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望着众人,深吸一口气,说道:“走吧,是时候去朝堂,为陈凡讨回公道了。”官员们纷纷起身,整理好衣冠,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隐秘府邸。此时,初升的太阳洒下金色的光辉,映照在他们身上,他们迎着阳光,向着朝堂走去,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拉开帷幕。
另一边,陈凡在住处听闻了革新派官员们为他所做的努力,心中满是感动与感激。“这些大人不顾自身安危,为我奔走,我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陈凡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张英在一旁看着陈凡,轻声说道:“如今革新派已做好准备,我们也不能懈怠。老讼师给的建议,我们得继续落实,收集更多有力的证据。”陈凡点头称是,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手下。
“各位兄弟,如今局势虽有转机,但仍不容乐观。我们需按照老讼师的建议,深入各个行业,寻找更多能证明发明对国家有益的实例。这关乎到我们能否在朝堂上胜诉,还请大家全力以赴。”陈凡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手下们纷纷回应:“公子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于是,陈凡和手下们兵分几路,各自前往京城的不同行业场所。陈凡自己则带着两名亲信,首先来到了兵器制造坊。踏入坊内,热浪扑面而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的味道。
坊主见到陈凡,赶忙迎了上来:“陈公子,您可来了!您上次改进的那套兵器锻造工艺,如今效果显着。”说着,坊主拿起一把新锻造的长剑,递给陈凡。陈凡接过剑,只觉剑身轻盈,却又不失坚韧,剑刃闪烁着寒光。
坊主继续说道:“按照您的方法,锻造出来的兵器不仅锋利度提升,而且耐用性大大增强。如今咱们给边关送去的兵器,将士们用着都赞不绝口。”陈凡心中一喜,这正是他需要的证据。他详细询问了兵器改进前后的性能对比,并让亲信记录下来。
离开兵器制造坊后,陈凡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弓箭制作坊。一进坊门,便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弓箭陈列在架子上。陈凡与坊内的工匠们交谈起来,了解到他所发明的新型弓箭结构,让弓箭的射程和精准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陈公子,您看这新制的弩,按照您的设计,射程比之前远了近百步,而且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即便是普通士兵,稍加训练也能熟练使用。”工匠兴奋地介绍着。陈凡亲自查看了弓箭的构造和试射效果,心中十分满意。他深知,这些军事装备改进方面的应用案例,将成为他辩护时的有力武器。
与此同时,其他手下也在各自负责的领域积极收集证据。有的深入到纺织行业,发现陈凡发明的新型织机,大大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效率,而且织出的布料更加精美;有的来到了陶瓷工坊,了解到陈凡传授的烧制工艺,让陶瓷的品质大幅提升,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
还有的手下穿梭于大街小巷,收集百姓们对陈凡发明的赞誉之词。他们与街头巷尾的小贩、店铺老板、普通百姓交谈,将百姓们的真实感受一一记录下来。“陈公子发明的那水车,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以前浇水灌溉得费好大劲,现在轻松多了。”“是啊,还有那照明的灯具,又亮又耐用,比以前的好多了。”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对陈凡的发明称赞不已。
经过数日的奔波,陈凡和手下们收集到了大量丰富全面的证据。他们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确保无懈可击。
这日,陈凡和张英再次与老讼师碰面,将整理好的证据交给了他。老讼师翻阅着厚厚的册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些证据甚好,有了这些,再加上革新派官员们在朝堂上的助力,胜诉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然而,众人心里都明白,虽然证据不断完善,但朝堂之上,皇帝和其他官员的态度仍不明朗。皇帝一直对陈凡的发明持观望态度,而朝中保守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定会想尽办法阻挠。这些证据能否得到皇帝和其他官员的认可,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陈凡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些努力不会白费,能让我有机会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做更多的事。”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动了窗棂上的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场未知的朝堂之争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