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九年初夏,弱水河畔,一处临时搭建的简陋行辕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太子刘进紧锁的眉头和布满血丝的双眼。
桌案上,堆积着厚厚的卷宗——是绣衣使者连日来查办的贪腐案卷:劣质农具案、强占私田案、克扣工粮案……桩桩件件,触目惊心!周兴肃立一旁,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殿下,”周兴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火,“这……这还只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黑水屯、寒鸦屯、柳树沟、弱水渠……这才走了几个地方?就揪出这么多蠹虫!那些我们没去的地方呢?那些藏在更深处的呢?那些……现在还没露出尾巴的呢?!”
刘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份卷宗,上面记录着柳树沟赵三强占寡妇张氏私田的细节。
赵三虽已被拿下,但类似张氏的孤寡弱户,东北有多少?又有多少“赵三”在暗处虎视眈眈?他想起那个捧着“石头饭”的小女孩,想起孙老汉绝望的眼泪,想起李二牛愤怒的控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周将军,”刘进放下卷宗,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我们……能抓几个赵三?几个钱扒皮?几个王麻子?”
“抓一个!杀一个!以儆效尤!”周兴斩钉截铁。
“然后呢?”刘进目光锐利,“杀了一个赵三,会不会冒出钱三、孙三?抓了一个钱扒皮,会不会有李扒皮、王扒皮?我们一走,他们会不会变本加厉?甚至……学得更聪明?更隐蔽?”
“这……”周兴一时语塞。
刘进站起身,走到悬挂的东北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屯田点。
“我们巡查,能震慑一时!能解决一地!但……”他转过身,眼神凝重,“东北广袤!屯点星罗棋布!官吏小吏数以千计!移民数十万众!我们……只有一双眼睛!两条腿!如何看得过来?走得过来?”
“更可怕的是……”刘进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那些被我们触动利益的蠹虫!那些盘踞地方的豪强余孽!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想尽办法!蒙蔽我们的眼睛!堵塞我们的耳朵!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变本加厉!加倍盘剥!以弥补他们的‘损失’!”
“时间一长!我们看到的!将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将是他们想让我们听到的!黑水屯的血……会白流!恤民碑……会沦为摆设!井田制……会名存实亡——!!”
刘进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针,刺入周兴的心底。他想起父皇刘据的告诫:“过刚易折!过露易摧!” 也想起自己巡查中看到的种种伪装和欺瞒。是啊,光靠杀,杀不完!光靠查,查不尽!
“那……殿下!我们该怎么办?”周兴急切地问,“难道……就任由这些蠹虫作祟?任由百姓受苦?”
“不!”刘进眼中陡然爆发出锐利的光芒,“杀!要杀!查!要查!但……更要断其根!破其网!建其制——!!”
他走回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目光如炬:
“我们不能只做救火的兵!更要……筑起防火的墙——!!”
“我们要建立一套制度!一套能穿透迷雾!直达底层!让蠹虫无所遁形!让百姓敢言敢怒!让新政……在阳光下运行的制度——!!”
“此制!名为——‘察民司’——!!” (“察民情,通民怨,督吏治,固新政。)
刘进笔走龙蛇,勾勒出“察民司”的骨架:
1. 层级设置:
屯级察民所: 每个屯田点设一察民所!为最基层组织!
乡级察民署: 每乡设一察民署!统领各屯察民所!
县级察民监: 每县设察民监!统领各乡察民署!
郡级察民使: 每郡设察民使!统领各县察民监!直接对太子负责!
2. 人员构成:
核心骨干: 由太子府属官、绣衣使者、军中退下的可靠老兵担任各级主官!
关键: 人员由太子府直接选派、考核、任免!俸禄由太子府直发!完全独立于地方郡县及屯田都尉府体系——! 切断地方官吏对其的掌控!
基层耳目: 每屯察民所,除所长外,设“民情观察员”若干!
关键: 观察员不从官吏中选!不从豪强中选! 而是从本屯移民中公开招募!选择那些正直、敢言、在移民中有一定威望的普通百姓!给予一定津贴,并授予其特殊身份凭证!
3. 核心职责:
察民情: 深入田间地头、移民家中!了解移民生活疾苦!生产困难!真实诉求!
通民怨: 设立“举报箱”!鼓励移民匿名投书!举报官吏贪腐、豪强欺压、政策执行不公等!观察员需定期走访,主动倾听!
督吏治: 监督屯长、小吏、工头等基层人员!核查土地分配、赋税征收、劳役摊派、物资发放是否公平公正!有无盘剥克扣!有无阳奉阴违!
报实情: 各级察民机构,定期将收集到的民情、发现的弊端、查实的举报,不经任何地方官吏中转! 通过专门的信使通道,直达郡级察民使!再由察民使汇总,直报太子案头——! 确保信息不被篡改、拦截、过滤!
协查案: 对重大举报或发现的线索,察民司有权进行初步核实!必要时,可请求绣衣使者或周兴的卫率介入调查!
二、制度核心:独立、下沉、民本、直达
刘进掷笔,目光灼灼:
“此制之要!在于四字——!!”
“独”——独立! 人、财、权独立于地方!不受地方官吏掣肘!方能秉公直言!
“沉”——下沉! 机构设到屯!耳目深入百姓!方能洞察细微!
“民”——民本! 观察员来自民间!依靠百姓!方能听到真话!
“达”——直达! 信息直通中枢!不受阻滞!方能破除蒙蔽!
“周将军!”刘进看向周兴,“此制若成!东北数十万移民!便是我们的数十万双眼睛!数十万只耳朵!那些蠹虫!纵有千般手段!万般伪装!也休想再欺上瞒下——!!”
“察民司!便是插入地方肌体的一根根探针!便是悬在贪官污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更是……新政的……守护神——!!”
周兴听得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从最基层的屯点编织起来,覆盖整个东北!这张网,由百姓的信任和太子的意志共同织就!那些曾经隐藏在阴暗角落的蠹虫,将在这张网下无所遁形!
“殿下!此策大善——!!”周兴激动道,“末将愿为殿下!为察民司!扫清一切障碍——!!”
“好!”刘进眼中精光四射,“即刻拟令——!!”
“以黑水屯、寒鸦屯、柳树沟、弱水渠等我们巡查过、问题暴露最集中的屯点为试点!率先设立察民所!招募观察员!由绣衣使者亲自指导搭建!”
“从你的左卫率中,挑选一批忠诚可靠、心思缜密、通文墨的老兵!担任首批屯级察民所长!待遇从优!严明纪律!”
“张榜公告!公开招募移民中的‘民情观察员’!标准:正直敢言!熟悉乡情!无劣迹!由太子府官员会同绣衣使者面试考核!颁发凭证!”
“建立专属信使通道!配备快马!制定密报格式!确保信息直达!遇紧急重大事项!可持‘察民牌’!直接求见郡察民使!甚至……直报本宫——!!”
“昭告东北各郡县、屯田点!察民司乃奉太子令特设!凡有阻挠察民司履职!威胁、报复观察员或举报移民者——!视同谋逆!立斩不赦——!!”
命令迅速下达。试点屯点,太子谕旨高悬!绣衣使者坐镇!周兴的卫队巡逻!
招募“民情观察员”的告示一出,在移民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起初,移民们将信将疑。官府?又要搞什么名堂?会不会是陷阱?但当看到招募者中,有他们熟悉的、敢为张寡妇出头的绣衣使者,有周兴将军亲自坐镇,告示上还明确写着“匿名举报”、“太子亲阅”、“严惩报复”等字眼时,一些胆大正直的人开始尝试。
孙老汉被聘为寒鸦屯首批观察员!他激动得老泪纵横:“殿下……这是要给俺们……说话的地方啊!” 柳树沟的张寡妇,也被绣衣使者秘密接触,成为暗线观察员。弱水渠的李二牛,更是拍着胸脯:“殿下信得过俺!俺这条命!豁出去了!”
察民所设立不到半月,试点屯点便收到大量匿名举报信和观察员密报!内容触目惊心:某屯长私扣赈灾粮!某工头虚报名额吃空饷!某小吏与豪强勾结,准备低价“租赁”新垦荒地……绣衣使者和周兴的卫队雷霆出击!又一批蠹虫被揪出!枭首示众!赃款赃物发还移民!
当移民们看到告示上被惩处的名单,看到发还的粮食和农具,看到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家伙被砍了脑袋……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
“太子殿下万岁!”的欢呼声,第一次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响起!越来越多的移民,开始信任察民司,主动提供线索,甚至争当观察员!
地方官吏和豪强余孽们,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们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那些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泥腿子,如今腰杆似乎挺直了!眼神也敢直视了!甚至……还挂着个“察民牌”!
他们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欺压盘剥,行事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开始互相猜忌、检举!
行辕内,刘进看着第一批由察民使直送来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密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拿起笔,在密报上郑重批下:
“民情已通!迷雾渐散!”
“察民司!乃破雾之光!新政之盾——!!”
“即日起!扩大试点!覆盖东北全境——!!”
“务必!使此光!照亮每一寸黑土!温暖每一户寒门——!!”
周兴站在一旁,看着太子脸上那充满希望的光芒,心中充满了敬佩与豪情。
他知道,一条真正通往“井田”理想的道路,正在这白山黑水间,由察民司的火把,一步步照亮!帝国的东北新政,迎来了破晓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