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曜那刺破一切的锋锐感犹在神魂中留下淡淡的印记,而眼前,已是一片纯粹的、仿佛能吞噬所有光线与声音的幽暗。
黑曜试炼,归寂沉淀。
没有压力,没有切割,没有幻象,甚至没有明确的“攻击”意图。只有一种极致的“静”与“空”。光芒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声音在这里归于虚无,连时间与空间的感知都变得模糊不清。
仿佛一步踏入了万物终结之后,一切概念都尚未重新定义的“奇点”。
一股难以言喻的虚无感与孤寂感,如同冰冷的海水,悄无声息地漫上心头。这不是外部的侵蚀,而是源自生命本能对“绝对空无”的恐惧。在这种环境下,意识仿佛失去了锚点,变得轻飘飘的,随时可能消散在这片永恒的沉寂之中。
道心稍有不稳者,无需任何外力攻击,便会在这绝对的“归寂”中自我瓦解,意识沉沦,道基蒙尘。
林风与苏清月同时屏住了呼吸,并非生理需要,而是一种下意识的应对。
林风能感觉到,这片黑曜空间的意境,与他所接触的“寂灭”有着某种相似之处,都指向“终结”与“虚无”。但二者又有本质不同。“寂灭”是主动的侵蚀、吞噬与否定,充满了恶意与破坏。而“黑曜”的“归寂”,则更像是一种被动的、自然的“沉淀”与“内省”,是万物运转周期中的一个必要阶段,是喧嚣过后的宁静,是生发之前的积蓄。
“不能对抗,亦不能沉沦……”林风心中明镜似的,“需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定位。”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并非拒绝感知,而是将感知彻底内收。秩序晶石的光芒也完全内敛,不再向外散发一丝一毫。他不再去感知外界的“空”,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自身的“有”。
他观想元婴的每一次呼吸,感受秩序之力在经脉中流淌的轨迹,回忆与苏清月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品味修行路上每一次突破的喜悦与艰辛,坚定寻找星炬、对抗寂灭的宏愿……
他将所有属于“林风”这个存在的印记、情感、记忆、道悟,一一在心中点亮,如同在无边的黑暗中,点燃了一盏盏属于自己的灯。
这些“灯”的光芒微弱,却真实不虚,它们共同构成了他在绝对虚无中的“坐标”,让他清晰地认识到“我”是谁,“我”为何存在。外界的归寂,反而成为了映衬他自身存在的背景板,让他对自我的认知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晰高度。
苏清月同样如此。她将冰凰本源收敛到极致,如同将一块万载寒冰沉入最深的海沟。极寒在此刻不再是力量的彰显,而是守护内心一点灵明不灭的绝对屏障。她回忆北原的风雪,回忆血脉觉醒时的悸动,回忆与林风并肩作战的每一个瞬间……属于“苏清月”的一切,在她心湖中清晰映照,冰封,却永不湮灭。
两人便在这绝对的沉寂与黑暗中,进行着最深层次的内省与沉淀。外界的“无”,反而促成了内心的“大有”。
不知过去了多久,仿佛一瞬,又仿佛是永恒。
那无边的黑暗开始缓缓褪去,并非被光芒驱散,而是如同潮水般自然退潮。一枚深邃、内敛、仿佛蕴含着万物归宿意蕴的黑色符文,在空间中央悄然浮现。
“于归寂中明心见性,于沉淀中厚积薄发。黑曜试炼,通过。”
光之音符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祥和。
黑色符文融入,林风感觉自己的心神仿佛被洗涤过一般,变得更加通透澄澈,对自身道路的理解前所未有的清晰。秩序晶石内部,那星河流转的速度似乎都慢了下来,变得更加稳定、深邃。
苏清月则感觉自己的意志如同经过了最深沉的淬炼,冰凰本源与神魂的结合达到了圆融无暇的境地,心境的修为大幅提升。
五关已过,两人气息返璞归真,锋芒尽敛,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前方的黑暗彻底散去,一片浩瀚、深邃、仿佛由无数智慧星光构成的蓝色光芒,映入眼帘。
蓝曜试炼,智慧通明。
那光芒并不刺眼,却给人一种无所遁形之感,仿佛能照见过去未来,洞悉万物规律。一股庞大而复杂的信息流伴随着蓝光涌来,并非攻击,而是蕴含着无数法则谜题、推演难题、因果算计的“知识海洋”。
“最后一关了……”林风看着那片蓝色的智慧星海,眼神凝重。七曜试炼已近尾声,这关乎“智慧”的一关,恐怕绝不会简单。
他与苏清月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定与跃跃欲试。
两人一步踏出,主动迎向了那片蓝色的智慧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