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清河提供的“九渊镇龙局”理论为案件打开了新的思路,但裴昭明调查到的关于其过往的恩怨,又给这份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无论洛清河目的为何,当前最紧迫的,仍是破解凶手那诡异的“无水溺亡”手法。
白砚舟与苏九的合作,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
太医署的一间僻静厢房被临时征用为实验室。
窗外树影婆娑,室内却弥漫着草药的清苦与各种试剂略显刺鼻的气味。
白砚舟与苏九相对而坐,面前桌案上摆满了瓶瓶罐罐、研磨器具以及从死者肺部提取的液体样本、指甲缝内的泥沙水藻,还有从北山废村杀手身上找到的暗绿色粉末。
“苏姑娘,有劳了。”白砚舟将一份肺液样本推向苏九。
他虽精通药性,但于毒理一道,尤其是涉及江湖奇毒,苏九这位曾游历四方、见识广博的医女,经验更为丰富。
苏九微微颔首,也不多言,取过样本,先是观其色,清澈中带着血丝;再闻其味,那股独特的清冽寒气中,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极淡的、近乎无味的甜腥。
她用小指沾取少许,置于舌尖细细品味(专业操作,请勿模仿),片刻后吐出,用清水漱口,秀眉微蹙。
“此液寒气极重,确非寻常河水。但更关键的是,”
她看向白砚舟,神色凝重,“其中含有一味‘幻心草’的提取物,剂量极微,但药性霸道。此草生于极阴寒湿地,其汁液能致人产生强烈的幻视幻听,尤其易引发……溺水的恐惧幻象。”
“幻心草?”白砚舟眼神一凝,“也就是说,死者并非纯粹物理性的溺亡?而是在吸入这寒潭之水的同时,中了此毒?”
“恐怕不止如此。”
苏九又取过那包暗绿色粉末,仔细分辨其成分,“这粉末中,除了含有‘寒潭丝’藻类的干燥粉末,还混合了研磨极细的磁石粉、少量硫磺,以及……另一种更为罕见的‘离魂菇’孢子。幻心草致幻,离魂菇则能放大这种幻觉,并使其更加真实、恐怖,甚至能引导幻觉的特定方向。配合磁石粉……或许是为了增强某种能量的传导?”
她拿起从杀手身上发现的简化水波纹刺青图纸,又看了看白砚舟拓印的完整“咒印”图案,若有所思:
“若我推测无误,凶手的手法可能是:先以特殊手段,将蕴含‘幻心草’、‘离魂菇’孢子的寒潭之水,瞬间作用于目标口鼻(或许是通过那绿色粉末遇水或遇气激发?),使其吸入。中毒者会立刻陷入极度逼真的溺水幻觉,身体机能也随之产生相应反应,如窒息、肺部进水感等。而他们身上那个‘咒印’,或许就像一个引子或者放大器,在特定条件下(比如接触到这粉末,或者处于某个特殊地点、听到某个特定频率的声音?),触发或加强了这一过程!”
白砚舟顺着她的思路,脑中灵光闪现:“我明白了!所以死者肺部确实有液体,但那液体更多是他们自身在恐怖幻觉下,生理机能紊乱产生的渗出液,混合了少量被吸入的、含有致幻成分的寒潭之水!真正的死因,是幻觉引发的生理性窒息,以及极度的恐惧导致的心肺衰竭!所谓的‘无水溺亡’,实则是‘幻境溺亡’!”
这个结论,虽然依旧诡异,却比纯粹的“咒术”或“超自然力量”更符合逻辑,也更容易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追踪。
“如此一来,‘寒潭丝’藻类的作用就不仅仅是生长环境指示了,”白砚舟拿起那翠绿的藻类,“它本身可能就是‘幻心草’或‘离魂菇’的共生植物,或者其生长环境正好适合这些毒物繁衍。凶手在北山废村古井培育‘寒潭丝’,很可能就是为了方便采集这些致幻物质!”
苏九补充道:“而且,这种致幻组合需要极高的技巧掌控剂量和激发方式,否则要么无效,要么瞬间致命,无法制造出如此逼真且延迟(从接触铁牛角到死亡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诅咒’效果。凶手不仅精通秘术,对毒理、药性的掌握也极为精深。”
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凶手的难缠程度,远超预期。
他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暗示(铁牛角的传说、“水咒”的流言)、环境因素(特定水域、可能存在的声波或地磁)、化学致幻以及疑似能量引导的“咒印”,共同编织了一张死亡之网。
“必须尽快将我们的发现告知昭雪。”白砚舟沉声道,“这解释了‘如何杀人’,但凶手的最终目的,以及他为何要选择这些特定目标,依旧与那‘九渊镇龙局’脱不开干系。”
苏九点点头,开始整理实验记录和剩余样本。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那些致命的毒物和解药上,映出两人专注而严肃的侧脸。
科学与玄学的交锋,在这一方小小的实验室内,取得了关键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