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忽然笑了起来,对着提问的记者说:
“我记得你们《民生报》的风格一向是比较严谨的,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八卦了?”
那记者推了推眼镜,从容回道:
“现在全台岛的读者,都非常迫切地希望知道林小姐的感情状态,所以我刚才的问题,恕我冒昧了。”
陈启面不改色,接过话头:“米高这个角色,确实很痴情,为了清霞饰演的角色可以付出一切,是个非常有魅力的角色,我会尽全力去演好。”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身旁的林清霞,带着几分调侃道,
“至于戏外嘛……我这个人,向来是公私分明的。”
“不过,清霞小姐这么有魅力,合作久了,会发生什么,我也不能保证哦?”
“哇哦!”
台下立刻响起一片善意的起哄声和快门声。
林清霞顿时皱了皱眉,没好气地在台下的桌子底下,用脚尖轻轻踢了陈启一脚。
她完全忘了桌子下面是没有遮挡物的,这个小动作又被眼尖的镜头精准捕捉,引得闪光灯更加密集。
她生怕记者们再写出什么离谱的报道,只好拿起话筒,板起脸严肃道:
“陈导,请你认真点回答问题。”
陈启从善如流,立刻举起双手,做了个投降的姿势:
“好好好,总之《皇家战士》会是一部融合了激烈枪战、感人亲情与女性成长的诚意之作,我相信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话音未落,下一个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将话筒对准了林清霞:
“林小姐,那如果陈导真的追求你,你会不会同意啊?”
林清霞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抿着嘴,没有回答。
陈启见状,立刻朝台下的陈柏祥使了个眼色。
陈柏祥心领神会,马上示意早就安排好的“托儿”举手,用一个关于电影制作的问题,强行转移了话题。
发布会上,除了几位大牌主角,梦工厂自家的艺人里,也只有吴曜汉名气稍大,被提问了几个问题。
像大傻、林芝玲这些新人,基本就是坐在一旁当背景板,偶尔被问一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
不过,在反派阵营里,其实还坐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陈会敏。
陈会敏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就那么随便往椅子上一坐,不怒自威,一股浓重的江湖大佬气息便扑面而来。
他在电影里出演最终的大反派。
这家伙70年代就已经出演过《手扣》《墙内墙外》这些重要配角了。
陈会敏也不仅仅是演员那么简单,这厮从小就学习谭家拳和西洋拳击,16岁就加入了14K社团,17岁那年又跑去报考警察。
因为未满18岁,被调去做了一名狱警,后来才正式转为员警。
几年后,警署查明了他的社团背景,就将他开除了,没了束缚的陈会敏,索性全职做起了社团人员。
仗着一身出神入化的好身手,硬生生打成了14K的“双花红棍”。
当年尖沙咀的金巴利道,直接被道上人称为“陈会敏街”,可见其威势。
八年前,陈会敏更是代表港岛参加东南亚拳赛,三十五秒就Ko了泰拳王,一举夺得冠军。
如此彪悍的战绩,因此被邵氏的导演看中,请他去拍电影。
陈会敏起初对拍电影没什么兴趣,但后来廉政公署成立,对14K的打击力度空前,他才收敛了性格,开始混迹娱乐圈。
因为他发现,拍戏赚钱,可比他打打杀杀赚钱多多了。
因为陈会敏这套复杂的身份背景,能镇住圈内几乎所有人,基本就没人敢对他提什么威胁签约之类的话,连邵氏都拿他没办法。
所以他现在是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了陈启的梦工厂。
……
发布会结束的第二天,港岛各大媒体的娱乐头条,便铺天盖地地刊登了这次开机仪式的消息。
《豪掷两千万,陈启能否再造神话?》
《警匪片前景不明,梦工厂新作前途未卜》
《林清霞转型打女,陈启戏言‘把持不住’》
说实话,即使陈启已经连续拍出了两部不同类型的爆款电影。
但港岛本地媒体对于他这次挑战警匪片,普遍还是不太看好。
然而,日岛和东南亚的外媒,反而对陈启的新电影充满了信心。
毕竟他们不在港岛,没有那什么四大探长之事。
在他们看来,陈启连续的票房神话,足以证明他即使跨题材,也照样能大卖。
《东京体育报:陈启导演新作,松阪晴子加盟,剑指亚洲市场!》
《日刊现代:两千万港币巨制,亚洲天才导演陈启再创辉煌?》
日媒的几家大报,大肆宣传陈启过往的历史战绩,然后重点报道自家一线明星松阪晴子、萩元健一的加盟,结论就是:这部电影还是可以期待的。
到了台岛,画风又是一变。
除了主流媒体刊登电影资讯外,那些小报则更热衷于刊登林清霞的新恋情。
《大导演陈启发布会公然示爱,才子佳人疑暗生情愫!》
《梦工厂将拍天价警匪片,林美人为爱变身威猛女警!》
……
金公主院线办公室里,雷爵坤看着面前摊开的几份报纸,手里的雪茄捏了半天,都没点燃。
冯扁仲也一直皱着眉头看着那些报道,良久才开口道:
“雷生,这小子玩的越来越大了。投资一部比一部大,现在才第三部电影,他的预算就敢上两千万了。”
雷爵坤抬起头,问道:“你觉得,他这部电影会扑街吗?”
冯扁仲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很难说啊。他前面几部电影都是现象级大赚,观众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要他这次拍的不是太烂,这部片子的票房就绝对不会差。”
“而且,有林清霞和松阪晴子在,这部电影在南洋和日岛的市场,完全不愁票房。”
别看一些港媒唱衰,这时候就算对家花钱去买负面报道,对陈启的电影也造不成多大影响。
陈启这家伙,连续三四部电影都是票房大卖。
观众一听到梦工厂,或者一看到梦工厂那个片头,顿时就会回忆起来,这就是那个什么什么公司。
这种下意识地印象是很多公司比不了地,嘉禾还有烂片呢。
但梦工厂还真没见过几部票房低地,观众早就形成了下意识印象:梦工厂出品,必属精品。
不去看陈启的大投资电影,难道要花钱去看那些粗制滥造的烂片吗?
只要观众一听到是陈启的电影,就算不喜欢警匪片,也肯定会对他口中的“大投资”感到好奇,该去看的还是会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