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轻盈地落在窗沿时,办公室里正氤氲着暖气的温热。赵老师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上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笑道:这组同学的创新点很有意思,就是数据分析还不够扎实。
我正要接话,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林晓的信息带着她特有的腼腆:嫂子,今天甜品店提前打烊,还剩三份酒酿圆子。要一起去吃火锅吗?后面跟着个欲言又止的兔子表情。
火锅店的玻璃窗蒙着薄薄水雾,将外面的雪景晕染成朦胧的画。林晓搅动着碗里的芝麻酱,忽然轻声说:嫂子,昨天无意间看到无攸参加商业论坛的新闻视频,他站在台上那么耀眼...她的筷子在蘸料里画着圈,有时候觉得,我这样普通的甜品师,实在配不上他。
热汤在铜锅里咕嘟作响,氤氲的蒸汽中,赵老师轻轻按住她的手:记得你去年做的桂花酒酿圆子吗?那些特意从城东赶来的老顾客,不就是被你独特的配方打动的?
我望着窗外纷扬的雪花,忽然想起论坛上那些熠熠发光的女性面孔。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快地敲击:外交部的专访,或许可以聚焦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比如坚守传统手艺的甜品师,深耕教育一线的教师...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无尘的回复几乎同时抵达:老婆,你的想法很好
林晓睁大眼睛,眼眶微微发红。锅里的红汤正翻滚得热烈,如同此刻每个人心中涌动的暖流。
每个女性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我夹起一片涮好的牛肉放进她碗里,重要的是我们从不轻视自己的光芒。
窗外雪越下越大,而窗内的我们依然围坐着谈论明天的创新菜谱,谈论如何让甜品的装裱更体现中式美学。在这个初雪之夜,在火锅蒸腾的热气中,看见了彼此身上最动人的光彩。
窗外,雪花无声地覆盖了整座城市,将街灯的光晕染成柔和的鹅黄色。火锅的热气在玻璃上凝结又滑落,仿佛时光在这温暖的方寸间缓缓流淌。
林晓用纸巾轻轻拭了拭眼角,嘴角却扬起明亮的弧度:说起来,我最近在研究将二十四节气融入甜品创作。立冬那天的核桃糊,我特意加入了少许陈皮,好几个客人都说吃出了童年的味道。
这个创意很棒。赵老师掏出手机,我正好在准备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公开课,或许可以请你去给学生做个分享?
铜锅里的汤底又添了新料,香菇和青菜在沸腾的汤汁中起伏。我注视着她们交谈时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今早路过学校美术馆时,看见学生们正在布展。那些画作里,有用传统水墨技法描绘现代都市的,也有将民间剪纸元素融入抽象艺术的。每一幅都在诉说着创新与传承的美妙对话。
手机再次震动,是无攸发来的消息:嫂子,我这边刚结束金融会谈,看到了你的提议。林晓的甜品确实独特,可以让教教集团的甜点师,以后可以作为集团的茶歇,我只是心疼她的辛苦。
我把手机推到林晓面前。她的睫毛轻轻颤动,像被春风拂过的蝶翼。原来...他一直都有在关注我。
何止关注。我笑道,我听无尘说,前段时间的集团联合商务会议上,你的茉莉花饼可是会议的伴手礼呢
雪花扑簌簌地敲打着窗棂,店内温暖的灯光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交织成亲密无间的图案。林晓开始兴致勃勃地描述她下一个系列甜品的构想——以《红楼梦》中的点心为灵感,用现代工艺还原古籍中的美味。
比如胭脂鹅脯,我想用红菜头天然染色,既保持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她的眼睛在热气中闪闪发光,其实每道甜品都像一个小小的舞台,展现着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赵老师若有所思地点头:就像教育,既要传授经典,也要启迪创新。明天我的公开课,就要讲这个主题。
我们继续聊着,从甜品的装盘美学谈到课堂教学的创新,从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表达说到女性在职场中的独特视角。锅中的汤汁渐渐见底,但谈话的热度始终未减。
服务生送来店家自制的冰糖雪梨汤,清澈的汤水里漂浮着晶莹的梨块。林晓小口品尝着,忽然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就像这雪梨汤,看似简单,却需要掌握恰好的火候,才能既清润又不失风味。
窗外,雪渐渐小了,露出远处高楼星星点点的灯火。街道上的积雪映着路灯,整座城市仿佛披上了一层柔光滤镜。我们穿上外套,推开店门,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店内温暖的余温形成奇妙的交融。
林晓站在雪地里,回头看了看火锅店明亮的橱窗:今天之后,我要更用心地做好每一道甜品。她的呵气在寒夜里凝成白雾,但目光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雪花零星地飘落在我们的肩头,像天空撒下的祝福。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光芒从来不需要刻意闪耀,它就在每个人认真生活的姿态里,在坚守热爱的执着中,在看似平凡却独具匠心的每一个选择间。
这个初雪之夜,我们都在彼此眼中,看见了属于自己的那片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