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别提了,说起来幸好现在爹已经不是大队长了,以前我还觉得之前的那些知青太闹腾,事儿也多,谁知道新来的这一批知青,更不得了,这才几个月,知青点都不知道闹出了多少事了。
爱华哥光去给他们调解,都不知道去了多少次了。”
玉兰说着,摇了摇头,显然对这一批的知青很看不上的样子,她见何苏叶喜欢听这些,也乐意多讲两句:“之前的那些知青你也是知道的,虽然过来后也闹出了些事,但是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在知青点里就解决了,闹出来的毕竟不多,但这的这一批知青就不一样了,能干活的没有几个,却个个都是事儿精。”
“又来知青了,之前知青院里的知青也不少了,又来了几个?”
要是来太多的话,那知青院也装不下吧?
“倒是没有来太多,咱们村子的人没有几个愿意跟知青结婚的,所以那些知青也就只能内部消化了,所以就是再分,也不能给咱们分太多,谁让我们的知青人数没减呢。”
这个何苏叶倒是知道,要说以前村里的老人不愿意让家里娶知青,那纯粹是觉得他们不能干活,年轻人还是有不少对知青有好感的。
“我记得知青点之前不是有几个知青都跟村里人走的近呢?”
在暑假的时候,她无意中是看到过的。
那时候还在想也许村里过不久,又要办喜事了呢。
“哼,知青里出了那样一个杀人犯,又不是活的不耐烦了,谁还敢跟知青扯上关系啊,不都躲远远的。”
原来自从宋新华的事情出了以后,不用老人提醒,年轻人都自动自发的离那些知青远了,再没有人愿意跟他们结婚。
可以说因为宋新华这一颗的老鼠屎,坏了整个知青点这一锅粥了。
不能跟村里人嫁娶,那年纪到了,想有个伴的知青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跟同为知青的人结成对象,只不过愿意如此的,还是太少了。
毕竟知青愿意跟村里人结婚,那是奔着能吃饱饭,还能少干活去的,可跟同为知青的人结婚,除了那有家里补贴的,根本享受不到什么。
“这么说,知青自己倒是成了?”
玉兰摇头:“那倒也没有,只有那个方知青和唐知青两人成了,成了后就搬到一个屋去了,不过我们也都知道,他们过的也不好,听说整个吵架呢。
以前谁不说他们俩就像是那金童玉女一样的,特别是那方知青,以前多出色的一个人啊,可是现在,啧啧……”
现在什么样,玉兰没有说,但从她表情里,何苏叶就能看出来,那肯定是不太好的。
“嫂子还没说知青点又闹出什么事了呢,你说给我听听。”
何苏叶问道。
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她还是挺高兴听些八卦的。
“嘿,就在今年秋收之前,上面又来了四个知青,三女一男,哎哟,你是没有看到他们那样儿,没有一个是干活的人,里面有一个女孩,那可真是,刚到知青点就病的下不了床。
本来嘛,他们都是知青,大家平时也都是互帮互助的,她病了另外的女知青也尽量照顾她了,结果她好些了还指望着别人照顾,嫌知青点的饭菜差不说,吃饭都想让人给她端床前去,这下就没人再愿意了。
她就在知青点里又哭又闹的,说知青们不团结,不帮助同志,最后是爱华哥去了,说要把她给退回去,她才不敢再闹了,但是也不怎么干活,一天连两个工分都干不了,还动不动的就说头痛脑热要请假。
另外三个也不是省油的灯,那男的也不是个好的,刚来就盯着村里的姑娘,对着村长家的春花,那脸笑得像傻子不说,还动不动就站路边背诗,哎哟,那个肉麻的,也就春花那丫头知道好歹,让她哥去吓唬了两次,他不盯着春花了,还打听琴妮。”
“你说的不是爱华哥的妹子琴妮儿吧,她才多大?”
何苏叶对于村里小一些的女孩虽然不太熟,但是琴妮儿还是知道的。
“可不是,琴妮儿才15岁,刚刚初中毕业呢,就被他盯上了,最后让爱华哥把他弄去挑了两天的大粪,他才不敢往琴妮面前凑了。”
“唉,这些城里来的娃心里也不知道在想啥呢,有一个还盯上了你立子哥,要不是你立子哥机警,非得被缠上不行。”
何奶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
这可比前面两个消息爆炸多了,何苏叶被惊的张大了嘴巴,看向玉兰嫂子,玉兰嫂子的脸都红了,是气的。
哪怕这事儿过去这么久了,到现在一提起来,她还是气的不行。
“嫂子,你快说说,怎么回事,没想到立子哥到现在还招桃花呢?”
“哼,桃花也是烂桃花,呸,还是城里人呢,一点都不知道廉耻,真是给她爹妈丢人。”
玉兰到现在说起这个,还气的不行:“还不是秋收的时候,你立子哥正好放了两天的假,就去上工替我干活了,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着了别人的眼。
后面有一次他再回来的时候,刚走到村口就看到一个人跳下了河,那时候村里还忙着,老人都在晒场上剥玉米的,那块也没有什么人,立子看到有人跳河,不就急了?”
何苏叶听到这里,虽然知道何苏立并没有中招,但也提了提心,现在这个男女关系这么敏感的时候,他要真的去救了人,可就麻烦了。
“然后呢?”
“这个说起来还得谢你呢,他本来想着要跳下去救人的,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来有一次你回来的时候说起的事,就是有女知青想赖上村里去当兵的人,就故意跳水里让人救的事。
立子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了这个,他虽然觉得不会有人故意这样设局,就为了赖上他一个老男人,但是也起想到现在对于名声有多看重,没有再想着跳下去救人,而是从边上的树上折了一根树枝,一边喊着救人,一边把树枝递水里。”
何苏叶眼巴巴的看着她,耳朵也认真的听着,这可是自己家里人的八卦,跟听外人的八卦不一样,听着跟自己有关的人的事,心也一直在提着。
“然后那人就出来了?要是这样,那也没有什么。”
虽然提着心,但是何苏叶还是说道。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女人确实赖不上何苏立,而何苏立还能落得个见义勇为的名号。
“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人家都下了那么大的牺牲了。”
玉兰撇了撇嘴,说道。
要真是这样,她也不会想这么多,那女知青现在在村里的名声也不能差成现在的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