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副局长灰溜溜地带队离开后,红星厂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立刻恢复平静,反而陷入了一种更加复杂的情绪中——那是一种混杂着后怕、狂喜和对李晓宇那深不可测的背景的敬畏与猜测。
李建国和一众厂领导,围在李晓宇的身边,嘴巴张了几次,却都不知道该问些什么。他们心中有无数个疑问:陈老是谁?部委的试点项目是怎么回事?自己的儿子(总工),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李晓宇并没有过多解释,他只是告诉大家,安心搞好生产和研发,红星厂现在挂上了国家级的牌子,以后不会再有不长眼的人来主动找麻烦了。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当天下午,赵卫龙的调查结果就出来了。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果不其然,是市里主管商业的一位副市长的外甥。此人承包了一家市属的机械厂,和红星厂的业务范围高度重合。眼看着红星厂靠着高精度卡盘强势崛起,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市场,这才动了歪脑筋,想借着他舅舅的关系,用规则内的手段,将红星厂置于死地。
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眼中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民营小厂,背后竟然站着一尊他完全无法想象的“真神”。
在来自京城部委的雷霆压力下,那位副市长,为了自保,亲自“大义灭亲”,将他那个外甥和马副局长,都作为这次“严重破坏营商环境”事件的典型,进行了严肃处理。虽然没有公开通报,但在江州市的圈子里,这两个人,已经彻底成了前途无亮的“死人”。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厂,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心中那口恶气,终于彻底抒发了出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对红星厂动任何歪心思。
更让李建国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市府秘书长亲自登门,带来了一个让他惊喜万分的“政策大礼包”。
市里不仅将红星厂列为“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还当场拍板,协调市工商银行,为红星厂提供了五百万元的低息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同时,还批准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承诺为工厂引进高级人才,开设“绿色通道”。
一场灭顶之灾,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场天大的福分。红星厂的发展环境,变得前所未有的优越。
就在全厂上下都沉浸在这“因祸得福”的喜悦中时,李晓宇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到了陈老再次打来的电话。
这一次,电话那头的声音,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和敲打。
“晓宇,这次的事情,处理得不错。”陈老先是赞许了一句,“懂得借势,懂得把问题上升到项目和国家利益的层面,而不是单纯地哭诉喊冤,这很好。”
随即,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你也要记住。‘国家重点项目’这块牌子,是护身符,也是一道催命符。它能保护你,但更能压垮你。既然挂了这块牌子,从今往后,你的电主轴项目,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无数双眼睛都会在后面盯着你,做出了成绩,是理所应当;做不出成绩,你和你父亲,都要承担责任。你,明白吗?”
“我明白。”李晓宇的回答,简短而有力,“请陈老放心,我们一定会在预定时间内,拿出让国家满意的成果。”
这通电话,给李晓宇和整个研发团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有了市里特批的五百万贷款,李晓宇的底气更足了。他立刻大笔一挥,批准了钱教授早就想买,但一直因为价格昂贵而犹豫的几台关键实验设备——一台小型真空感应烧结炉,一台高精度的金相显微镜。
新的设备,新的资源,再加上破釜沉舟的决心,A组的研发工作,立刻进入了快车道。
在经历了又一次的失败后,钱秉义教授凭借他丰富的经验,和新设备提供的精确数据,终于优化出了一条完美的烧结工艺曲线。
第三炉样品,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缓缓出炉。
当周毅用镊子,将一颗通体洁白,散发着温润光泽的陶瓷球,从炉膛中取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它看起来,和那颗德国的样品,已经没有任何区别。
“快!拿去检测!”钱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样品被火速送到隔壁的精密测量室。在蔡司cmm那精确到微米的“火眼金睛”下,一组组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密度:3.21g\/cm3,达到理论值的99.2%!”
“球形度误差:0.13微米!”
“表面粗糙度:Ra 0.02!”
当最后一个数据弹出时,整个测量室,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成功了!所有指标,均达到了那颗德国样品的水平,甚至在球形度上,还要略胜一筹!
钱秉义教授,这位大半生都致力于此的老学者,捧着那颗小小的,却重如泰山的白色陶瓷球,浑浊的眼中,流下了两行滚烫的热泪。
他转过身,紧紧地握住李晓宇的手,用尽全身的力气说道:
“晓宇,通往工业制造最高殿堂的第一扇大门……被我们,亲手踹开了!”