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再次发生失踪案,裴昭明以御史台的名义,联合姑苏知府,对江南画院以及与《千佛朝宗图》有过接触的所有人员,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半公开的排查与问询。
驿馆的偏厅临时改成了问询室,气氛肃穆。首先被请来的是画院院主顾恺之。
老者眉宇间忧色重重,谈及《千佛朝宗图》时,语气充满了敬畏与不解。
“此画乃画院镇院之宝,更是老朽师门世代守护之物。”
顾恺之抚摸着茶杯边缘,声音低沉,“其来历,确系前朝宫廷,据说是末帝为祈求国泰民安,特请画圣吴道子耗费三年心血所作。至于那金线……老朽之前便说过,乃‘月光金丝’,存量极少,仅用于此画及少数几件宫廷旧物。画院库房早年或许还有少许存余,但近几十年来,未曾动用过。老朽可以性命担保,画院绝无人用此物行凶!”
他的话语恳切,眼神坦荡,不似作伪。
接着是画院的几位资深画师和管事。
这些人谈及古画,多是推崇与自豪,但对于近期发生的诡异事件,则各有说辞。
一位负责画作保养的老画师言之凿凿:“那画定然是通了灵性!绣娘们技艺不精,或是心不诚,冒犯了画中佛性,这才被……被收了去!”
他脸上带着神秘的恐惧。另一位较年轻的画师则嗤之以鼻:“王老莫要危言耸听!依我看,定是有人借画作祟!那金线如此特殊,岂是寻常人能得到?说不定就是画院内部,有人监守自盗,用库存的金线搞鬼!”
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瞟向库房管事。
库房管事是个胖胖的中年人,闻言立刻跳了起来,脸红脖子粗地反驳:“血口喷人!库房账目清晰,每一厘金线出入都有记录,岂容你污蔑!我看是你小子平日里就对那几位绣娘大家心怀不轨……”
“你胡说八道!”
一时间,偏厅内争吵不休,互相猜疑,将画院内部的人际矛盾、利益纠葛暴露无遗。
有人怀疑是竞争对手恶意破坏画院声誉,有人猜测是某些人想借机抬高手中藏画的价格,更有人私下嘀咕,是不是画院早年得罪了什么高人,如今前来报复。
裴昭雪冷静地听着,观察着每个人的神色、语气和细微动作。
她发现,虽然众人众口纷纭,但一提到那“月光金丝”的具体来源和可能流向,却都语焉不详,似乎对此物的了解,也仅限于传说和记载。
“看来,画院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问询间隙,裴昭雪对裴昭明低声道,“但关于金线的关键信息,他们似乎确实知之甚少。线索,可能还是在画作本身,以及……兰若寺。”
裴昭明颔首:“画院这边,继续施压,重点查近几十年所有接触过金线的人员记录,哪怕只是传闻。我们下一步,必须再探兰若寺,而且要更彻底。”
迷雾重重,但调查的方向,在纷杂的言语中,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