握战机?如何能激励将士用命?难道要等建奴兵临城下,焚掠京畿,让这新政以来的些许成果付诸一炬,让这北地百姓再遭涂炭吗?!”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道:“朕,必须去!要让天下人,要让皇太极看看,我大明的皇帝,有胆量、有决心,也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此战,不为守成,为开拓!为大明,打出十年的太平!”

这番话如同金石坠地,震得整个皇极殿鸦雀无声。皇帝的决心、对新军的信心,以及那份敢于直面强敌的勇气,让许多原本反对的官员心神震撼。他们看着御阶上那个年轻而坚毅的身影,忽然意识到,这位皇帝,与他的父兄,乃至之前的许多皇帝,都截然不同。

“陛下……”韩爌还想再劝。

“无需再议!”朱由检大手一挥,直接开始部署,“内阁即刻拟旨,通告天下,朕将御驾亲征!命孙传庭总督陕西、山西军务,全力剿抚流寇,稳定后方,不得有误!命袁崇焕谨守关宁锦防线,无旨不得妄动,但需密切监视辽东风吹草动,策应京师!命各地督抚,严守疆界,若有失地,提头来见!”

他一连串的命令发出,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王在晋!”

“臣在!”

“你坐镇兵部,统筹各路可能的援军信息,与朕保持联络。”

“骆养性!”

“臣在!”

“皇城司所有力量,给朕盯死了京师内外,尤其是那些魑魅魍魉!若有异动,先斩后奏!”

“王承恩!”

“老奴在!”

“内帑银行全力保障大军开拔钱粮,军械坊日夜不停,优先供给新军弹药!”

一道道指令如同水银泻地,展现出朱由检早已深思熟虑的布局和强大的掌控力。

部署完毕,朱由检目光再次扫过群臣,语气放缓,却带着最后的警告:“朕离京期间,国务由内阁与司礼监协理。望诸公以国事为重,精诚协作。若有人敢阳奉阴违,拖沓掣肘,以致前线失利或后方生乱……”

他没有说完,但那股冰冷的杀意,让所有臣子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退朝!”朱由检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皇极殿,那坚定的背影,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直指北疆的漫天阴云。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有担忧,有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皇帝那前所未有的决断和气势所激荡起的、久违的热血。

陛下,要御驾亲征了!大明与后金的国运之战,将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这京畿之地,轰然引爆!

(本章完)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飞刀圣剑2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致诚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