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晓得回来啊,在县城当老板多滋润啊,你爹和老二在家里种地,忙的不行,你们是真能狠的下心啊。”老太太骂道。
崔刚和刘梅对视了一眼,家里这是知道面馆是他们开的了?这哪里能承认啊,“爹,娘,这是哪个在你们面前嚼舌根说瞎话啊,那店是......”
郑兰截住了她的话,“大嫂,面馆是谁的?”
“哼,还在狡辩,亲家母都到处说了,你这个当闺女的孝顺,在城里赚了大钱了,也不忘提携兄弟,给兄弟开着高工资呢!”
刘梅心沉入了河底,她千防万防,没想到是她娘家人给泄露了消息。
“老大,面馆到底是谁的本钱你今天说清楚了,要是再敢说谎,这个家门你就别进了!”崔老爷子道。
刘梅心下一松,她正愁没法拜托老宅一家子的累赘呢,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脱离老宅也是好的。
老大是老太太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子是自己的,儿媳妇可是外人。将儿子逐出家门,她舍不得啊,她接了老爷子的话,“老大媳妇,你心大了,将老大给带偏了,你说,你店里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背着我儿偷养汉子了?”
老太太这就是诬陷啊,去年秋收后老大就来县城了,她哪有时间偷人啊,难道老太太是怀疑她之前?刘梅被老太太气死了,这不是平白无故的往她身上泼脏水嘛,万一崔刚信了呢!
“娘,你说啥呢,孩子他娘不是这样的人。”崔刚脸色也变了。
“家里没分家,把之前赚的钱拿出来,以后面馆的事由你们跟二房共同管着。”老太太道,“我大儿子多纯良的一个人啊,都让你这个娘们给带坏了。”
郑兰和崔石听到老太太的话,一时之间喜出望外,刘梅却恨的牙痒痒,让她将面馆交公?老太婆想的倒挺好!面馆是怎么开起来的,崔刚可一点力都没出,那全是她一个人推着流动的摊位攒钱开起来的!现在让她交出面馆,来摘她的果子,她怎么肯!
崔石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他立马跳了出来,“娘说的对,咱们没分家,文秀念书的钱是大家一起出的,去年和今年复读的学费都是从爹娘这里拿的,这可是我们一家子在地里刨食挣出来的啊。你们倒好,在县城里挣着大钱,却回来压榨我们的血汗钱,这事你们做的也太不厚道了,我大侄女也不是个厚道的,明明不缺学费,却心安理得的回来要我们的钱,我改天得去一中问问她,这事她知不知情!”
地里种的庄稼他也是出过力的,挣的钱自然有他一份了,所以说起这个事来格外的理直气壮。他们全家被老大一家子骗的团团转,他可是实实在在给老大养了好几年的孩子!
刘梅不可能将这几年挣的钱交出来更不可能将面馆交出来,崔刚也不愿意,他想分家。
崔石怎么同意分家呢!老大一家子在县城吃香的喝辣的,让他在崔家村守着几亩薄地过日子,怎么可能!他要求老大家将刘能和田桂香两口子撵走,他和郑兰顶上去。
家没分成,吵到最后各家退了一步,崔刚同意将小舅子两口子撵走,让崔石两口子去店里帮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店里生意不好,他可一下子请不起4个人。
之后崔石又让他们将挣出来的钱拿出来,刘梅哪里肯啊,“店里真没挣钱,要是挣钱的话,我早就接文斌去县城念书了。”
这话说出来一大家子都不信。
文美想说自己看见了她存钱的事,但是被崔石按下了,不能将老大两口子逼的太急了。
“爹娘,我看咱们一家子都搬去县城,在家种地挣不着几个钱,还是城里人的钱好赚。”崔石笑呵呵的讨好老两口。
谁不愿意住县城啊,老太太这辈子还没过过一天的城里人的日子呢。城里街道干净,想买啥都能买到,不跟乡下,到处都是狗屎和鸡粪。城里人干净,不用自己动手打水,都是接的自来水,听说一扭开关就出水了。老太太非常向往城里人的生活。
崔刚一听崔石的话,一个头瞬间两个大,一大家子跑到县城生活,家里的地不种了?那交公粮的时候就需要他花钱买了!“爹,娘,其实我挺想接你们去城里住的,可是我们租的院子太小了,这么多人挤不下啊。”
刘梅见老爷子一直不出声,任由老太太和老二家的讨论的兴高采烈的,伪善的面皮终于扯下了,“你们都去了县城,家里的地谁种?我和崔刚就是个没地位的个体户,挣的钱可养不起这么多人!”
老三家分家另过了,现在也不在村里住了,老二一家子偷奸耍滑的,地里的活计不上心,老两口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不会真想来县城跟他们过日子吧?光老两口也就罢了,现在老崔家可没分家,听这意思是要一大家子来县城趴在他们身上喝血。刘梅越想越心寒,“崔刚,你要是敢将这一大家子人接去县城让我们养着,这日子就没法过了,我们离婚!”
刘梅将离婚二字说出口的时候,一大家子人都愣住了,崔刚也愣了,他也不想接一大家子人去县城住,他正在想办法呢,却听到刘梅说要离婚,他顺势急眼了,也想起了刚才老太太无意说出的话,刘梅不会真背着他养汉子了吧?
崔刚大怒,没啥比给自己头上戴绿帽子更让男人窝火的了,他立马跟刘梅动起手来了,两口子打架,吓的崔文斌哇哇大哭,崔石见状不像是演戏的,便过去拉架了,老爷子气的烟袋锅子都甩到地上了。
刘梅鼻青脸肿的带着崔文斌离开了老宅。
老崔家一大家子去县城生活不现实,别说面馆能不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就是田地真能撂下不管了?刚才老爷子刚才确实对去县城生活向往了一阵,他们一家子去县城生活,那就是崔家村的头一份了,到时村里的人只会夸他大儿子孝顺,有出息了,接他们去县城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