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清晨,整个港岛仿佛被《东方日报》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炸开了锅。
【一人救一报!神秘作者竟是一月前偷渡来港大陆仔?《寻秦记》作者陈启豪取五十万天价稿酬!】
硕大的黑色标题,充满了最原始、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几乎占据了整个头版。
标题下方,是一张陈启走出东方日报大厦的照片,年轻,镇定,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报道详尽地“起底”了陈启的背景:如何从大陆宝安泅渡而来。
如何在邵氏片场跑龙套、扮死尸。
又如何在一个多月内写出惊世之作。
并从《东方日报》预支了高达五十万港币的巨额稿费。
字里行间,充满了猎奇、夸张,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迎合本地人优越感的微妙贬损。
这篇报道一出,整个港岛哗然。
“叼!有没有搞错?一个大陆仔,写咸湿小说赚了五十万?”
“五十万啊!我们打工一世都赚不到这么多!”
“难怪写得那么俗,原来是大陆来的,没文化!”
“啧啧,命真好,游过来就发达了,早知道我也去游了!”
“才来港岛一个月?赚的比倪框还多,真犀利啊!”
茶餐厅、写字楼、工厂车间、街边报摊……
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个名字。
羡慕、嫉妒、不屑、鄙夷、好奇……
种种情绪交织,将“陈启”这个名字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成了草根逆袭的神话,也成了某些人口中“大陆仔踩狗屎运”的象征。
《东方日报》的销量再次爆发,上升到了27万,可以说真正的起死回生了!
明报大楼。金庸办公室内。
金庸,查两镛先生,正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审阅着一份社论稿。
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籍和文件,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与墨香混合的味道。
“砰!”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人影带着一股风风火火的怒气闯了进来。
来人正是倪框,港岛四大才子之一,此刻他那张向来不羁的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愤怒。
他将一份《东方日报》狠狠地拍在金庸的办公桌上,力道之大,震得笔筒里的笔都跳了一下。
“查生!你看!你好好看看!”
金庸缓缓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
目光从报纸那夸张的标题上扫过,最后落在了倪框涨得通红的脸上。
“阿框,稍安勿躁。”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听不出什么情绪。
“稍安勿躁?”倪框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我怎么稍安勿躁?!”
“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大陆仔!才来一个月!”
“写那种不入流的咸湿文章,预支稿费五十万!五十万啊!”
“比我倪框还高!现在外面的人都在怎么说?”
“说我倪框大半生连大陆来的后生仔都不如!我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他越说越气,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狮子。
“《东方日报》是《东方日报》,《明报》是《明报》。”金庸放下笔,摘下眼镜,用绒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
“我们的风格不同,他们要的是噱头。”
“陈启的稿费其中很大都有对赌协议,情况特殊。”
“我们《明报》的稿费制度,追求的是文人风骨。”
“我不管什么风骨不风骨!”倪框一屁股坐在待客的沙发上,翘起二郎腿。
“我只知道,我咽不下这口气!”
“凭什么他一个黄毛小子,稿酬能压我一头?”
“查生,今天你必须给我加稿费!”
金庸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欣赏倪框的才华,但也深知这位老友的脾气和虚荣心。
《明报》的成功绝非依赖某一位作者,但倪框无疑是重要的台柱之一。
后世谁都知道,金镛和邵老六,在“抠门”这件事上,堪称一时瑜亮。从他手里多拿一分钱,比登天还难。
“阿框,你的稿费,在全港已经是顶尖的了。”金庸试图讲道理。
“我不管!今天这事,你要是不给我个说法。”
“这《卫斯理》,我看也没必要再写下去了!”倪框使出了杀手锏。
金庸的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他看着倪框那副“你不加钱我就撂挑子”的无赖模样,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为了一个外报的作者,和自己的头牌闹翻,不值得。
但要让他大出血,又万万不能。
办公室里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金庸重新戴上眼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
“好……看在多年老友的份上,我给你加五十。”
“五十?”倪框愣了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千字加五十?”
“嗯。”金庸心痛地点了点头,补充道,“千字五百五十块。不能再多了,报社开销也大。”
倪框脸上的怒气瞬间凝固,随即转化成一种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本想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对方只拔了一根毛。
他还想再争辩,但看到金庸那已经略显不耐、并且明确表示“到此为止”的眼神,知道这已经是底线了。
再闹下去,恐怕真要撕破脸皮。
“……哼!多谢查生!”倪框憋着一肚子火,一把抓起那张便签,脸色阴沉地摔门而去。
走廊里,他恨恨地回头瞪了一眼办公室的门,低声骂了一句:
“孤寒鬼!(吝啬鬼)”
办公室内,金庸无奈地摇了摇头,按了按发胀的额头。
加这五十块,希望能暂时平息这场风波吧。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东方日报》上,看着“陈启”两个字,眼神变得有些复杂。
……
无线电视台。
行政大楼的总裁办公室里,方一华,这位被誉为“六婶”的tVb实际掌权者。
她端着一杯咖啡,看着《东方日报》。
而在她的对面,坐着的是监制王天霖。
“天霖,这个陈启……报道说他在我们片场跑了一个月的龙套?”
方一华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天霖赶紧点头:“是的,方小姐。”
“我记得这个后生,就在《楚留香》剧组,扮死尸,也做过替身。”
“他形象不错,身手也利落,演技在龙套里算很出色的,镜头基本一遍过。做事也醒目。”
陈启仔楚留香的十几天,无论是演技还是做人,都给他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我家那小子阿金,前几天还跟我念叨。”
“说这个陈启找他聊过,准备自己拉投资拍戏。”
“我当时还骂阿金净跟不三不四的人混,以为那小子在吹牛……”
“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他了。这家伙,有野心。”
(兄弟们,有没有想看的哪个明星,想看的哪个成为女主,想看哪个角色,评论下,我写进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