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工厂董事长办公室内。
曾智伟将一份打印好的演员名单放在陈启面前,脸上堆满了笑容。
“老板,这是《福星高照》初步拟定的演员名单,你看看!”
陈启拿起名单,仔细浏览了一遍。
名单上,洪斤宝、吴曜汉、冯淬凡、汤振业的名在列。
除了前世的主演之一的秦向林被换成了汤振业外。
作为配角的程龙也被换掉了,其他主要角色都和记忆中差不多。
程龙毕竟是嘉禾的头牌,就算嘉禾肯放人,陈启也不会请,太贵了,请不起啊。
而且用嘉禾的人来扛自己新院线的票房,总觉得有些别扭,底气还是得靠自家班底。
“嗯,原则上没什么问题。”陈启放下名单,算是认可了这个阵容。
曾智伟见状,呵呵笑道:“女主方面,我想请杨子琼来演,老板你觉得如何?”
陈启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点头笑道:
“你是导演,演员的事情你决定就好,不用事事都来问我。”
“好的!”曾智伟喜滋滋地收回名单,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
他心里已经盘算开了,《最佳拍档》那边宣传的正猛,加上他作为导演,熟悉剧情,他感觉很可能会票房大爆。
而《福星高照》可是老板亲自写的剧本,毫无疑问,票房肯定也会跟着爆。
到了那时,他曾智伟就是港岛妥妥的大导演。
梦工厂说不定就会像对待蔡乃兵那个导演一样,把他曾智伟也签成梦工厂S级导演之一。
梦工厂S级无论是导演还是明星,都是有分红的。
曾智伟想着,加上他制片经理的身份,到时候怎么说也能混上一点公司干股吧?
这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
陈启和雷爵坤、邹闻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足够大方。
放眼嘉禾和金公主,除了那几个本来就有股份的股东,有几个高层能拿到公司干股的?基本没有。
大家之所以死心塌地跟着陈启混,一方面是佩服他的能力,跟着他总能打胜仗,公司也是蒸蒸日上。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陈启真的愿意分享。
真金白银拿到手,比什么空头支票都实在。
否则,以金公主和嘉禾的手段,凭什么挖不动梦工厂的人?
还不是因为梦工厂今年赚了好几个亿,账面上的钱多得吓人。
只要年底分红奖励一发,大家都能拿到一笔足以让外人眼红的巨款。
仅凭理想和情怀就想留住这么多能人志士,那是痴人说梦。
就在曾智伟转身要走出去的时候,陈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叫住他:“等等。”
曾智伟连忙转身,收敛笑容问道:“老板,还有什么事吗?”
“电影的主题曲有人唱了吗?”陈启问。
“还没呢!”曾智伟摇摇头,“我正准备找艺员部那边物色人选,然后对外邀歌。”
陈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说道:
“不用找别人了,让公司那个梅燕芳来唱,到时候多给她做做宣传。”
“我明白了,老板。”曾智伟立刻点头应下。
老板亲自点名,这意义就不同了,看来公司是要力捧这个新人了。
陈启这才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这事儿古嘉露已经在他耳边唠叨过好几次了,总觉得梅燕芳这么好的底子,光是闷头训练太可惜。
陈启也觉得,该学的明星素养也学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可以亮相了。
就让梅燕芳在《福星高照》里唱主题曲出道,也算是个不错的起点。
“砰砰。”
曾智伟刚走没多久,办公室的门再次响起,李文杰敲门进来。
“老板!”
陈启抬头见是他,笑道:“杰哥来了,院线的事处理得如何?”
李文杰快步上前,拿出一份资料递过去:
“差不多了,剩下的只要略微整顿,挂上牌子就能正式营业,各家戏院的对接和初期人员安排都落实了。”
陈启接过资料看了看,梦工厂以三家大戏院占股53.4%,安乐院线则占股32%,剩下14.6%则由各大独立影院占股。
股权结构清晰,梦工厂占据主导,但也兼顾了合作方的利益。
当然,梦工厂虽然占股比例超过一半,并不代表在投票权上就能一言堂,否则就不是联合临时院线了,而是梦工厂自家院线。
投票权按的还是之前定下的规矩,少数服从多数,重大决策需要临时院线内大部分成员同意才行。
陈启现在没什么底气去挑,他对李文杰道:
“很不错,财务方面一定要监督好,多派信得过的人员抽查,账目必须清清楚楚,不要被蒙在鼓里。”
“没问题,老板。”李文杰郑重点头,
“我会安排信得过的人轮流巡查,保证不会出任何岔子。”
陈启说道:“还有,你和江之强那边说,院线第一部电影一定要选好,开门红至关重要。”
“老板,不如用你的戏来打头炮如何?”李文杰询问道。
陈启本身就是票房金字招牌,用他的电影打头阵,成功率最高。
不过陈启听后,却是摇了摇头道:
“还是算了,我在港岛还有一些事处理,现在还没时间去拍。”
虽然《小鬼当家》的剧本和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不过这部电影拍摄地点都在美利坚,港岛电视台那边的事都还没处理完呢,他根本分身乏术。
其实东方院线用《福星高照》来打头炮,效果会比他的《小鬼当家》更好些。
毕竟《小鬼当家》怎么说也是一部西片风格的电影,第一炮用纯正的港片上映,更能打动本土观众。
可惜的是,《福星高照》这部电影才刚选完角色,作为大制作还要去日岛取景,等拍完上映恐怕都要几个月后了。
东方院线刚成立,肯定不宜拖太久不上映电影,必须尽快上映一部大卖的电影,以此来增强安乐院线以及独立院线的信心。
陈启想了想,眼下恐怕也只有陈寻奇的《佳人有约》最合适了。
作为前世近千万票房的黑马喜剧,成本不高,笑料密集,观众缘好,现在用来给东方院线打头阵,刚刚好。
陈启当即拍板道:“还是用陈寻奇的《佳人有约》吧,你等会出去通知下,让那边抓紧些,加快电影制作的进度,争取一个月内上映。”
“知道了,老板!”李文杰干脆利落地应下,转身便快步走出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