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营营长听到安国郡主是想来接哥哥们回家过清明节的,连忙说道:“你们三个可以休沐回家去,听训练你们的教头说,你们三个训练还算不错,是孩子队的佼佼者,不过……”
三兄弟一听可以回家过清明节,心里不由得一喜,又听到不过,不过什么?
“营长,不过什么?”苏穆凯恭敬的问道。
“不过,回家每天也不能忘记训练,能做到吗?”护城营营长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
“是,营长,我们能做到。”苏穆凯行了个军礼说道。
“是,营长,我们保证每天不会落下训练。”苏穆毅苏穆松也行了个军礼说道。
清明节是北离国最重要的传统的节日之一,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列。
清明节又称“祭祖节”,这一天,人们会携带祭品,如水果、酒、菜肴等,前往祖先的墓地,清除杂草,焚烧纸钱,打鞭炮祭拜先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敬意。
扫墓祭祖不仅是一种对先人的缅怀,更是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人们尊亲敬祖、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一个感恩的节日。通过扫墓祭祖,人们缅怀先人的功德,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恩之情不仅体现在对祖先的祭拜上,也体现在对家族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上。感恩先人,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本源,珍惜当下,感恩生活。
清明节也是一个象征新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扫墓祭祖,追思先人,同时也为家族祈福,希望家族兴旺发达,子孙繁衍昌盛。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总之,清明节是北离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谢谢营长。”苏穆凯三兄弟异口同声的道谢。
“嗯。好了,你们现在就可以收拾收拾回去。那,小皇子,安国郡主,没什么事了,末将就先行告退。”
“去吧。”
几人坐上马车就去铺子里接苏老二他们,没一会,几人就来到零嘴铺子里,看到管家也在,苏老三在和管家说着什么,应该是在交代铺子里的一些事,看到她们来了,就走过来。
接着北离沐宸就把众人送到京郊,苏馨宁拿出直升机,打开机门,等众人上去,她就把炼制的一些药丸递给北离沐,瓶子上还有说明是什么效果怎么用的。
“宸哥哥,每个瓶子上我都具体注明了怎么使用,有什么效果,适合什么人使用等等。”
“好,谢谢馨宝妹妹。”
“对了,这些是我来之前,奶收拾的一些农家肉菜和零嘴之类的。”苏馨宁说着又拿出两大麻袋出来放地上。
“宸哥哥,那我就先回去啦,下次有空我再来京城看你。”
“好,馨妹妹再见。”
“宸哥哥再见。”
……
一个多时辰后,一行人回到苏家村,已经接近傍晚了,下了直升机后直奔家里。
“爹,娘……”
“爷,奶,爹,娘……”
“你们回来了,快去洗手,晚点准备吃晚饭了,奶做了好吃的。”李氏满脸笑容地对着刚进门的人们说道,然后端起放在一旁的盆子,转身走进了灶屋。
众人听到李氏的话,纷纷响应,走到院子里的井边,摇起井绳,打上来一桶清凉的井水,然后用勺子舀水,仔细地洗去手上的污垢和灰尘。洗完手后,大家便随意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稍作休息,享受着傍晚的微风和宁静。
没过多久,李氏的声音再次传来:“吃饭喽!”她端着装满饭菜的盘子,走进饭厅,边走边喊着。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一道美味的召唤,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众人听到可以吃晚饭了,高兴的来到饭厅,一进门,香味更香了,哇,一大桌子菜,很丰盛。
一顿饭吃得大家肚子溜圆溜圆的。
……
次日,一大早
李氏和三个儿媳妇吃了早饭就在库房收拾东西,在她们大湾县,清明回娘家拜山不止要带鞭炮纸钱香烛等,还要准备一个大公鸡,宰好清理干净,然后整只鸡放盐煮一下,然后放小箩筐里,再加块煮熟的猪肉和腐竹面条等食物,还要带水果、零嘴之类的,带多带少由自已决定。
一刻钟后,收拾完毕,大家就出发。
没多久,来到李氏娘家,看到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人也到齐了,苏老大三兄弟把鞭炮香烛等搬到箩筐里,把水果零嘴等放到堂屋,就担着箩筐一起出发了,除非很远的,要赶牛车或者马车去,像李氏娘家的祖先都是葬在村里附近的大山小山里,所以是走路去的。
一路上,大家说说近况,在京城的说说京城的事,气氛十分融洽。孩子们在前面蹦蹦跳跳,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大人们则跟在后面,时不时叮嘱孩子们小心脚下。
到了墓地,众人先将杂草清理干净。李氏兄弟和苏老大三兄弟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山间回荡。随后,大家摆上水果、零嘴等祭品,点上香烛,依次跪下,向祖先们虔诚地磕头,默默诉说着心中的思念与祝福。
李氏一边烧纸钱,一边轻声念叨着:“太啊公,太啊奶,我们来看你们啦,家里一切都好,孩子们也都懂事孝顺,你们在那边不用担心。”说着,眼里泛起了泪花。
祭拜完太啊公太啊奶,接着便是李氏的爷奶,伯公伯娘等,然后才是爹娘。
都祭拜完,众人带着对先人的缅怀,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已经午时了,李氏带着儿媳们和娘家嫂子们一起准备午饭,午饭比较简单,每家带来的大公鸡、猪肉还有菜,以及去自家菜园摘些青菜,就煮个大锅菜、炖鸡肉、炒青菜,虽然才三个菜,但是份量足够大。
菜式简单,但是味道美味,加上爬山也累了,大家吃得满嘴流油,肚子溜圆。
吃了午饭,又坐着和大家唠嗑了一会,就回家了。
……
一转眼
明天就到了苏家拜山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